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2019年8月2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第8版刊登了一則名為《“數字人民幣”初露真容》的文章。正是因為這篇文章,將研究了若干年之久的央行數字貨幣推上了風口浪尖。

於今年8月舉行的第三屆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時任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現任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的穆長春表示,央行下屬的數字貨幣研究所早於2018年就開始了數字貨幣系統的開發,央行數字貨幣已是“呼之欲出”。隨後引發了網際網路和金融界廣泛熱議。

央行研究發行數字貨幣並非一時之舉。從2014年至今,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究已經進行了5年。2017年,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正式成立。目前,該所已經申請了74項涉及數字貨幣技術的專利。

那麼,這次央行即將發行的“數字人民幣”與比特幣之類的數字貨幣有何區別?

1、“數字人民幣”是真正的貨幣

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從本質上來說並非貨幣。

直至目前,比特幣之類的數字貨幣在國內的定位為商品,政策認同其具有商品屬性,但不認可其“貨幣”地位。

同時,比特幣之類的數字貨幣由於不具備國家級別的信用支撐,其商品價格受到政策、技術等等因素影響,價格時常大起大落,此現象就導致了其不能成為一種穩定的支付手段。

而“數字人民幣”不同,其是由國家發行的,真正具有法幣屬性的貨幣。其背後有強大的主權國家——中國作為信用支撐,價格穩定,是一種良好的支付手段。

2、“數字人民幣”是M0

穆長春表示,“數字人民幣”是M0。在中國現行貨幣統計制度,M0代表的是流通中的現金。簡單地說,“數字人民幣”的發行是為了更便於我們進行日常消費的支付手段。

可以想象,若干年後,“數字人民幣”將成為我們人手必備的事物,這將極大程度上方便我們進行日常消費。

3、“數字人民幣”並不一定採用區塊鏈技術

穆長春提到,央行在“數字人民幣”的開發過程中,保持了技術的中立性,並且明確表示並不一定使用區塊鏈技術,而是各種技術的融合體,取眾家之所長。

“數字人民幣”之所以不完全使用區塊鏈技術,其根本原因在於區塊鏈技術目前存在的高併發問題。

去年雙十一的時候,網聯的交易峰值達到了92771筆/秒,比較一下,目前使用規模較大的區塊鏈系統中,比特幣是每秒7筆,以太幣是每秒10筆到20筆,根據Libra剛發的白皮書中的資料,也僅有每秒1000筆。

目前區塊鏈技術能夠達到的交易效率,遠遠不足以支撐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使用,更別說“數字人民幣”的定位是流通中的現金了。

4、“數字人民幣”將在深圳試發行

8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釋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下稱“《意見》”)。

《意見》中明確提出,支援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

從這份《意見》中,我們可以明確得到的資訊就是,在“數字人民幣”正式發行之前,必然會選擇在深圳先行試發行。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第五屆粵桂黔滇高鐵經濟帶合作聯席會議,高鐵園再籤重大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