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現在說起作戰的中小型飛機,一般直接說戰鬥機。殲擊機、強擊機和截擊機這些稱呼,都已經很少使用。不過凡事往往有輪迴。在5代機已經開始普及,6代機即將出現的時代,截擊機這種機型,有極大的可能會捲土重來。那麼截擊機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呢?最早出現在二戰初期,也就是德國空軍的大批飛機對英國的主要城市進行大規模空襲的階段。1940年,英國的“波菲特”夜間戰鬥機,開始首次裝備簡單的掃描雷達和夜間瞄準具。同年11月19日,“波菲特”截擊機擊落了一架德國的轟炸機。這是歷史上出現最早的專業截擊機。從這一點上來說,截擊機的主要作戰目的,就是可以不管夜間還是天氣狀況惡劣,都可以全天候起飛,迅速的在對手的轟炸機群進入本方的大城市上空和重點要地防空區之前,就可以攔截對手的轟炸機群。並且可以迅速的識別和鎖定目標,快速的將其迎頭擊落。

即使不能當即迎頭擊落,如果能把對方的轟炸機群攔截在防禦圈之外也算完成了任務。而二戰後期,美英對德國和日本的城市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此時截擊機的用途就更明顯了。不過此時的德日都已經日薄西山。基本都沒發展出更好的專用截擊機。冷戰開始後,用戰略轟炸機攜帶核武器突擊對方的戰略要地和大城市,成為美蘇相互戰略威懾的重要方式。而美蘇的國土面積都很大,雙方國土的直線距離普遍在8000公里之內,這樣如何攔截對方可能攜帶核彈的戰略轟炸機飛到自己本土的核心城市圈之前將其攔截,就是事關本國生死存亡的大問題。美蘇此時都非常重視截擊機的發展。1960年代,美國和蘇聯分別研製出3倍音速的截擊機YF-12A和米格-25。專業的截擊機有幾個共同的突出特點。第一,就是追求高空高速。甚至3倍的音速。就是要儘量在對手的戰略轟炸機,

突入本國領空較大縱深前,就將對手攔截。第二,專業截擊機有較大的體量和載油量,追求很大的作戰半徑。以適應美蘇這樣領土廣大的國家。第三。專業截擊機有強大的機載雷達,4到6架截擊機編隊排開,就可以搜尋上千公里的寬度和500公里以上的縱深,不必全部需要預警機和地面雷達網提供目標資訊。第四,專業截擊機大多配備遠端空空導彈,攔截距離往往超過200公里。在三代渦扇飛機大規模裝備後,專業的截擊機似乎已經式微。F15、F14和蘇27系列,都有較好的高速特點和較大的航程,而且中低空機動能力比米格25要強的多。因此專業截擊機各國已經不再大規模裝備。目前只有俄羅斯方面還保留較多的從米格25進化而來的米格31這種截擊機。那麼今後專業截擊機就沒必要再發展裝備了嗎?瀚海狼山個人認為不是那麼簡單。從最近F35攔截圖160的案例來看。不具備兩倍音速能力的戰鬥機,哪怕是隱身機,攔截轟炸機群都是非常吃力的。

現在之所以還能攔截,是因為處於非戰爭狀態。轟炸機既沒有開加力突防,也沒有防區外發射巡航導彈。如果是戰時,F35這種慢慢吞吞的飛行方式,根本什麼轟炸機也攔不住。而攔不住轟炸機再去攔截已經發射的巡航導彈,難度會擴大幾個數量級。而且真正的5代機和6代機都是高空高速加全程隱身。因此只能用高速5代機去攔截5代機,實際上都是提高了幾個檔次的高速截擊機。

另外,專業的遠端截擊機,不單純在於飛機本身,還在於截擊機的基地和周邊,有完善的預警、支援和高強度的防核爆地面機場設施,而這些設施本身也是和5代機和6代機的裝備體系相互契合的。因此截擊機也將迎來一個再次興起和全面隱身的時代。在這方面,誰誰家早就走在了全球的前列。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誰在部隊立功多   誰就優先選工作——碑林區退役士兵選崗安置現場側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