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最近介紹了不少常規相機,例如單反相機、旁軸相機和摺疊皮腔機。今天換個風格,介紹一款非常規相機,日本生產的Hit微型相機。當然這款Hit相機嚴格意義上講,也應該屬於旁軸相機的範疇,只是尺寸上進行了縮小而已。那麼有多小呢?兩臺這款Hit微型相機,還不如我的一張招商銀行信用卡大!

眾所周知。在 “二戰”結束後,戰敗的日本可謂是百廢待興,各種物資也是極度緊缺。這種緊缺也毫無疑問地體現在了攝影裝置和攝影材料上,於是儘可能地利用更少的資源來進行拍照變成了戰後日本照相機行業的追求。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帶有背紙的17.5毫米寬的膠捲拍攝14X14毫米畫幅底片的微型相機,因為價格低廉而大行其道。下圖就是這種17.5毫米膠捲和現在常見的135膠捲的對比示意圖。

上個世紀40-50年代,日本湧現出了眾多的生產這種微型相機的品牌,我查詢到的資料稱至少有18家相機廠和50家分包商從事這種微型相機的生產!在這些品牌中,最知名的應該就是Tougodo公司生產的Hit微型相機了。Hit品牌知名到什麼程度呢?這麼說吧,當時整所有的西方國家,都把日本生產的和Hit品牌類似的微型相機,統稱為Hit型相機(Hit Type Cameras)!

Tougodo公司是在1930年由長束正規、田中幸一和豊田義雄三人在日本東京創立的。這三個創立人的關係非常有意思,因為他們是連襟,按照北京話就是“一擔挑兒”,也就是他們三個人的妻子是姐妹!我估計這種關係的創立人,在世界相機公司裡應該是獨此一家了!

仔細觀察這種微型相機的外觀,各位應該不難看出其和傳統的旁軸相機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都有一個取景窗、過片旋鈕等主要部件,只是在尺寸上進行了基本是等比例的縮小而已。

這種微型相機在日本國內被稱為Bean Camera(豆子相機),和前幾年流行的英國搞笑電影《憨豆先生(Mr. Bean)》應該有相同的意思。有些收藏愛好者或者賣家,為了吸引眼球,總是喜歡將這種微型相機稱為“間諜相機”。雖然我不能完全肯定真正的特工不會使用這種相機,但這種微型相機的問世真的只不過在二戰後日本資料的緊缺情況下才應運而生的。

據日本雜誌《Asahi Camera》1950年7月期介紹,1949年這種Hit型號的相機的出口量達到了18.85萬臺,是歷年之最!如果真如那些賣家或者愛好者所言是間諜相機的話,哪裡有那麼多的間諜和特工啊?

隨著日本戰後經濟的恢復,這種Hit型相機的銷量開始逐步下降,並最終被效能更加先進的、使用16毫米相機的所取代。

我今天介紹的這款Hit微型相機,屬於相對簡易的機型,只有兩檔快門速度,B門和I門(英文Instant的縮寫),而且鏡頭也無法調焦。除了技術指標相對簡單外,該有的部件和功能一應具求,而且還是金屬機身,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該機的速度調整採用了撥動裝置來進行,因為只有兩個檔位,撥動方式更為簡單和方便一些。該裝置在鏡頭座的右下方(面對鏡頭時),下圖中紅圈內。兩個檔位分別標有B和I。

我當時買到的這兩臺Hit微型相機,除了前臉上的顏色為一黑、一百之外,二者在結構和功能上並沒有其它差異。

這兩臺Hit微型相機是我最近從eBya美國買來的,不算國際運費的價格為19美元。

34
最新評論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攝影師拍到一隻頭部透明的小章魚,你甚至可以清晰看到它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