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12月24日,“全面小康百家談”活動走進鼓樓區。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市社會科學院院長曹勁松,鼓樓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蔡雙根,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秘書長王福東,特邀專家,鼓樓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各街道宣傳委員和市民代表參加。

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南京市社會科學院院長曹勁松講話

鼓樓區作為首善之區,小康之路有自己的特色和亮點,同時也代表了全省在城市小康建設中的一個最高水平。期待透過本次活動分享,不僅能夠給廣大南京市民增添小康的自信和底氣,而且也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可以借鑑的小康建設經驗。希望鼓樓區在新的現代化建設征程中,能夠進一步勇立潮頭、當好標杆,為全市全省樹立模範、樹立楷模。

鼓樓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蔡雙根致辭

全面小康,一個都不能少。鼓樓區時刻牢記“爭創首善之區”的發展願景,始終將民生工作擺在前列,努力解決就業、教育、醫療、環境等各方面問題,力求高質量高水平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美好目標,切實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和精神豐盈度。

市民代表講述小康故事

王衛平:居民“大管家”

“老舊小區的治理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作為居民“大管家”的新門口社群書記王衛平始終把服務居民放在第一位,在老舊小區治理中,創新工作方法,搭建老百姓和社群的溝通平臺,引導居民關心身邊人、關注身邊事,做社群事務的參與者和決策者,她的付出居民看在眼裡。

王衛平

現在老舊小區居住環境得到很大改善,但是維護好這種環境不僅是外在的改變,更要讓居民“有所得、有所獲”,動員大家參與社群治理,讓家園更美麗。社群工作者要把社群當成“大家庭”,把自己當成“大管家”,用心去和居民溝通,創新社群工作方法,拉近居民距離,社群和老百姓共建共治共享,才是住得“小康”。

吳玲霞:百姓健康“守門人”

從過去“無人問津”的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到醫療設施齊全的社群醫院,建寧路社群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玲霞見證了這裡的巨大變遷。她帶領著醫務工作者改善醫療條件,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務意識,無論“家庭醫生”的上門服務,還是疫情期間的堅守崗位,建寧路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踐行著“讓醫療更有溫度”的理念,在小康路上扮演著居民健康的“守門人”的角色。

吳玲霞

現在社群醫院環境好了,醫療人員隊伍壯大了,工作水平也提高了很多。居民看到這些年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會來就診、理療,能讓老百姓滿意,讓他們家門口就能看病,有醫療的保障,我們醫護人員就有了履行好使命的滿足感。

陳丹丹:“金川河衛士”

從過去的“龍鬚溝”到現在的景觀河,這些年金川河發生了巨大的蛻變。陳丹丹看到現在的金川河很欣慰,作為水關橋社群河長、“金川河衛士”志願者的她,一直奮戰在護河的一線。從垃圾清理到河岸綠化,從志願巡河到宣傳引導,以陳丹丹為代表的“衛士”們讓金川河徹底煥發新生。

陳丹丹

現在的金川河,水清了,岸綠了,兩邊種了很多花花草草,許多市民來這遊玩、“打卡”。我看著金川河從臭水溝變成現在的景觀河,居民享受著環境的好,巡河可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鬆懈,決不能讓它再回到從前。

董偉山:教育現代化的“踐行者”

鼓樓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董偉山,是個資深教育工作者,在他眼中,過去“學生一本本子,老師一支筆”“學校上上課,回家寫作業”的傳統教育模式,如今已有了長足進步。鼓樓區透過“網際網路+”理念打造的“鼓樓e學校”,讓學生可以足不出戶、隨時隨地在線上課、找老師解惑。在董偉山看來,“e學校”的發展正是教育事業的一個飛躍,也是教育全面小康的縮影。

董偉山

我們的教育不僅是全面小康,以後還要邁向教育現代化,讓科技和教育的成果惠及更多人。

專家現場點評

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教授、博導,南京市社會學學會副會長莫少群

四位市民代表所說的以人民為中心改善居住環境、提供有溫度的醫療服務、保護生態環境以及讓優質的教育資源覆蓋到每個領域,體現了鼓樓區全面小康發展的思路和理念。

南京社科院政黨建設與社會治理中心常務副主任、研究員李義波

四位代表說的故事以及他們所做的工作,體現了社會良好的基層治理、和諧的社群環境,更優美的生態環境,更高的教育水平和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水平。

歲暮天雖寒,小康心向暖

一代又一代鼓樓人為實現

小康目標不懈努力

凝聚起新時代新徵程上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磅礴力量

16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宿松:群眾在想什麼,黨員幹部就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