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生態環境部公佈了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全國共有23個單位獲命名。深圳市南山區既是廣東省唯一上榜單位,也是全國唯一上榜的產業高度聚集的城市中心區。
兩天後,在2019年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年會上,生態環境部對獲評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的單位進行了表彰。深圳市福田區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稱號,也成為全國主要中心城區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區。
“深圳藍”“深圳綠”成為深圳的城市名片。
經濟與生態兩不誤幾乎在同一時間,以經濟發達著稱的南山和福田,雙雙躋身重量級的生態榜單。對於深圳來說,這無異於“雙喜臨門”。
先說南山。作為廣東省經濟第一強區,騰訊、大疆等知名科創企業所在地,南山這個產業高度聚集城市中心區入選“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榜單,實屬罕見。
每年冬季的深圳灣,是候鳥過冬的家。
南山為什麼能?上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經濟體量、人口數量快速增長,南山生態環境壓力增大,面臨著“成長的煩惱”。在此背景下,南山果斷提出由“工業立區”向“生態立區”轉變的發展思路,堅持環境優先、生態優先、保護優先,逐步淘汰高汙染、高耗能、低產出企業及“三來一補”企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將蛇口工業區建成“南海意庫”、醫療器械產業園,將南油工業區成功改造為動漫基地,將華僑城工業區轉型升級為華僑城創意文化園;大力發展低消耗、低排放、高產出、高科技含量的高新技術產業,位於區內的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成為全市高新企業集聚地,也是全國面積最小、單產最高的高新區。
2018年,南山GDP總量達全國區縣第三,人均GDP約5.2萬美元,已經達到超過香港、接近新加坡的水平。與此同時,南山的萬元GDP能耗低於0.39噸標準煤/萬元,萬元GDP水耗僅為4.2立方米/萬元,成為全國最低的地區之一。
再看福田。福田轄區面積僅78平方公里,不到全市土地面積的4%,卻聳立著86座年納稅超億元的商務樓宇,實現了全市近兩成的GDP產出,地均GDP和地均稅收連續12年在全市排名第一,集約化發展水平遙遙領先。同時,福田萬元GDP建設用地、水耗和電耗逐年下降,品質效益全市領先,“高產低耗”模式日益成熟。
經濟“含金量”“含綠量”愈發凸顯的背後,是福田堅定不移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持之以恆地走“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不折不扣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大文章。在福田,人們可以盡情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於繁華都市中找到詩意生活,切身感受到中心城區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兩山”轉化的“深圳路徑”南山和福田,是深圳“生態與經濟齊飛、美麗與發展共贏”的生動縮影。現在的深圳,既是全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城市,也是全國宜居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
離開經濟發展抓環境保護是“緣木求魚”,拋開環境保護搞經濟發展是“竭澤而漁”。生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經濟發展方式問題,環境保護是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動力而非包袱,絕不能以發展為藉口突破生態保護紅線,絕不能“鼓了錢袋、毀掉生態”。
南山中山園路的黃花風鈴木。
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茨認為,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時,環境汙染程度較輕;但是隨著經濟的增長,環境汙染由低趨高;當經濟發展達到一定臨界點後,環境汙染又由高趨低。“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為我們揭示出了經濟增長與環境品質之間的經驗性變化關係。
問題的關鍵在於,經濟增長與環境品質之間的傳導關係要保持通暢,促進資源配置的動態均衡。否則,極易導致資源錯配,造成經濟增長了但環境卻變得更加糟糕,環境品質改善的臨界點遲遲無法到達。
當前,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正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已進入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攻堅期,也到了有條件有能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的視窗期。
在深圳灣公園北灣鷺港海濱漫步休閒的市民。
作為全國先發展起來的城市,深圳創造了大量的“金山銀山”,也率先意識到保護“綠水青山”的重要性,且率先跨過了“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的臨界點,進入到用“金山銀山”反哺“綠水青山”的階段。目前,深圳的生態環境不斷向好,已連續多年在全國GDP排名前20位的城市中空氣品質排名第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優勢也是發展優勢。南山和福田都是高度發達的中心城區,有別於利用良好自然生態環境發展生態旅遊、綠色農產品來打造“金山銀山”的路徑,而是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的城市生態環境,吸引優質企業與高階人才入駐,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動能。
現在,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深圳的一大品牌,生態環境的改善與城市競爭力提升、產業轉型升級,形成了相互促進的良性迴圈,構築起新的比較優勢。
鹽田港沙頭角段海岸線碧波盪漾。
爭當可持續發展先鋒去年2月13日,國務院批覆同意深圳市以創新引領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深圳的擔負的一個重大任務,是形成環境治理和社會治理的現代化的系統解決方案,形成可操作、可複製、可推廣的有效模式,為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發揮示範效應。
可持續發展先鋒,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援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賦予深圳的“五大戰略定位”之一。深圳如何不辱使命?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打造安全高效的生產空間、舒適宜居的生活空間、碧水藍天的生態空間,在美麗灣區建設中走在前列,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中國經驗。
南山和福田的成功實踐證明,深圳有條件有能力爭當可持續發展先鋒。
大沙河生態長廊。
在生態文明頂層設計方面,深圳要繼續堅定不移將“生態立市”“環境優先”理念,作為城市總體規劃的指導思想,牢牢守住生態保護紅線。
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方面,深圳要加快構建完善生態文明評價考核體系、領導幹部離任生態審計、環境信用評價機制,深化自然資源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推廣“自然資源開發使用成本評估”體系,為政府更加有效衡量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得失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在構建綠色發展新格局方面,深圳要堅決打好經濟高品質發展戰略主動仗,加快建立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經濟體系,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大力發展高附加值和低能耗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以經濟密度論英雄、以發展效益論英雄、以環境品質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