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這是一片昭示初心的聖地——

近半中央蘇區位於閩西,二萬五千里長徵從這裡出發,兩次古田會議標記我軍政治建設重要里程碑。

這是一片綠色發展的寶地——

經濟增速持續領跑東部的同時,森林覆蓋率連續40年冠居全國,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蹄疾步穩。

這是一片改革開放的熱土——

“鬆綁放權”的呼籲成為國企改革先聲,“晉江經驗”蘊藏民營經濟活力之源,“海絲”核心區建設通達全球……

70年,只是人類歷史中的短暫一瞬,福建發展卻實現驚人跨越。

70年,福建從經濟版圖上的“東南窪地”成長為連線長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區和臺灣地區的“發展高地”。

GDP增長28800多倍

2018年,福建的GDP達到3.58萬億元,比建國初期增長2800多倍,財政總收入超過5000億元,增長了6300多倍。福建的人均GDP去年達到了9.1萬多元,居全國第6位。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經濟發展明顯提速,1979-2018年福建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2%,高於1952-1978年均增速6.2個百分點。人均GDP從1952年的102元提高到2018年的91197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41倍,年均增長7.8%;居全國的位次從落後到1992年開始進入全國前10位,再到2018年居全國第6位。

閩道不再難

交通運輸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新中國成立70年來,福建省交通發展日新月異。

據不完全統計,1949年,福建全省公路里程只有1853公里,至2018年,僅高速公路總里程就達5155公里,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9倍。1956年福建鐵路里程只有354公里,到2018年鐵路運營里程達3509公里,鐵路路網密度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在航運方面,形成了以福州、廈門國際機場為主,晉江、武夷山、連城等中小機場為輔的幹、支線機場相結合的空港體系,開通國內外航線100多條。沿海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從1949年的29.69萬噸增加到2018年的56130.82萬噸,增長了1890倍。

鐵路徹底改變了福建交通閉塞的局面,促進八閩大地與全國各地聯通對接,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福建省最大的高速公路樞紐——弓魚樞紐互通(羅光耀 攝)

1957年4月,連線江西鷹潭和福建廈門的鷹廈鐵路全線通車,福建迎來了第一條出省鐵路通道。1998年,峰福鐵路全線貫通,福建打開了第二條出省鐵路通道。

1957年4月12日鷹廈鐵路全線正式通車

2009年9月,溫福鐵路通車運營,福建正式進入動車時代。2010年,福廈鐵路的開通,拉近了福建省內福州、廈門兩個主要城市的時空距離,兩地間人員交流更加密切。

2012年,龍廈鐵路建成通車,閩西革命老區邁入“動車時代”。

2013年,向莆鐵路開通,打通福建連線內陸腹地的通道;廈深鐵路通車,東南沿海鐵路大通道貫通,構建起閩東南和珠三角的“黃金走廊”。

2015年,合福高鐵通車,福建跨入“高鐵時代”。

2018年12月通車運營的南龍鐵路,與合福高鐵以及杭深、龍廈鐵路一起形成高等級快速鐵路環狀通道,使福建省內連線地市快速鐵路環線封“口”成形,福建省內各地人員往來更加密切,進一步助力福建省內產業佈局及旅遊產業升級,帶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閩商的70年

“天下有閩商,愛一場拼一場,輸贏笑笑心坦蕩;夢一場創一場,風風雨雨並肩扛……”一曲《天下閩商》的寥寥歌詞,凝練出閩商走南闖北“幹事業”的魄力。

在這70年裡,走南闖北“幹事業”的閩商奮鬥不息,秉承著“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的閩商精神,鑄就了一部由福建走向世界的輝煌史詩。

民營經濟在福建“三分天下有其二”,貢獻了全省67%的GDP、70%以上的稅收、80%以上的就業、90%以上的市場主體,22家民企入選2019中國民企500強。

另一組資料顯示,福建95%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擁有的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分別佔全省的78%和92%,獲得的專利佔全省專利授權量的57%,擁有的著名商標占全省總數的95%,福建的民營經濟帶有鮮明的“創新”基因。

廈門,一聲開山炮響,拉開了經濟特區建設的序幕。憑海臨風的廈門正邁向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成為兩岸融合發展的典範。

福州,這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吸引大批外資企業入駐,全國首家中日合資企業、全國首個以臺資企業為主的工業村陸續落地。

泉州,當地農民紛紛利用僑親優勢開展來料加工,民營經濟迅Sagitar飛,經濟規模穩居全省第一。坐落於閩南地區的晉江,從落後貧困縣到全國百強縣前十,縣域經濟發展迅猛,現在擁有紡織服裝、製鞋兩個超千億產值的產業叢集。

70年的時間裡,有著福耀玻璃曹德旺、安踏丁世忠、世茂集團許榮茂、恆安集團許連捷、新大陸胡鋼等老一輩企業家對實業的堅守,也有著美團王興、位元組跳動張一鳴、美圖秀秀吳欣鴻、位元大陸詹克團等年輕一代企業家對新行業的創新。

目前,世界500強企業近150家在閩投資興業,臺灣百大企業逾50家光顧,福建成為全球認可的發展熱土。

日新月異,閩商始終能在變幻的時代中找到商機,審時度勢、借力而上。不論在傳統領域,抑或是在新興產業,譽滿世界的“閩籍商幫”,始於閩商的艱苦奮鬥,又在一代代閩商的堅守不渝中傳承。

生態“高顏值”

生態資源是福建最寶貴的資源。綠色,已經成為福建發展最亮麗的底色——

福建連續40年森林覆蓋率全國第一,在中國工程院2019年釋出的生態文明指數中排名全國第一。

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地——武夷山,九曲清流繞武夷,方竹滿山綠滿溪。

福建第二大島東山島,水上活動愛好者的天堂。

廈門,美麗的鷺島,魚、鳥與人們一起,成為這裡的永居市民。

寧德市屏南縣“白水洋”,水域總面積4萬平方米的“世界地質公園”。

曾經的“火焰山”長汀現在已經變成了“花果山”,水果年產量超3萬噸,產值近兩億元,還通過網路電商,走向了全國各地。

人文氣息濃厚

福州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已有2000多年建城史,有4746處歷史文化建築。

位於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是中國古代福州地區城市街巷和建築文化的縮影,街區內有159座儲存較為完好的明清建築。

不僅是福州,福建各地都充滿著人文古韻。

漳州龍海埭美村保留了閩南的紅磚古厝群。276棟古厝整齊劃一,對稱排列,在河水和稻田的環繞下,形成“水上古村的美景”。

長汀古城,悠悠汀江邊,長達三千米的古城牆至今依然屹立,串聯起一座座古老的城門,完整保留了原有的城池格局。

位於福建石獅市石湖半島的石湖古碼頭,始建於唐朝,是宋元時期遠洋輪船到達東方第一大港——泉州港後,進行水水轉運和水陸轉運的重要碼頭。

六勝塔,高36.06米,是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出海口的第一座燈塔,也是古代往來商船的航標,見證了泉州港的輝煌。

進入新時代,八閩大地沿著“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目標揚帆遠航,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綜合自:新華網、經濟日報、人民網、中新網、福建新聞頻道、福建日報)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2019遂寧市(縣、市、區)GDP排名 射洪縣第一 船山區居民最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