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巨集觀環境,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外追華容、內趕資陽、領跑南華安、挺進四十強”發展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縣經濟執行總體平穩,創新驅動、改革開放、城鄉建設、生態保護、民生事業等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綜合
經濟增速繼續回升。2018年,全縣上下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國民經濟執行穩中有進。初步核算並經市統計局稽核反饋,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25.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2%,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全市1.6個、0.4個和0.1個百分點,列全市第二位。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增長8.8%,上半年增長9.2%,前三季度增長8.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7.4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50.7億元,增長8.3%;第三產業增加值127.1億元,增長9.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5655元,增長10.2%。
結構調整不斷深化。三次產業比例由上年的22.1:23.6:54.3調整為21.1:22.5:56.4,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改革開放縱深邁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繼續深化,取消了行政審批事項29項,取消、調整、放開收費專案12項。財政體制改革繼續推進,嚴格執行新預演算法,啟動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管理改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有序推進,就醫總額付費及單病種付費制度有效落實,村衛生室藥品零差率補助辦法開始試點。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改革繼續深化,在全市率先推進教育集團化辦學。殯葬改革全面鋪開。公安體制改革、供銷社綜合改革穩步推進。
園區發展步伐加快。招商引資迎來新的突破,通過駐點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主動承接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產業轉移,著力引進新興產業,開創了招商引資新局面。新簽約專案24個,其中投資億元以上專案11個;新開工專案23個;新投產專案16個。新建標準化廠房14.3萬平方米。全縣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達到66家,比上年淨增11家;完成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5.22億元,增長12.9%;完成園區基礎設施投資9.85億元。
市場主體較快增長。全縣新發展市場主體數為3360戶,其中,個體工商戶2730戶,企業630戶;全縣共有市場主體27938戶,其中,企業4504戶,個體工商戶23434戶。全縣有中國馳名商標3個,湖南名牌7個,湖南知名品牌1個,馬德里國際註冊商標2個,新增5箇中國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全年新增城鎮就業4923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2608人,就業困難物件再就業706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407人,新增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507人;創業帶動城鄉就業3616人,創業帶動城鎮就業180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之內。
精準脫貧紮實推進。健全了貧困人口動態管理機制,實現了貧困人口應納盡納、應清盡清。堅持產業扶貧,投入專項資金5300萬元、扶貧小額信貸貼息1150萬元,貧困村稻蝦、蔬菜、電商等特色產業得到發展。貧困群眾實現轉移就業490人。醫療救助各類貧困群眾1.6萬人次。改造農村危房2121戶。資助貧困學生2.6萬人次1755萬元。發放兜底保障資金4584萬元。推進貧困村基礎設施改造,完成脫貧攻堅自然村通水泥(瀝青)路建設159公里。貧困村衛生室全部入駐村民服務中心。全年實現3035戶8941名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下降至1.43%。
二、農業和農村建設
農業生產調整優化。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5.2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0%。全年糧食總產量42.06萬噸,比上年增長3.1%,其中早稻產量8.88萬噸,下降0.1%;中稻產量21.17萬噸,增長7%;晚稻產量9.79萬噸,下降1.8%。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5.04萬噸,比上年增長1.5%;禽蛋產量3.18萬噸,增長4.17%;水產品產量11.4萬噸,增長12.1%。
適度規模經營加速推進。全縣新增土地流轉面積3萬畝。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92家、家庭農場76家,明山頭鎮畔湖家庭農場被評為省級家庭農場。成功建立3個省級水產原良種場。新建13個現代農業特色專業園,完成投資1.2億元。全市現代農業現場會在我縣召開,被認定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立單位。
農村基礎不斷夯實。一是水利建設不斷加強,水利防災能力明顯提升。全年投入2.26億元,完成了機電維修、大堤養護、大通湖東垸建設、中小河流治理等專案。投入3700萬元,疏浚了各類渠道644條、塘壩181口。二是通訊電力建設提質擴面。投入4.32億元,新建了通訊基站676個,完成了220個基站擴容升級,鋪設光纜3120公里,4G訊號總體覆蓋率達到99.17%。完成了36個行政村農網升級改造。
現代農業提質增效。全年糧食總產42.1萬噸,首次榮獲“全省糧食生產標兵縣”榮譽。繼續被評為“‘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示範縣”。以我縣稻蝦米為標準制定了全省蝦稻米團體地方標準,“南洲稻蝦米”成為首個成功進軍香港市場的湘米品牌,華南農業被定為“供港蔬菜基地”,稻蝦米、蔬菜出境銷售取得全新突破。優勢產業持續壯大。稻蝦生態種養面積達到50萬畝,實現綜合產值100億元,稻龜(鱉)養殖面積達到2.2萬畝。規模農業加快發展。水稻機插、油菜機播大力推廣,水稻、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處全省前列。
三、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經濟增量提質。完成工業總產值196.8億元,增長8.3%。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43.3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0%。全年完成規模工業產值137.2億元,同比增長12.2%。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8家。食品行業實現產值75億元,同比增長10%。克明食品產業園全穀物功能性麵條規模化研製專案、順祥食品產業園小龍蝦精深加工專案列入全省“5個100”重大專案。紡織行業實現產值34.8億元,同比增長8.06%。生輝紡織產銷兩旺,湖南拓普市場得到拓展,澳南鞋業、東浩服飾、特拉克米服飾等新進企業涵蓋紡紗、織布、服裝等領域。大米加工產業發展迅猛,金之香、溢香園2家企業加工銷售稻蝦米突破13萬噸。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捷創新材、哲龍科技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進駐新興產業園,新增年產值3億元以上。
建築業基本穩定。全縣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3.2億元,比上年增長28.6%。竣工產值26.1億元,比上年增長24.4%,竣工率為78.6%。全縣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房屋施工面積186.3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面積112.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6%。年末擁有總承包和專業承包資質建築企業11家。建築業全員勞動生產率32.6萬元/人,比上年下降1.9%。建築業企業在外省完成建築業產值0.6億元,比上年下降66.3%。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和房地產開發
投資需求保持穩定。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8.6億元,同口徑增長13%。其中工業投資35.9億元,同口徑增長29.3%;服務業投資12億元,增長217.1%;民間投資35.7億元,增長8.3%。投資結構繼續優化調整。服務業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15.3%;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和高新技術產業投資佔工業投資比重分別達99.8%和17.1%。民間投資主體地位穩固,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45.4%。
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8.7億元,比上年增長31.4%。全縣房屋新開工面積51.5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6.6%;房屋施工面積107.4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1.5%;房屋竣工面積10.7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47.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54.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44.2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72.3%。
五、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穩定增長。全年完成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4.2億元,比上年增長4.2%;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8.2億元,增長7.0%。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0億元,增長10.4%。
電子商務飛速發展。全年實現電商交易額25.6億元,交易額和增速都處在全省縣級前列。一是已完成南縣麻河口東勝村、青矛崗農業示範基地溯源體系建設;已申請尋覓南洲、搗蛋蝦隊長等稻蝦米品牌,做大做強南縣稻蝦米品牌。二是淘實惠、供銷E家、雨後、火鳳凰四個平臺已搭建了“南縣好糧油產品”銷售專區,通過拼多多、京東、淘寶等大流量渠道進行整合營銷,推廣以稻蝦米為主的糧油產品。三是已先後開展了20餘次電商創業培訓,共計培訓600餘人次,其中建檔立卡的貧困戶100人。
六、對外經濟
外需市場降幅收窄。2018年,全縣實現進出口總額862萬美元,下降30.4%,其中出口839萬美元,進口23萬美元。
七、交通、郵政電信、旅遊
交通郵電事業發展趨緩。全年交通運輸和郵電通訊業實現增加值6.7億元,比上年下降1.6%。
交通建設紮實推進。全年完成投資9億元。益南高速公路南縣段完成90%工程建設任務。G234完成拓寬升級提質改造,S217武聖宮段完成大中修建設,S511、S307完成施工圖設計批覆,X058完成提質建設。農村公路完成窄路加寬工程32.7公里、安保工程67.8公里,保持“省級四好農村公路建設示範縣”稱號。農村客運招呼站完成年度建設任務。羅文花海單車道等第二屆“雙節”交通基礎設施節前投入使用。完成茅草街大橋亮化工程。完成城區98個候車亭建設、農村5條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新上線新能源公車110臺。
郵電通訊業較快增長。年末網際網路寬頻使用者48.6萬戶,增長50.1%;電信業務量7381萬元,增長12.8%。
全域旅遊蓬勃發展。全年共接待遊客697.2萬人次,同比增長96%。成功承辦第二屆塗鴉藝術節暨現代農業觀光節,羅文花海知名度進一步提升。《三仙湖景觀及水生態修復規劃》《三仙湖旅遊休閒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及風貌改造規劃》通過專家評審。
八、財政、金融、保險
財政實力不斷增強。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稅收收入7.7億元,同比增長15.9%,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6%。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3.2億元,同比增長7.9%。完成8項支出30.7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教育支出8.3億元,同比增長10%;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6.8億元,同比增長9.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9億元,同比增長13.5%。先後被省財政廳定為平湖區現代農業示範園專案、田園綜合體和美麗鄉村試點縣,獲上級建設資金近億元。
金融信貸執行穩健。截止12月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03.7億元,比年初減少5.4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75.4億元,比年初增加7.1億元,增長11.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09.0億元,比年初增長15.07億元,增長17.95%。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年末全縣共有學校217所,其中幼兒園108所,小學80所,普通中學28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全縣中、小學在校學生數45516人,比上年增加979人,同比增長2.2%。其中,普通中學在校生18252人,比上年增加196人,同比增長1.09%,小學在校生27264人,比上年增加783人,同比增長3%;幼兒園在園幼兒13433人,比上年減少519人,下降3.72%。全縣專任教師5113人,同比增長2.86%,其中,幼兒園專任教師1030人(含不在編教師),小學專任教師1875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608人,特殊教育學校專任教師數5人。
科技創新驅動力持續增強。2018年,全縣申請專利303件,增長51.5%;其中發明專利103件,增長12.0%;授權專利106件,其中發明專利5件。成功申報國家、省市各級科技、技改專案36項,轉化科技成果12項。
十、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文化事業繁榮興盛。一是文化惠民工程紮實推進。組織開展了“我們的中國夢、湖湘文化進萬家”系列惠民活動,全年利用元宵、端午、中秋傳統佳節,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投入30萬元,組織南縣春桃花鼓劇團、地花鼓藝術團等7個民間職業劇團共送戲下鄉62場。二是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積極推進文化館、圖書館、鄉鎮文化站免費開放、文化資訊資源共享和農家書屋工程建設,以建立湖南省第二批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契機,對全縣12個鄉鎮文體衛站和133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進行一次情況摸底調查。縣圖書館新增藏書6000餘冊,全年接待讀者4萬多人次,外借書刊5萬冊次。縣文化館舉辦了書法、舞蹈、攝影、美術4個門類免費培訓班,培訓人數600多人次。
健康南縣建設紮實推進。一是基層衛生服務持續優化。開展了高危孕產婦集中篩查、孕產婦免費產前篩查、免費“兩癌”檢查等活動。二是紮實開展傳染病防控工作。積極組織開展學校結核病篩查工作,順利完成艾滋病醫療救治職能移交,大力開展疫苗流通使用安全檢查,加強手足口病等傳染病防控力度,紮實做好血防重點疫區常規查滅螺、牛羊淘汰等綜合防控措施,全縣全年無重大傳染病疫情發生。 年末全縣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14個,其中醫院13家,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19個。衛生機構床位數2835張,其中醫院病床2082張;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527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475人。
體育事業穩步發展。全民健身工程提檔升級。大型賽事井然有序,群體活動精彩紛呈。一是組織開展了“三湘Celesta Elantra·洞庭奔跑”活動,吸引了來自全省的1000餘名選手參加了比賽,舉重世界冠軍伍湘梅、蹦床世界冠軍陶毅前來助陣,為賽事領跑。二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成功舉辦了“中·塞國際籃球對抗巡迴賽”;三是成功承辦了2018中國新能源汽車拉力錦標賽環洞庭湖站南縣段賽事,獲“賽事組織獎”和“最美賽道獎”。舉辦了2018年湖南省氣排球精英賽。四是舉辦了首屆“健康湖南”全民運動會暨益陽市第十八屆福斯運動會全市氣排球比賽。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與社會保障
人口增長適度。年末全縣公安戶籍人口66.97萬人。常住人口62.97萬人。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較快。全縣2018年末單位數159個。城鄉居民收入有新的增長點。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26元,增長9.9%,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29元,增長8.5%,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94元,增長9.5%。
社會保障不斷加強。新建公租房222套,完成城市棚改4126套。五類保險徵繳基金8.7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增9萬人,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突破48萬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全面啟動。發放社會救助資金9274萬元,縣福利院被評為全國第一家縣級標準化養老服務機構,完成9家鄉鎮敬老院護理區建設,建成“農村留守兒童之家”72所,被評為“全省五化民政建設先進縣”。殘疾人“兩項補貼”提標。住房公積金髮放個人貸款3.58億元。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提高。一是堅持土地招拍掛制度,進一步規範招拍掛出讓程式,紮實做好土地拍賣和掛牌工作,深入推進土地市場協調發展。二是在土地市場不活躍的情況下,想方設法,盤活存量,啟用市場,用好資源,有效保障國有土地資產的保值、增值,積極為政府挖潛增收。三是通過實行對土地的批後監管工作,嚴格土地審批,政務視窗收取的土地出讓金實現連續兩年翻番,從每年600多萬元增加到今年的2130萬元。減少了國有資產流失,為財政創造了較大收益。
生態環境日益改觀。一是整改了完成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問題11個、省第五環保督察組信訪交辦問題23個。全年投入1.5億元,對環境問題進行系統整治。二是溝港渠道水環境顯著改善,黑臭水體治理成效明顯。第二汙水處理廠投入使用,第三、四汙水處理廠完成前期工作,9個鄉鎮汙水處理廠年底建成投入運營。環境空氣品質達標城市建立工作啟動。三是涉河砂場整治成效顯著,105處涉河砂場全部拆除。四是大力開展秸稈禁燒,完成植樹造林138萬株。五是農村清潔工程紮實推進,市級督查連續三個季度排名第一。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抓實抓牢生產安全、消防安全、建築安全、校園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食品藥品安全、動物防疫安全工作,公共安全形勢平穩向好。推進“平安南縣”建設,抓好信訪調解對接工作,初信初訪辦理力度加大,辦結中央及省市交辦、督辦信訪事項81件。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刑事案件發案率下降5.8%、破案率提升2.1%。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深入開展,共偵破涉惡案件28起,打掉涉惡團體4個,刑事拘留65人,行政處罰191人。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0044人。縣禁毒委員會榮獲“全省三年禁毒大行動先進集體”。省級綜治民調排名全市第一。
社會組織體系穩定。年末全縣共有11個鎮、1個鄉、34個社群和居民委員會、132個村民委員會。
注:
1、本公報數字主要是年快報數或初步統計數,最終資料以統計年鑑為準。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GDP)、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為現價,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固定資產投資包括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專案的投資、房地產開發專案的投資。
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企業。
5、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指: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零售業和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的住宿、餐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