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代表希望,一如茶產業的生機。
在艱難的2020年,茶界同仁在危中求變、求新,破困局、謀新篇,腳步從未停下。
關鍵詞:首個“國際茶日”今年5月2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首個“國際茶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國際茶日”系列活動致信表示熱烈祝賀。
習近平指出,茶起源於中國,盛行於世界。聯合國設立“國際茶日”,體現了國際社會對茶葉價值的認可與重視,對振興茶產業、弘揚茶文化很有意義。作為茶葉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願同各方一道,推動全球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鑑,讓更多的人知茶、愛茶,共品茶香茶韻,共享美好生活。
茶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全球產茶國和地區達60多個,飲茶人口超過20億。2019年12月,聯合國大會宣佈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為“國際茶日”,以讚美茶葉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價值,促進全球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今年“國際茶日”期間,我國農業農村部與聯合國糧農組織、浙江省政府以“茶和世界共品共享”為主題,透過網路開展系列宣傳推廣活動,包含茶扶貧、茶文化、茶體驗、茶消費、茶旅遊等多項內容。各地茶產區積極參與傳播,掀起了一波慶祝熱潮,為愛茶飲茶者提供了文化傳播、品茗分享的舞臺。
點評:推廣“國際茶日”,讓茶能夠更好地走向社會、走向公眾:一方面,能夠提升人們科學健康飲茶的認識,領略茶農業文化遺產和非遺製作技藝的無窮魅力;另一方面,能夠有效拓寬茶葉消費市場,改善茶農生計,發展茶業經濟,並在世界範圍內探索廣闊的國際合作空間,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關鍵詞:金葉子4月21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來到陝西省平利縣考察脫貧攻堅情況。習近平察看茶園種植情況,與現場茶農親切交流。習近平說:“因茶致富,因茶興業,能夠在這裡脫貧奔小康,做好這些事情,把茶葉這個產業做好。”
在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的時代背景下,茶葉這片東方樹葉,真正成了脫貧致富的“金葉子”,帶動“窮山溝”有了新希望。
鮮活的例子不勝列舉:“中國扶貧第一村”福建省赤溪村,結合地方生態優勢,積極助力茶產業發展,從“輸血”“換血”變為“造血”式扶貧,帶動村民年人均純收入突破2.2萬元,村集體收入達130萬元;安徽省舒茶鎮,將紅色旅遊與茶結合,實施了一系列茶旅融合專案建設,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串連成線,實現年接待遊客10萬餘人次,茶旅綜合年收入2.6億元;雲南省綠春縣,走出茶葉生產鏈底端的現實困局,實施產業提質增效計劃,從只追求量到追求質,產值大跨步,超過4.7億元,覆蓋帶動72個貧困村,2.9萬貧困人口因茶受益……
點評: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沒有阻止住茶產區脫貧致富的腳步,在危機中應變、求變,緊抓機遇,打響品牌,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關鍵詞:抗疫擔當雲南老班章村135戶村民捐款19.59萬元;青島市茶界募捐善款5萬餘元,同時募捐價值20萬餘元的物資,全部捐贈給抗擊疫情一線的工作人員;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200萬元人民幣;北京小罐茶茶業向中國紅十字會捐贈款物共計200萬元;品品香陳年白茶7000盒在福鼎裝車馳援武漢;閩臺資企業天福集團透過武漢分公司向武漢臺商協會捐款60萬元,支援當地抗擊疫情;雲南歲月知味茶業公司聯合廣州賽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向湖北疫區捐贈1.2萬人份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茶行業人士迅速行動,挺身而出,積極捐款捐物,支援疫情前線,實現茶界愛心接力。
點評:在突如其來的大災大難面前,馳援一線的醫療物資、各類茶葉等,彰顯了茶界的社會責任和抗疫擔當。
關鍵詞:挑戰“邊界”2020年,科技不斷為茶產業賦能。1月2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主持完成的成果“茶葉中農藥殘留和汙染物管控技術體系建立及應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三屆進博會現場,會識別茶葉的智慧泡茶機引人駐足;第七屆中華茶奧會上,茶葉沖泡“人機大戰”競賽正式開啟,數名茶藝師及茶葉愛好者與具有資料化能力的“樂泡”智慧泡茶機器,共同進行茶葉沖泡比賽;“2020創新中國茶年度論壇”探討創新邊界與數字化……
有專家認為,突破傳統茶思維、融合創新茶科技、構建茶業新構架,正在使“紅海”的茶葉走向“藍海”,從飲茶到吃茶到玩茶,到開發茶科技衍生產品,茶的功能日漸多元化,已蘊含健康、實用、美麗、智慧等多重價值。
點評:傳統與現代,飲品與用品,手工與智慧,科創突破茶界“邊界”。中國茶的創新發展之路,將在科技等賦能下,不斷打破生產端的各種邊界,並在產品邊界、消費邊界、場景邊界等領域謀求革新。
關鍵詞:“飲”領時尚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奶茶出人意料地衝上熱搜話題榜。“我實在太想喝奶茶了”微博話題閱讀量達近億次;復工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微博話題閱讀量更是高達近24億次。以奶茶為代表的新式茶飲,以一種全新方式“飲”爆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在行業領軍者的帶動下漸入佳境。
12月3日,第二屆“飲”領者峰會在上海舉行。新式茶飲品牌奈雪的茶聯合CBNData釋出了《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資料顯示,2020年新式茶飲已經邁入數字化3.0階段,預計到2020年底新式茶飲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54%的消費者選擇透過線上渠道購買新式茶飲,與2019年相比,新式茶飲線上訂單佔比提升近20%。
與漂亮的成績單一同到來的,是新式茶飲賽道融資、上市訊息不斷。同樣是12月1日,新式茶飲品牌小滿茶田宣佈完成數千萬Pre-A輪融資。此前的11月24日,上海新茶飲品牌滬上阿姨宣佈完成近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奈雪的茶、喜茶也傳出上市傳聞,二者估值均超100億元。在此基礎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還攜手奈雪的茶、喜茶等11家頭部茶飲品牌成立了新茶飲委員會,致力於共同推動建立行業標準。
點評:新式茶飲市場生機勃勃,其賦予了喝茶場景移動化、時尚化、多元化等特徵,並透過更具洞察力的市場嗅覺,不斷提升服務、創新產品,未來可期。與此同時,相應行業標準有望出臺,將帶領整個茶飲料行業規範、良性地持續發展。
關鍵詞:評茶員、茶藝師再出發7月10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對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退出目錄有關安排進行公示的公告》釋出。根據公告,茶藝師、評茶員工種於9月30日、12月31日前分批退出。至此,包括茶園園藝工、茶葉加工工在內的茶行業四大職業的職業資格將全部退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
人社部在《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退出職業資格目錄有關政策的解讀》中指出,推動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退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不是取消相應職業和職業標準,更不是取消技能人才評價,而是由資格評價改為技能等級認定,改變了評價發證主體和管理服務方式,主要實行“誰用人、誰評價、誰發證、誰負責”,政府主要做好開發職業標準等公共服務。未來評茶員、茶藝師將不再由國家相關部門組織考試和評定,而是由企業或第三方社會培訓評價組織來進行。
點評:評茶員、茶藝師考核標準勢必出現變化,將更加適應市場需求。而如何制定標準,茶企如何規範自主權,第三方社會培訓評價組織如何確保其權威性,未來仍值得探討。
關鍵詞:直播“風雲”2020年,或可稱之為茶產業的“直播元年”。
半年多,直播260多場,抖音平臺官方統計帶貨總額達到1500萬元,這是網紅縣長——時任湖南省安化縣委常委、副縣長,現任西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院長陳燦平的帶貨記錄;45分鐘直播,大佛龍井售出11360單,另一款茶產品當夜售罄,這是浙江省新昌縣副縣長呂田的直播“嚐鮮”成果;“縣市長請您品春茶”大型公益直播活動、“縣長向前衝,產區來直供”公益助農大直播活動陸續舉辦,不少縣長同樣貢獻了自己的直播首秀……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社交活動受限,大多數茶區、茶企將營銷戰場由線下改為線上,尤其是在採茶季,紛紛在短影片平臺“安營紮寨”,直播間內出現了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成交額,甚至出現了縣長直播“現象級”潮流。一些地方應勢而變、大刀闊斧,成立了茶產業電商直播基地,邀請百餘位茶主播入駐,打造融合茶葉知識和直播營銷知識的專業性團隊,進一步延續直播流量、鞏固產業脫貧成果。
關鍵詞:走向世界中國茶“走出去”,今年迎來多個好訊息:歐盟理事會當地時間7月20日作出決定,授權正式簽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據協定條款顯示,28個茶葉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入選首批保護清單;4年後,協定範圍將擴大,以涵蓋雙方額外的各175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其中包含31個茶葉地理標保護產品;10月23日,2020迪拜世博會“中華文化館中華茶文化(茶產業)全球推廣”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辦,會上專門成立了“2020迪拜世博會中華茶文化(茶產業)專項委員會”,將以“一帶一路”中華茶文化國際交流和茶生活方式傳播為紐帶,積極促進中華文化全球傳播;11月30日,以“海絲茶道萬里飄香”為主題的首屆海絲國際茶文化論壇在福州舉行,會上釋出了《海絲國際茶文化交流合作倡議》,致力於推動中國以及福建的茶產業、茶文化走向世界……
點評:茶葉曾是古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商品之一,是搭建在中西方貿易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橋樑。向世界講好中國茶故事,一直是茶界人士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