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界屋脊,跨峻嶺險灘
納千湖百川,匯魚米之鄉
萬里長江浩蕩奔流
在下游滋養出了一片富庶之地——南京
而南京正是長江入蘇的第一站
長江雨花臺區段儘管只有9.6公里,但位置卻十分關鍵,同時疊加著屬於南京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和大勝關長江長吻鮠銅魚國家級種質資源保護區。近年來,雨花臺區委、區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沿著“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路徑方向,不斷髮揮科技創新優勢,統籌生態、生產與生活空間,奮力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的詩中勝景回來了!今年6月,長江南京三山磯段生態景觀一期正式開園。三山古渡、摩崖石刻、三山詩徑、濱水觀江廣場……生態綠道聯通功能板塊,三山磯深厚文化歷史一覽無餘,“新三山磯”一經亮相,迅速成為南京市民親水濱水的“網紅打卡地”。
共抓大保護,關鍵在一個“共”字。今年初,雨花臺區創新治理機制,組建長江大保護綜合執法隊。由生態環境局、城管局、交通運輸局、水務局、農業農村局、交警八大隊和屬地街道(園區)組成綜合執法隊伍,聯席聯動、資訊互通,打破單位部門間的資料“孤島”,將水面、岸上各方管理力量“擰成一股繩”。
空中飛著“千里眼”,岸上監控“不眨眼”。今年以來,雨花臺區以系統思維推進科技護江、智慧治水,新招頻出、實招不斷,充分運用“科技+”,創新治理機制,構建水陸空立體化、常態化、長效化防控體系,打造長江沿線生態環境智慧化監管的“最強大腦”。
長江大保護縱深推進,雨花濱江又展新顏。自去年雨花臺區對秦淮新河入江口的金大媽碼頭進行整治以來,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今年4月起,建設單位進場,將這裡打造成一處以江豚文化為主題的休閒廣場,集生態保護、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休閒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目前該廣場已基本建成,預計於明年上半年向市民免費開放。
以長江江豚為代表的野生動物是反映長江生態改善的“晴雨表”,對老百姓而言,江豚的微笑,就是最直觀的治江成效。來年春天,讓我們一起在江豚廣場觀江豚躍起,讓長江江豚的微笑,越來越美!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站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
展望“十四五”,面向現代化
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戰略引領下
雨花臺區正以“走在前列”的姿態和擔當
奮力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