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由中國保健協會牽頭立項並撰寫的《國民免疫力認知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京釋出。
《報告》顯示,95%的受訪者認同免疫力對健康的重要性,但超過83%的受訪者不瞭解免疫力的內涵,過半受訪者不夠了解免疫力水平與疾病的關係。與此同時,受訪者們對免疫力還存在諸多認知誤區,對加強權威科普的需求最為突出。《報告》建議,要由行業牽頭,推進免疫力科普,提升公眾對免疫力內涵的認知。此外,行業協會應就免疫力健康成立專案組,推動免疫力量化指標研究和標準設立。
《報告》課題組組長、中國保健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華鋒表示,要提升居民對自身免疫力健康狀況的重視程度和認知程度,讓免疫力不再“模糊”,建立科學且具有普遍性的免疫力量化指標刻不容緩。中國保健協會將利用自身的資訊資源優勢和專家團隊優勢,就免疫力健康成立專案組。讓免疫力健康相關的概念在國民中得到進一步的普及和明晰,並推動設立運動標準、營養攝入標準、保健食品免疫功能細分標準等各類量化標準。“在《報告》基礎上,我們將邀請更多臨床專家參與量化指標研究,推動制定免疫力領域的團體標準。在團體標準得到廣泛認知的基礎上,向國家有關部門建議實施行業標準,並推動制定國家強制標準。”徐華鋒表示,在所有標準中,國家強制標準是最低的底線,企業自身制定的標準應當是要求最高的,會高於國家強制標準。免疫力認知重要但模糊,城鄉差異顯著《報告》顯示,95%的受訪者認為維持正常免疫力水平對健康來說是重要的,說明絕大多數人對免疫力的重要性有所認識,但與此同時,公眾對免疫力的概念認知也是模糊的。“大多數人雖然能對免疫力下降帶來的後果、生活習慣對免疫力的影響等知識有所瞭解,也知道‘均衡營養,多多運動’,但並不真正清楚免疫力的具體內涵、運動的原理,也不能準確掌握‘提升免疫力’到底是提升免疫力的哪一部分。”徐華鋒表示,國民對免疫力的認知需要進一步提升,至少需要從初級認知過渡到二維認知,即免疫力不僅包含免疫應答力,還包含免疫調節力。《報告》指出,無論是對免疫力的重視程度,對免疫力相關知識的瞭解還是對健康生活習慣的認知,一二三線城市並沒有非常明顯的差距,這也說明地域經濟發展水平差異不再是人們提升自身健康意識、瞭解免疫力相關知識的阻礙。但在城鄉之間,對於免疫力的認知差異還十分顯著。調查表明,城市受訪人群90%以上都認為免疫力重要,但在農村這一比例只有76.9%。農村居民相較於城市居民重視免疫力水平的比例更小,不良生活習慣更集中於抽菸酗酒,對心理健康重視程度較弱。“造成城鄉差異、農村不及城市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農村整體知識水平不及城市,另一個是農村的資訊獲取途徑不如城市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原副主任嚴衛星解釋道,教育程度和知識獲取路徑即便是在資訊化時代的今天,差距依然還是存在的,需要對農村薄弱環節投入更多力量。免疫力並非越高越好,多重誤區有待破除透過統計調查資料,《報告》列舉了公眾對免疫力的五個認知誤區:67%的受訪者認為“免疫力越高越好”,還有16.8%的受訪者對此並不確定;26.3%的受訪者認為“健康飲食方式等同於儘可能少吃碳水化合物”;有22.6%的受訪者相信“每天都要進行中高強度運動是健康的運動方式”;25.1%的受訪者認為“運動後只需要補充水分即可”;還有一些受訪者認為“保健食品都是騙人的”。
《報告》顯示,“免疫力越高越好”似乎是公眾對免疫力最大的認知誤區,由此反映出,超過83%的受訪者對免疫力的內涵缺乏準確認知,相關知識的科普亟待加強。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馬冠生表示:“免疫力低下或過高都會影響健康。免疫力低下易於被細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或患癌症;免疫穩定功能過高,可能患類風溼關節炎等;免疫防禦保護功能過高,會出現過敏反應。”對於普遍存在的這一誤區,馬冠生建議在進行“如何提升免疫力”相關的知識科普與資訊傳播前,傳播的主體,無論是企業還是媒體、行業,都應注意先科普免疫力的科學定義,再談怎麼進行提升,讓受眾對免疫力概念有更加正確的認知。針對“健康飲食方式等同於儘可能少吃碳水化合物”的誤區,原武警總醫院營養科主任、第三屆全軍臨床營養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呂利表示:“碳水化合物是人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熱能的主要來源,長時間不攝入碳水化合物會導致身體熱能代謝的不足,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及免疫分子等的正常代謝同樣會受到影響,表現在免疫功能、免疫力水平的下降。”針對“每天都要進行中高強度運動是健康的運動方式”以及“運動後只需要補充水分即可”的誤區,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乒乓球隊運動營養學專家尤春英表示:“適量運動是提升免疫力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如果不顧及自身的身體條件盲目地進行大運動量、高強度的運動,很容易造成身體免疫力下降。此外,在大負荷運動期間及之後,除了要及時補充水外,也應適量補充碳水化合物、優質蛋白質、電解質、礦物質與維生素等,以便及時補充體力,快速消除身體疲勞感。”對保健食品需要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報告》顯示,為提升免疫力,國民傾向於購買營養素補充劑類、功能改善類和調節身體指標類這三種類型的保健食品。為自己購買是過半數受訪者的主要消費場景,再其次是為老人孩子以及其他家庭成員購買。在調研過程中也發現,部分受訪者對保健食品仍然持懷疑態度,有一些受訪者仍然抱有“保健食品都是騙人的”認識誤區。對此,徐華鋒表示:“國民對保健食品應當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在免疫力提升方面,也不能忽略保健食品的營養保健功能。普通人可以考慮透過諮詢醫生和專業營養師等方式瞭解自身是否缺失某些營養,進而有針對性地補充。”徐華鋒建議,公眾在選用保健食品時要認清認準產品包裝上的“藍帽子”保健食品標誌及保健食品批准文號,依據其功能及適宜人群有針對性地選擇,並按標籤說明書的要求食用,同時也要積極調整改善自身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對於中國的保健品市場前景,康寶萊中國區總裁、全球高階副總裁郭木表示十分樂觀:“目前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正在迅速擴大,對於健康的需求變化非常明顯,營養品年輕化的趨勢也非常明顯。在雙迴圈格的局下,作為外資企業將可能成為一個介面,我們不僅能夠引入,還能夠在本地生產、創新,來滿足國內不斷增長的需求。”
據瞭解,中國保健協會於2020年9月成立《國民免疫力認知調查報告》專案組,歷時3個月時間,在全國16個城市和部分農村地區收集了6800份有效資料。《報告》旨在透過調研國民對免疫力概念的認知程度以及存在的認知誤區,為各級政府、行業企業、社會機構等提供決策性參考,同時也填補了現階段國民免疫力認知相關研究的空白。該專案得到了康寶萊(中國)保健品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援,康寶萊中國區總裁、全球高階副總裁郭木表示:“能夠支援中國保健協會開展此次意義非凡的課題調研,我們感到非常榮幸。康寶萊致力於面向公眾倡導‘營養+運動’的健康生活方式,這一理念也是科學提升免疫力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將繼續積極助力改善消費者的營養和健康習慣,提高公眾健康素養,為‘健康中國’的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