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官媒,關注一些家電廠商打著“惠民補貼”旗號下鄉促銷,實為“欺客騙民”的惡劣現象,絕非偶然。背後所釋放出來的整治訊號是相當清晰和明確:國家公權力層面已經關注到這一亂象,未來將會採取一系列嚴打手段進行規範和淨化。
華辛||撰稿
要麼是品牌良莠不齊,假冒品牌、傍大品牌等產品層出不窮,甚至以假亂真;要麼是價格虛高、先漲後降,打著惠民補貼的旗號低價低質促銷;要麼缺乏門檻和資質,連最基本的產品質量都無法保證,甚至不乏以次充好者……“劣幣驅逐良幣”甚至已成為部分農村家電市場上的新常態。
有農村消費者就抱怨,“說是3000元可以買七件家電,一年後還能全額還返,因為惠民補貼,結果3000多買回去的家電,不是假冒品牌、就是山寨產品,有些家電剛拆出來就沒辦法用,直接報廢”。還有農村消費者吐槽稱,“一臺電熱水器,說原價3000塊,現價500元優惠讓利。買回去後家裡孩子上網一查真讓人氣憤,因為這款產品也就500多,但他們賣的竟然還是假貨”。
今年以來,在廣闊的農村市場上再次出現一輪又一輪家電市場推廣隊伍,打著“惠民補貼”的旗號,甚至還拉來“紅十字會”、“公益基金會”,甚至地方民政部門等政府部門的公信力“扯虎皮作大旗”。最終,在一線市場上卻對消費者幹起“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以低充高”等商業勾當,實則卻是“欺客騙民”,手段和性質都極其惡劣。
最終,這一商業現象不只是屢屢擊穿“家電市場營銷”的底線,更打破眾多農村消費者的認知和常識。特別是在一些鄉鎮市場上,利用很多農村消費者不會上網、不會比價、不對比產品,又藉助紅十字會、慈善基金會等政府公信力,以“先漲後降”的惠民補貼方式,忽悠甚至欺騙消費者。
由此,這一系列“惠民補貼”實為“欺客騙民”的商業小把戲,也引發國家官媒人民日報等高度關注,專門發文批判這一家電惠民補貼的商業亂象,同時呼籲國家相關職能部門,以及地方政府,一方面要加強並加大監督管理的力度,另一方面不能為這些投機性的商業行為背書和代言。可以說,這一現象在家電產業近10年來的發展過程中並不多見。
其次,這一現象絕非個案和孤例,在很多省市的農村市場上應該已經成為常態化的普遍性案例,並且已經成為傷害很多農村家庭的重要惡性事件。這已經不只是企業市場經營層面的忽悠和欺騙,甚至已經上升到社會層面的商業欺詐和拐騙,性質相當嚴重;
再者,這一現象中甚至還摻雜著來自各個地方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甚至慈善、民政等部門的關係,讓他們的善心淪為被一些商業投機者們利用的物件,透支的是政府公信力,傷害的是社會公序良知。
無獨有偶。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釋出公告稱,要加強網上銷售消費品的召回監管。只要發現網上銷售消費品存在缺陷的,生產者應當立即按照《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相關要求實施召回,不得隱瞞缺陷。這一公告的背後,表明國家相關職能部門對於消費者權益的關注和保護,已經實現線上線下的無死角覆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