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幾句話就能看出一個社會現象——中國年輕人都不敢生小孩!
生孩是一個困擾我們已久的問題,自2015年全面放開二胎政策以來,已過了五個年頭。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9年,全國出生率為10.48%,創下我國自1949年以來出生率新低。顯然,提倡二胎也沒能提高民眾的生育意向!
為什麼呢?因為壓力太大了!
對於很多奮鬥於職場的中青年來說,ta們身上肩負的壓力無比沉重,活得比狗都累:每天起早貪黑工作,早餐吃兩個包子加一杯豆漿,出行基本是坐公交車+地鐵,外賣挑最便宜的點,加班總備著泡麵,晚上下班回到家都已經八九點。
我有個同事,前段時間感冒了,連買藥都嫌貴,只能一杯一杯喝熱水。他無奈說:“作為自己唯一的依靠,我活得膽戰心驚。別說生孩子了,我連病都不敢生。”
聽完之後我感慨良多,現代都市人的焦慮與壓力,都是從不敢生病開始。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自古至今,從來如此!
世人都只知道CBD、三里屯、東方之珠,大都市裡不是隻有星巴克、阿瑪尼和拼團的名媛,還有很多都市打工人,拿著幾千塊的工資,蝸居在幾平米的房間裡。
他們每天勤奮工作,積極生活,參與城市繁華的建設,就如螻蟻般忙忙碌碌,卻無法享受優質生活。
為了實現夢想,他們也從來都沒覺得苦,從沒覺得混不下去了。
你若問:“對於未來還有什麼期待嗎?”他們會答:“不要比今天更糟糕就行了。”
同事老董是一個很拼的文案大神,進公司3年基本沒有請過病假。 一次聊天后我才發現,不是他身體特別好,也不是他這幾年沒有生過病,而是他每次都把所有病攢在一起去看,因為這樣能少請一點假。
據他自己所說,他曾經一天掛了4個科室,從上午的口腔科、呼吸科,到中午的眼科,再到下午的關節科。他說的時候,我們都在笑,可也充滿了心酸。
不忍想起自己前兩年請假去看病,不也是東擠一點西擠一點,沒到非要去醫院的程度,總是拖著忍著就算了。
生病,是在大都市打拼的打工一族最害怕的東西之一,因為這不只會讓你發現自己窮,還會發現你可能還沒有時間去看個病。
現在社會主流價值觀,就是金錢至上。很多人覺得,只有金錢得到了滿足,人生才算達到巔峰。
尤其是中年男人,作為家裡的頂樑柱,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更有一種肩扛重擔的使命感與無奈感。由此執念驅使下,只得不顧身體的負荷,去拼命工作,去透支生命。
金錢的慾望,雖然是促進我們努力的動力。然而,萬事有度,我們所有對慾望的放縱,都在暗中標好了代價。
去年1月份,國內某知名企業工程師齊智勇,這位36歲二胎爸爸在身體不適時仍加班熬夜,最後猝死的訊息轟動全網。
近兩年,隨著外賣行業的急速發展,經常傳出有外賣人員,因高強度工作不幸猝死的訊息。
一個個讓人痛心的事件彷彿都在提醒著我們,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脆弱到不知道什麼時候閉上雙眼,你就再也看不到隔天的陽光。
我們努力確實是為了一家人活得更好,可前提是要“一家人活著”,才能更好啊!
有病就得看醫生,不看病死撐著工作,換來的可能是一份病危通知書。這世上沒有什麼比健康更貴了,養好身體,後半輩子才不會辜負你。
今年的雙十一,號稱“直播一哥”的李佳琦在直播中展示了一副對聯,“快樂購物,理性消費,衝啊,尾款人!”
沒想到這一句“理性消費”直接讓李佳琦又上了一次熱搜,網友改編演化而來的“李姓消費”火爆全網,熱搜高居不下。
而正是這位全網最火的主播李佳琦,前段時間也是毫無徵兆地停播。而背後原因都是因為身體不舒服,扛不住了。
要知道,主播行業的激烈競爭,讓李佳琦時刻不敢鬆懈,一年直播389場,堪稱勞模。
可是在今年三月到四月這段時間裡,他卻開始開始頻頻宣佈停播,足以說明:他是真的太累了!
“拼命三郎”李佳琦終於意識到:錢是賺不完的,只有身體好,才是一切的本錢。
《月亮和六便士》作者,著名的英國作家毛姆,在書中寫過這樣一句話:“我用盡所有力氣,才過上平凡的生活。”
正如很多人拼盡全力地工作,想讓一家人過上好日子,可一場大病就能將一切打回原形。
我有個表弟,從小就聰明伶俐,乖巧聽話,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去年順利在一所211本碩畢業後,進入了一家國企工作。
和他在同一個城市裡打工的老父親,今年初突然大吐血至昏迷。緊急送往了醫院ICU急救,光是那一天的檢查、治療費用就花費了一萬多。
後續又在急救室裡呆了5天,來來回回花了20萬多元,檢查出老父親是肝癌。雖然暫時算是穩住了病情,但後續化療和吃藥的錢,都是以萬計算。一個原本安樂無憂的工薪家庭,頓時陷入了艱難困苦的境地。
後來,表弟的積蓄花光,又向親戚朋友借了10多萬元,但這些對於老父親的病實在杯水車薪。不敢請假,白天上班晚上陪床,生活已經窘迫到無法負擔下個月的房租,整個人瞬間蒼老了許多。
有段時間他甚至發著高燒上班,下班路上暈暈乎乎地,過馬路時差點被一輛汽車撞倒。在電話裡,他哭著對我說:“活了30年,從沒感覺自己如此無助!”
一場大病,能讓一個堅強的漢子痛哭流涕,能讓一個家庭瞬間陷入絕境。
但是在疾病面前,花錢如流水,精神容易崩潰,一個普通家庭,是沒有能力去對抗一個大疾病的侵襲。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根本生不起病,也難以想象自己會患上重病。因為一場大病,足以壓垮一個家庭。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不在察覺到自己的身體已承受不住時,選擇及時放慢腳步呢?不拿身體冒險,是每個成年人對家庭最大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