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武庫艦,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前蘇聯海軍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其巨大身軀中暗藏的各種反艦武器,著實讓大炮鉅艦的愛好者過足了癮。但是殊不知"武庫艦"的概念最早也是由美國提出的,不過中途又被改為了瀕海戰鬥艦,而現在的大型艦艇也走向了多用途,單純的武庫艦已經沒有前途。但是送走"武庫艦",美軍有計劃研製一款"武庫機",用以配合五代戰機,那這種奇葩的腦洞,到底有沒有一定的現實價值呢?
其實"武庫機"的概念源於現在的五代戰機受制於隱身能力,必須使用內建的彈倉,而內建彈倉的大小就限制了載彈量,也就制約了制空、對地的作戰能力,讓五代機的戰鬥效率大大下降。例如,F22的內建彈倉也就可以放置4-6枚左右的導彈,這點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未來給五代機適配的對地精確攻擊武器,亦或是中程空空導彈都必須考慮到小型化的問題,否則一個五代機的出勤效率真的很低,這也是為什麼美軍至今還考慮採購F15-EX的原因,畢竟對於大多數對手來說,美軍的戰鬥力氣都是碾壓的,常規攻擊任務對隱身要求也沒那麼高,如何省錢反而成了關鍵所在。
那麼"武庫機"的概念就是依據五代機的這個缺點而來的,通過大型轟炸機或者民航客機的機身改進而來,得以容納和攜帶大量的武器彈藥用以配合五代機作戰,就是"武庫機"的使命了。在假想的進攻行動中,一般先由五代機利用其隱身能力奪得空戰勝利,或者是壓制敵方防空設施,在取得制空權後"武庫艦"就可以利用自己巨大的載荷傾瀉對地精確攻擊彈藥,或者也可以配合五代機發射中距離空空導彈,因為此時對方可能都是一些老舊戰機了。
從以上描述來說,"武庫艦"的概念還是很不錯的,可以避免五代機迅速消耗完自己攜帶的幾枚"蛋蛋"後,變成空手作戰必須返航的缺點,其本身就是一座彈藥倉庫,可以和五代機組成編隊,相互配合,取長補短。
但是實際上來看,這種作戰必須要考慮到"武庫機"巨大的風險,畢竟要承擔大量的載荷,那麼只有採用傳統的轟炸機構型,這樣就沒有什麼機動和戰鬥能力,完全是活靶子,不僅只能在戰鬥機之後很長一段距離內尾隨,還需要增派一定的護航兵力,這涉及到戰術方面的制定和協調工作,並非是動動嘴皮這麼簡單。
另一個難題是現在美軍也缺乏成熟的平臺,由於美軍很長一段時間都強調轟炸機的突防和戰術攻擊能力,所以像B-1B這樣的戰略轟炸平臺已經停產多年,B52H也已經過於老舊難以承受,所以現在如果要執行"武庫機"概念幾乎是要另起爐灶,重新設計一款有極大載彈量的飛行器,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這樣就增加了計劃的執行成本,畢竟現在美軍要用錢的地方多了去了。
綜上所述,"武庫機"只是一種增加作戰效率的解決方案,前提是對敵方已經形成了碾壓之勢,如果沒有取得制空權,這種作戰方案還是很難執行的,權且就當做對五代機的一個"補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