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和國家衛健委聯袂釋出了《關於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
第一個亮點,是將臨床業務工作量這一具有剛性性質的量化納入評聘指標範圍。
將醫護人員門診工作時間、現場工作時間、收治病人數量、手術數量、護理工作時間等作為申報條件,將治療效果、手術難度、手術質量、住院費用等作為重要指標進行量化評價,科學準確評價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執業能力和水平。
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變革。
因為,一直以來,對於臨床醫生來說,做一千臺手術不如發一篇論文。以論文論英雄的職稱評聘體系已經嚴重偏離了醫療本質。有些醫生臨床實踐能力雖然很強,得到患者和同行高度認可,但由於缺乏科研成果和足夠的論文數量很難晉升。
相反,一些不會做手術的主任醫師、醫術不精的一些科室專家,閉門造車,靠大量科研論文獲各種職務頭銜,但在實踐中卻不會處理病人和具體的臨床問題。甚至有些學術帶頭人連手術刀都拿不穩。
酒香不怕巷子深,只管低頭拉車,不會抬頭吆喝,在我國的衛生職稱評審制度裡不討巧。“會做的不如會說的,會說的不如會寫的。”幾乎成為了我國醫護職稱評審的一個奇觀。更可怕的是,雖然是一個奇觀,卻幾乎成為了一個常態。
臨床上,我們經常會看到好多高年資的主治,看病很牛,基礎知識紮實,可就只是個主治,因為沒有科研和論文。有些碩士博士的,論文很多科研很牛,但是臨床看病連個住院醫都不如。
網上曾經有個笑話,說到三甲醫院,看到簡介欄有很多專家,該掛哪個號?很簡單,拿出手機,搜醫生名字。看他的論文多不多?影響因子高不高?追了新潮沒有?邏輯設計思路夠不夠嚴謹?如果都是的話,千萬別掛他的號,因為他是搞科研的。
這雖然是一個黑色幽默,但也反映出一個問題,怎麼評價一個醫生?如何給他定職稱?這其實不僅是有關醫生醫療水平,更有關患者的就醫導向。
也因此,每年一到高階職稱評聘之際,網路上就會掀起一股取消醫生職稱制度的呼聲高潮。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每每振臂高呼的並不是小主治,而往往都是已經身居正高的主任醫師。可見,那種親身經歷職稱評聘之路的不堪回首!多年媳婦熬成婆的苦楚,一定如同狂浪洗砂般衝宕擊痛著他們的內心。
第二個亮點,是實行成果代表作制度。
意見稿將臨床病案、手術影片、護理案例、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應急處置情況報告、論文、衛生標準、技術規範、科普作品、技術專利等,都予以認可,可作為業績成果代表作參加評審。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說句實話,一個潛心敬業於臨床的醫生,是很難擠出時間來做科研的。不是說醫生不要做科研,一直以來,許多觀點都認為掌握臨床第一手資料的醫生,在科研上有先天的優勢,並且,對於疾病的研究也會返哺醫生的臨床水平,所以一位高階職稱醫生,理論上是有做科研、出成果必要。
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的優缺點是不一樣的,興趣也是不一樣的。就像有的人文科好,有的人理科好,這和教育要因材施教一樣。有一種醫生,“我看病看的好好的,非要我搞科研寫文章”;還有一種醫生,“我科研論文搞的好好的,非要我上臨床看病做手術”。這個世界上只有人才,沒有全才,不能刻舟求劍,求全責備。
而此次意見稿,對此作出了權衡,在很大程度上將科研成果和論文要求進行了變通。或者說對臨床實踐要求予以了加權與傾斜,將臨床病案、手術影片、護理案例、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應急處置情況報告、論文、衛生標準、技術規範、甚至科普作品、都可作為業績成果代表作參加評審。
這就很大程度上貼合了醫療臨床實際,一改過去的僵化評審框框。應該說,相對於有些“冒進”的要求取消職稱制度的呼聲而言,這是一個能被大多數人很大程度上可接受的溫和的改變。
對臨床一線醫護人員的評價是一個人的“終身大事”,應該有合理的機制。因為前面說過,這不僅是對醫生的職業肯定,也是對患者選擇醫生的導向。
而將科研成果和論文發表作為一個極高權重的考核指標,不僅太不符合臨床實際,也有懶政嫌疑。因為,甄別一個人的工作成果,絕不能只依賴這種簡單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