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最近,在CSIS(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一次會議上,美國大型雷達導彈供應商雷聲公司闡述了雷聲公司的一些觀點。他們認為,在短期內,壓制高超音速滑翔的方法是在天基預警系統的支援下,前出部署帶有增程型SM-3/6遠端防空導彈的軍艦,針對高超聲速滑翔彈頭的軌道,迫使其轉向規避,消耗速度。當高超聲速滑翔彈頭到達目標區域時,導彈防禦現有的終端攔截武器更有效。但是要到達此效果,美國必須能夠壓制滑翔彈頭整個飛行過程。防禦難於進攻,美軍又想出攔截滑翔彈頭新方法,但中國很容易破解。

DF41洲際導彈極可能裝備滑翔彈頭

“如果我們這樣做,消耗掉滑翔彈頭的能量,我們的許多末段攔截武器都能對付它”,雷神公司認為。“否則,我們就有麻煩了。”事實上,美國導彈防禦局在8月份授予雷神公司一份合同,以發展一種稱為“標準-3”的高超音速攔截武器,該概念提出將標準-3改為新型攔截武器。標準-3是美國導彈防禦局主導的一型導彈,目前研製中的還有包括波音“超高速攔截器”和洛克希德·馬丁的“Valkyrie”和“Dart”三種高超音速攔截器。這四種選擇都是基於現有的導彈助推火箭。

\u0001美國的戰略思想當然主要是針對洲際導彈的滑翔彈頭,也包括中長射程的全過程滑翔導彈,而這些滑翔彈頭都已普遍裝備到中國的多種射程的彈道導彈上。對美國而言,滑翔彈頭的確存在多次攔截的必要,但是遠端的洲際導彈,中段飛行採用先前的高軌道、近30倍音速的外太空飛行,攔截彈要能攔截,它早攔截了。等到洲際導彈釋放出滑翔彈頭就只能進行末端攔截。

DF41洲際導彈的多個滑翔彈頭

滑翔彈頭的特點是:1、速度快,特別是末端不需要減速,能達到10倍音速的再入速度。2、機動性太強,全程都在玩水漂,還加一個變質心的變軌,無法計算彈道。3、隱蔽性強,只能由自下而上的雷達偵測到,但發現距離短。天基預警系統失效,因為末端目標訊號已湮沒在地面干擾中。4、製造成本適當,技術成熟。可以大規模的生產製造。5、成本效應導致無法攔截,由於攔截概率太低。所以攔截意義不大,而且洲際導彈攔截彈是天價,根本耗不起。6、傳統的攔截方式通通失效。愛國者,標準,薩德,都不是為這種導彈設計的。專門設計一種攔截彈,由於沒有批量效應,而且技術尖端,成本太高,短期內沒有有效攔截方法。長期來看,這也是很難解決的難題,而且成本肯定也是天價。當攔截效率太低時,等於沒有,沒有效果的事情,沒有人會去砸錢。所謂的美國的絕對安全,再也沒有保證了。

東風-17高超音速中程導彈在實驗中,導彈飛行距離橫向跨度在1000公里以上。東風彈道導彈的強大助推力,能夠幫助高超音速滑翔彈頭突破大氣層的阻擾,完成初期飛行,進入太空。隨後丟掉空氣整流罩,快速飛向大氣層邊緣,彈道飛行狀態結束,進入高超音速下的大氣層或邊緣滑翔飛行狀態。在東風-17進入高超音速滑翔狀態後,可以憑藉氣動力來實時調整機動狀態,末端彈道靈活性非常高,這就使得反導系統非常的頭大,無從下手。

對於全程滑翔狀態的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幾乎助推完畢就直接進入了大機動的攻擊末端,標準3/6型攔截彈要實施中段干擾攔截,也不現實,因為宙斯盾艦將危險地離中國大陸非常近,更沒法實施多次中段攔截,只能賭末端攔截的運氣好不好。中國要儘量降低被攔截率,對於這種戰術的破解其實也非常簡單,就是很容易地加大導彈的航程和速度,象戰斧式巡航導彈一樣繞著走,到目標上空還能從各個方向擊中,真是一舉兩得。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加裝中國日漸成熟的高超音速超燃發動機,那麼突防就能量大增,美軍可就焦頭爛額了。

面對滑翔彈頭的攻擊,美國有兩大問題要解決,一方面探測範圍要升級擴大不少,還要部署大量的前沿雷達、空中預警平臺和尖端的太空預警。另一方面要研製在臨近空間機動能力強的全新攔截彈,這些都需要錢,而且攔截環節漏洞太多,攔截率不一定上得去,又面臨著雞飛蛋打的結局。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黃驊57名符合條件退役士兵得到“陽光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