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受颱風影響較多的國家,颱風是發生在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的風力大於或等於12級的熱帶氣旋,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災害性天氣系統,歷史上颱風曾給人類帶來極大的災難。1944年,美國第三艦隊在菲律賓以東遭遇颱風,導致三艘驅逐艦沉沒,航母嚴重損傷,死亡800餘人,毀壞飛機140餘架。1996年9月,超強颱風“莎莉”襲擊了廣東湛江,颱風過去不久我恰好隨艦去湛江,當時被眼前的所見驚呆了,民用港區裡大型龍門吊被颱風吹的橫七豎八倒在地上,很多房屋頂已被掀掉,進入軍港後看到合抱粗的樹被連根拔起,軍港內大樓上的玻璃幾乎沒有完整的,而鋼筋水泥的碼頭也有部分被海浪拍塌的,滿眼所見猶如剛經歷過了一場戰爭。
為了抵禦颱風對艦艇的破壞,中國海軍對艦艇如何防風有各種詳細的規定。在《艦艇條令》第六節“防風”中規定:颱風可能影響艦艇駐地時,釋出防颱風預先號令;颱風中心距艦艇駐地600海里或者72小時可到達時,釋出三級防颱風警報;颱風中心距艦艇駐地300海里或者24小時可到達時,釋出二級防颱風警報;颱風中心距艦艇駐地100海里或者實際風力已達到7級以上時,釋出一級防颱風警報;颱風過境後,風力降至六級以下並無後續颱風影響時,可以解除防颱風警報。艦艇防颱風的方式根據颱風的等級不同主要有三種,即碼頭防颱、錨地防颱和機動防颱。
碼頭防颱主要用於對艦艇所在地影響較小的颱風,防颱時不許艦艇並靠以避免發生相互撞擊和擠壓,同時採取加固纜繩固定、增加碰墊等方式減少損害,但本著謹慎的原則,碼頭防颱的方式現在很少採用;錨地防颱適用於不在臺風正面登陸的地區且風力不大的情況,艦艇應儘量進行壓載以增加穩性,油艙水艙應加滿不產生自由液麵,艦船在錨地拋錨或繫留在浮筒上,錨地防颱時要保持各艦船之間的安全距離,防止走錨或纜繩斷裂發生碰撞;機動防颱是提前將艦船航行至颱風影響較小的海域來規避颱風的影響,因颱風的影響範圍較大,故此機動防颱往往可能是跨區進行,如從東海海域航行至南海海域進行防颱。
艦船抗風能力與防颱有關聯但並非同一概念,水面艦艇抗風能力是艦艇在保證安全航行的條件下,艦艇所能承受的最大風力。艦艇的抗風能力與艦艇的排水量大小有著直接的關係,通常艦艇排水量越大,則抗風能力越強,這涉及到艦船的初穩性指標。艦船的初穩性是指艦艇因受外力作用而做小角度傾斜時的穩性,一般都指橫向初穩性,初穩性的數值越大,則艦艇微傾後的復原能力也越強。中國軍標規定,正常排水量在2500噸及以上的水面作戰艦艇,初穩性為不小於0.75米,如054和052系列驅護艦的初穩性最低值不得小於0.75米,目前中國海軍現役水面艦艇中,初穩性最高的是遼寧號航母,其初穩性指標達到了近3米,故此其抗風能力也遠遠超過一般的護衛艦和驅逐艦。
中國國家軍用標準規定,水面戰鬥艦艇的抗風能力分為從1到6個等級,1級最高6級最低,6級可抗21米/每秒的風速,1級可抗52米/每秒的風速,以距離水面10米高處的額定陣風的風速為基準。水面艦艇的抗風能力以艦艇正常排水量來劃分,海軍規定,正常排水量在2500噸及以上的艦,其抗風能力為1級,也就是說,中國海軍現在主要的驅護艦都是1級抗風能力設計,如054系列護衛艦和052系列驅逐艦等,能抵抗52米/每秒的風力。而056輕型護衛艦是2級抗風能力設計、22型導彈快艇是3級抗風能力設計。兩棲作戰類艦艇的抗風能力在要求上雖稍低於水面作戰艦艇,但中國海軍的071型綜合登陸艦及075型兩棲攻擊艦的抗風能力都為1級。
無論是防颱風或是在大風浪中航行時,都要求關閉舷窗、水密門、通風口、艙口蓋、錨鏈筒蓋等,檢查艦體和無人艙室,保持艦艇的水密性,檢查排水系統,保證正常工作;水艙、燃油艙都應當儘量注滿或者抽空,減少或消除自由液麵,進行必要的壓載,保持和提高艦艇的穩性;加固救生艇、救生筏、舷梯、錨裝置及吊杆等裝置,防止損壞和丟失;檢查和備便損害管制器材;備便錨機和備用舵系統,按照規定使用減搖裝置;保證主機在各種情況下的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