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十三週年而寫的一首抒情詩中提到:"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可見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人即使犧牲了也會在人們心中如松般常青。
追溯到千年之前,亦有先賢教會我們"重於泰山"的道理。於當今時代,青年人被賦予了重大使命與擔當。
無論是在烽火狼煙的戰亂時期,還是在風調雨順的和平年代,青年人總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所在。習近平主席也多次強調:"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
為心中大義而無畏赴死現在的中國繁榮昌盛,很難想象在幾十年前的中國是如何的水深火熱,被列強欺凌,遭日軍侵略。
那時的中國國人上下一心,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兒,都在為了民族的尊嚴和獨立而抗爭。
死亡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可怕的,但總有一些人會為了國家大義而無畏生死,身懷赤子之心捨身取義。
有這樣一個發生在抗戰時期的真人真事,今日想分享給大家。王二小和自己的同伴在山坡上放牛之時,發現有日軍出現在村裡,便想辦法向八路軍傳信。
想要為八路軍爭取設下埋伏的時間,王二小以身誘敵深入,想要將其引入八路軍的圈套中。
面對日軍的盤問,王二小對答如流,讓狡猾多疑的日軍漸漸放下防備和戒心,這時王二小趁機將日軍步步引入八路軍設好的圈套中。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誘敵並不順利,甚至需要鮮血的獻祭。陰險的日軍發現自己被騙後惱羞成怒,竟不顧王二小還是個孩子就一刀刺穿了這個年輕而鮮活的軀體。
那一年,王二小才僅僅13歲,正是朝氣蓬勃的年紀,還有大好的光陰卻慘死在暴虐的日軍尖刀之下。
雖然八路軍戰士們將這些日軍全部殲滅,但王二小卻永遠的長眠於地下。
即使日軍被殲滅也換不回來王二小的生命,王二小帶走了日軍可能對村民犯下的危害,留下的是人們懷念他的思念與悲痛。
他是令人敬佩的英雄,是民族的驕傲,值得所有中國人的銘記。
舊中國的黑暗我們只能隔紙觀望,鮮血染就的紅旗我們只能心中想象。佈滿戰火的大地,餓殍遍野的荒原,好似離我們很遠,卻真真實實發生在古老中國的歷史上,成為扉頁上那濃墨重彩的一筆。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揚起的塵埃頃刻間就將過往掩蓋,我們卻不能忘記先人們的偉大功績。誠如古人所言:"身似菩提樹,心似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感念友人,無償守護為民族大義而死,稱之為熱血英雄。然而,也有一些在背後默默奉獻的人,他們或許沒有給歷史留下一些深刻的痕跡,但散發的光熱卻支撐那時的中國走出寒冷的冬夜。
他們亦是值得我們永久銘記的英雄。當今時代,中國走在了發展的前沿,但更需要居安思危,人人都應該做一個新時代英雄。
也許你們也好奇,當年和王二小一起放牛的那個孩子呢?那個孩子如今已是一個古稀之年的老人,他默默為王二小守了58年的墓。
王二小遇難之時,他曾和王二小一起放牛,可以說他目睹了整個日軍兇殘暴虐的現場。他就是史林山。
當年,王二小為了保護史林山,在看到日軍後他還臨危不懼地安排史林山去給八路軍報信,自己當作誘餌來拖延時間打掩護。
史林山也表現出來前所未有的鎮定,雖然他一邊為同伴的安危著急,一邊為情況緊急而惴惴不安,但也不負眾望地順利將訊息傳遞給了八路軍。
在目睹了小夥伴的犧牲之後,史林山受到的衝擊是我們難以想象的!那畢竟只是一個13歲的孩子。
就算是一個經驗老到的成年人也無法對生死真正地做到視若無睹,更何況那是和自己形影不離的好友。
巨大的悲痛,難言的愧疚和死亡的恐懼像一隻大手狠狠地攫住史林山的心臟,讓他喘不過氣來。
在村民為王二小建好墳墓之後,他自願為王二小守墓,可誰知這一守就是幾十年。
特別喜歡張愛玲的一段文字:牆裡的春延燒到牆外去,滿山轟轟烈烈開著野杜鵑,那灼灼的紅色,一路摧枯拉朽燒下山坡子去了。
那筆下的生命盛開得肆無忌憚,張揚得光彩奪目。讓人無理由地相信生命的力量,就如野草般狂野生長,即使被野火焚燒也能在風吹過的田野茂盛生長。
所以我相信,即使王二小犧牲於世間,也常存於人們的心間。他和史林山留給後人的精神財富便是紮根於厚土的青松,永遠長青,那是生命的力量。
村民祭奠,銘記心間很多時候,不只是血濃於水的感情才能被稱作於親情,在朝夕相處中生出的親暱有時更勝於血親。
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鄰居的關心有時要比遠處的親朋好友來得更雪中送炭一些。
王二小壯烈犧牲以後,傷心悲痛的不止史林山一人,還有那些早已將王二小當成自己孩子的鄉親。
村民們為王二小建了墓地,史林山也默默無聞,心甘情願地為他守了58年的墓。冷風苦雨最是消磨人的意志,但史林山卻從未因此放棄對友人的守護。
在史林山的心裡,也許王二小從未離開過,他只是睡著了,安眠於這片神聖的土地。
數十年如一日的陪伴,史林山從不感到孤獨,因為他希望自己的夥伴在死後也不是孤單的。
為王二小守墓的史林山,每天都雷打不動地坐在好友墳墓前講村子的變化,講中國的變化。
他告訴王二小中國的抗戰勝利了,我們中國人站起來了,你的犧牲是有價值的!你將永遠被銘記在中華人民的心田裡,歷史的史冊上有你最渾厚的一筆。
英雄不問出處,亦無關年齡無論是在腥風血雨的戰亂年代,還是在和風細雨的和平歲月,都需要英雄。時勢造英雄!所以不同時期對英雄的定義也必然不同,但都逃不過一個"國"字。
只要是為了國家而發光發熱,就無所謂出身也無關於年齡。
王二小雖然只是一個13歲的放牛郎,卻能夠在民族國家大義中作出非常的抉擇,所以被載入史冊,被作為英雄模範人物錄入小學課本。
史林山也是英雄,他懂得取捨,捨棄個人感情而匡扶國家大義,為了恩情甘願付出餘生回報。
在新世紀,和平已成為世界主題,對英雄的定義也有所不同。
英雄可以是維護和平的大使,也可以是講臺上方寸之地的人民教師……正如綜藝節目《感動中國人物》中所表達的一樣,凡事有利於社會和諧,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都是了不起的英雄!
為國家國防事業默默奉獻的車間工人、為科研事業鞠躬盡瘁的科學研究人員、為綠樹藍天保駕的志願者……他們猶如每一滴晶瑩的水珠,彙集成遼闊的海洋。
習近平總書記也對當今時代的青年一代作出了新的要求,這何嘗不是英雄的新定義呢?王二小和史林山身上所體現的英雄主義精神仍舊值得借鑑與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