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深圳市統計局日前釋出2019年前三季度本市經濟執行情況:初步核算並經廣東省統計局核定,前三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8689.1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長6.6%。隨後,有人拿此次的“6.6%”與上半年的“7.4%”,乃至2014年以來的深圳季度考核資料對比,一時間所謂“深圳‘失速’”等各種聲音甚囂塵上,引發關注。

深圳經濟資料受外界關注並不奇怪。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這裡是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沿,其一舉一動都為外界矚目;前不久,這座城市又被賦予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新使命,無論是在實現高品質發展新模式,還是在全面探索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承載了各方非常高的期待。有了上述大背景,自然能夠理解從上半年的7.4%到前三季度的“6.6%”為何受關注。

問題就在於,不能單純就數字論數字。巨集觀層面,早在今年6月的《全球經濟展望》中,世界銀行作出預測,由於貿易緊張和投資疲軟,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慢至2.6%,貿易增長預測“十年來最弱”,其中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增速自1997-98年亞洲金融危機發生以來首次跌至6%以下”。考慮到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在並不樂觀的全球經濟形勢和出口受限的直接衝擊下,“6.6%”只能說明在日益與全球經濟密切連線的深圳,同樣會受到全球巨集觀經濟下行壓力影響,有波動並不值得大驚小怪。

中觀層面,單純以2014年以來的季度考核表現做縱向對比,並得出“交出的最差成績”,也有一葉障目之嫌。單純比較GDP增長數字,如果把時間線拉得再長一些,到2012年甚至更早,類似的減速或是被其他基數小的城市超越,對深圳來說已並非首次。例如,2012年首季度GDP增速低於全國水平,一時間也出現了沸沸揚揚的“創特區成立來最低”“首被津渝超越”等爭議,無非是當時那些急於下結論的分析人士,忽視了深圳騰籠換鳥的結構性轉型客觀因素。

微觀層面,拋棄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的思維,該如何審視深圳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闖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關鍵是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以此對照,深圳近年來在謀劃、推動高品質發展方面明顯在提速。以前海為代表,深圳正抓住中央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打造新的高品質發展的新引擎。今年前三季度,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實現註冊企業增加值增長15%,實際利用外資32.66億美元,增長5.2%,發展品質和效益進一步提升。這些都是具體而鮮活的例證。

建設中的前海國際會議中心(圖片來源:深圳特區報)

建設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實現創新驅動,深圳同樣亮點不斷。有媒體日前注意到,“作為首個國家創新型城市,研發投入佔比、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均全國領先,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居全國第二,在科技成果產業化和應用技術研發方面已形成很強的競爭優勢”。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在5G、人工智慧、網路空間科學與技術、生命資訊與生物醫藥實驗室等新興產業和重大創新載體已穩健佈局。此外,高校科研機構、國家級實驗室、面向產業的新型研究院數量快速增長。這些無疑為深圳的可持續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深厚而紮實的支撐。

古人有云:“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無論從經濟的週期性壓力,還是長期發展的底氣和實力來看,都不能動輒對深圳經濟作出“失速”這樣的聳人結論。應該清醒認識到,在轉向高品質發展過程中,堅守發展定力和方向,恰恰應該摒棄對GDP增長的“數字迷戀”。就此而言,淡定看待6.6%的深圳反倒應該給人們多一些啟示。(子長)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送走"武庫艦",又迎來"武庫機",給五代機當彈藥庫現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