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鄉村醫生作為我國醫療隊伍中的特殊群體,尷尬的處境以及模糊的出路正在磨滅一代老村醫的心。但是縱觀這兩年各地釋出的政策,提升村醫待遇已然成為頭等大事。

但這件事情到底怎麼做?如何提?如何做到公平公正?從許多衛健委釋出的檔案中,我們或許可以發現一絲端倪!

考個證獎2萬?村醫補助更加多樣化

早在2019年,昆明市衛健委在對區政協第九屆26號提案的答覆中提出:

1.持有執業醫師資格證的鄉村醫生每人每月多400元;

2.持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的鄉村醫生每人每月多200元;

3.持有鄉村全科助理醫師資格證的鄉村醫生每人每月多100元;

4.考取執業醫師資格證的鄉村醫生一次性獎勵2萬元,分四年發放完畢;

5.考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的鄉村醫生一次性獎勵1萬元,分四年發放完畢;

6.在崗鄉村開展中醫專案,每人每月多500元;

隨後,在2020年1月7號,百色政協釋出的資訊中也明確提出:

1.對納入管理的村醫取得執業助理醫生資格或國家承認的醫學類大專學歷的每月增加400元;

2.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衛生系列初級職稱或全日制大專學歷的村醫每月增加600元;

3.取得衛生系列中級職稱或國家承認的醫學類本科學歷的村醫每月增加800元;

4.取得衛生系列高階職稱或全日制本科學歷的村醫每月增加1500元

村醫未來的出路或已塵埃落定!

不僅僅是這兩個地方,相信的大家在很多政策檔案中發現,現在鄉村醫生的主要補助方式有三種:

1、醫師資格證補助

2、學歷補助

3、開展中醫診療專案補助

自從國家提升了基層醫療的進入門檻,基層醫生個人能力的提升也是國家所關注的,待遇、養老、編制都有可能獲得,但都是有條件的在執行。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的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發現,目前我國基層醫療,尤其是鄉村醫生隊伍人員的學歷結構趨於專業化,其中本科學歷佔比為1.4%、大專學歷佔比為31.8%、中專學歷佔比為66.8%。相較於大醫院非碩即博的高階醫療人才模型,基層醫務人員的學歷、資格顯然不夠看,所以未來對於基層醫療醫務人員的要求會逐步提升,但同時這也是所有鄉村醫生的發展機遇。

不論是考取醫師資格,還是增加學歷都會有相應的補助,利用好這些考證、學歷補助,工作之餘獲得更高的學歷、資格證書,不斷充實自己,這才是對鄉村醫生最大的幫助,不是麼?

最後,學好一門中醫技術或將成為村醫的“保命”技能之一

前段時間《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釋出(以下簡稱《意見》),隨後各省也釋出了相關檔案。大都提出:到2022年,基本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力爭實現全部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定中醫館、配備中醫醫師

同時隨著中醫診所備案制的普及,中醫真的已經成為多數老村醫發展的唯一希望。

16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定了!紅標頭檔案:村醫各項補助,直接發放到個人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