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印象中,新型隱身戰鬥機似乎無堅不摧,無往不勝,而且是空中預警機的剋星,是敵方空中作戰群的終結者。經常出現F22,F35,殲20戰機順暢地走完,先打掉雷達波大反射的預警機,再幹掉盲人版的各種空中靶子的流程。於是,有軍迷們問,我們不能讓預警機也隱身嗎,就像我們讓戰鬥機隱身一樣。
空警2000是巨大反射源
雷達要探測到隱身戰機,通常有下列幾種方法:1、利用目標隱身頻段之外的頻段。2、成倍提高雷達功率,例如使用空間功率合成技術,即相控陣技術。3、雙基地雷達技術或MIMO技術(多基地雷達)。其中加強功率就需要加大雷達天線,T/R模組增多,發電能力增大。另外、三種方法都需要提升信噪比,大幅提高訊號處理能力。各種裝置的數量、體積和重量應當是大大提高了,而且還需要高運算效能的計算機,所以對空間的需求增長是無上限的,總之,這些裝置需一個更寬廣的平臺來容納,這就是預警機。說到隱身預警機,其實我們周圍也有,如中國的殲20和 美軍F35。研製隱身預警機有無必要,是否可行,殲20成為一款隱身預警機。
殲20有強大的多功能雷達
美軍F-35是一種綜合用途的戰鬥機,可同時展現攻擊、電子攻擊、戰場指揮控制和戰場偵查四種功能。後面兩個就是預警機的功能。傳統的空襲任務也許需要一支由多架上代飛機構成的機隊才能做到。如果換成F-35,只需四架飛機,就能遮蔽整個戰場。
儘管F-35可以自己裝載彈藥,但它不需自己開火,而是用自己強悍的感測器系統履行ISR任務,並實施殺傷鏈開始的探測、瞄準和跟蹤任務。正如美軍認識到的那樣:如果我們只把F-35解讀為F-16的隱形版,那就完全錯了。以F-35為代表的未來五代飛機最重要的價值不是自身的力量,而是它所能造成的資訊優勢。這種優勢可啟用幾乎所有戰場領域平臺的打擊效能,作為它們威力的放大器。
而且在試驗中,F-35戰機還能與航空母艦、驅逐艦等海軍平臺融合,展開協作模擬打擊。在太平洋戰區最近的演習中,F-35展現了它向地面戰鬥平臺傳輸目標辨識和指示的能力,這也是預警機的主要工作之一。
在海軍的分散式作戰概念之中,F-35可以成為驅逐艦的遠端舷外感測器。透過這一優秀的資訊節點,水面艦艇可形成對低空敵方目標的視距外攻擊。該方法由F-35B於2016年在白沙靶場獲得了充份的驗證。在將來,美國海軍希望將F-35c,甚至F/A-18和EA-18g納入分散式作戰的系統叢集,並最終建成有效實施空、海、陸的遠端協作殺傷能力。總體來講F35可以稱的上是小型的預警機,在納入資訊作戰體系之後,能起到至關重要的資訊感測節點作用,但是對於攔截敵方的隱身戰鬥機來說,F35的資訊圈還太小,需要專門的大型預警機來承擔更大範圍的探測敵方隱身戰鬥機的重任。
美軍E2d預警與前代E2c相對的效能升級主要包含全新雷達、數字座艙、對外開放任務系統和發動機控制系統。全新的艦載雷達在技術上獲得了極大進步,大大提高了探測隱形目標和巡航導彈的能力。E2d預警機的APY9雷達使用有源相控陣(AESA)系統。與以往的飛機探測雷達相比較,功率大大提高。探測距離比E2c的APS145多50%,監控空域多250%,具備大範圍探測隱身目標的潛力。特別是APY9使用的超高頻頻段雷達波是目前發現隱形戰鬥機的一個天然優勢手段。F35機載APG80相控陣雷達和宙斯盾SPY1雷達可與APY9雷達展開組網作業。APY9雷達將是其中一個關鍵節點。它可以利用其它節點的資訊,重點掃瞄某一空域以發現隱身目標,同時分享這些資訊。這種思維方式等同於移動式的數個基地雷達。
因此,預警機是短時間內無法取代的一種重要的資訊作戰節點工具,能大幅增加戰場作戰能力,能組網聯合協作將能力提高到更高層次。那麼避除預警機的缺陷,發揮其優勢就是大勢所趨。中國既需要像殲20類的感測器、小區域預警機、及火力平臺,又需要在轟20大型隱身平臺和共形天線雷達形成的大型隱身預警機,再配以海量感測器和攻擊無人機,從此構建讓敵方隱身戰機喘不過氣來的反隱身防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