首頁>攝影>

清朝的各處皇家建築,號稱禁地,在同時代全球範圍內堪稱最為金碧輝煌。自從1839年攝影術問世之後,那些皇家禁地何時開始留下影像記錄?是誰最早拍攝了清朝的皇家禁地?今天,為大家揭曉答案。

菲利斯·比託拍攝的清漪園文昌閣。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最後一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在這支侵略軍中,夾雜著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物,他就是攝影師費利斯·比託。

菲利斯·比託拍攝的清漪園曇花閣。

費利斯擁有英國與義大利雙重國籍,是最早的戰地攝影師之一,被譽為“軍事新聞攝影的先驅者之一”。他跟隨英法聯軍從廣州一路北上,於1860年9月下旬到達通州,而後西行拍攝了清漪園(後來改稱頤和園)、紫禁城、北海、天壇等皇家建築群(他拍攝大量照片,本文只涉及其有關皇家建築的作品)。

菲利斯·比託拍攝的清漪園智慧海。

10月初,他跟著英軍繞過北京城,來到清漪園,拍攝了幾張被焚燬前的照片。他在此還犯了錯誤,把清漪園當成了圓明園。這個時候,咸豐帝已經逃往避暑山莊,京西的“三山五園”沒有清軍駐守。

菲利斯·比託拍攝的清漪園琉璃塔。

10月18日、19日,英法聯軍劫掠、焚燬了清漪園。不久,不清楚具體在何時,費利斯再次回到清漪園,拍攝了被英法聯軍焚燬後的影像。我們從照片中看到,昆明湖面上了佈滿了殘荷,一片蕭瑟景象;萬壽山麓壯觀的佛香閣在暴行中化作煙塵,不見蹤影。

菲利斯·比託拍攝被焚燬後的清漪園。

英法聯軍進入北京城是在10月13日,費利斯大概也在此時進入北京拍攝。在英法聯軍侵略北京階段,他是唯一跟蹤拍攝的攝影師,因此,他所拍攝的照片在題材上具有唯一性。

菲利斯·比託拍攝的大清門。

11月7日,英法高階官員進入皇城遊覽,費利斯名列其中。他們的路線大致如下:從正陽門進入,經大清門、金水橋、天安門、端門,到達午門,而後繞過紫禁城登上景山,在北海瓊華島結束這次遊覽。

菲利斯·比託拍攝的午門。

菲利斯·比託拍攝紫禁城全景。

整個過程中,費利斯不停地拍攝照片,至今有多張存世。雖然他未能進入紫禁城內部,但午門影像以及他在瓊華島高處拍攝的紫禁城全景,已經佔據了“最早”的位置。他的作品告訴我們,1860年的午門廣場雜草叢生,城臺紅牆斑駁不堪,顯然長期維護不善,不僅僅是咸豐帝出逃這一個多月所致。

菲利斯·比託拍攝的北海。

在11月中旬離開北京之前,他還進入天壇拍攝。

菲利斯·比託拍攝的天壇。

照片中的祈年殿與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其實並不相同。照片所記錄的祈年殿建於乾隆年間,1889年,這座有近140年曆史的建築被雷擊中,起火燒燬。我們現在看到的是1896年重建的,形制大致與以前的一樣,細節上略有差異。在這個背景下,費利斯拍攝的這張照片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菲利斯·比託拍攝的天壇祈年殿。

對於咸豐帝及其繼任者來說,他們很可能根本不知道這一批照片的存在,也意識不到其價值所在。不過在今天看來,它們是第一手的史料,值得仔細研究。

對費利斯來說,他的拍攝工作相當辛苦。1860年的攝影術還是溼板攝影,照相機相當笨重,不僅要帶玻璃板外,還有一個充當暗房的帳篷。每次拍攝的流程非常複雜,每拍攝一張照片需要大約四五十分鐘時間。在攝影術很不成熟的時代留下這些照片,尤其顯得珍貴。

當然,這些照片背後是國貧民弱的恥辱。

264
最新評論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135系統建築之王 佳能TS-E17L移軸鏡頭入手試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