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5日,上海國家會展中心。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這裡開幕。在政要雲集的開幕式上,一條重磅訊息釋出:支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並上升為國家戰略。
這是繼粵港澳大灣區之後,又一個備受矚目的重大布局。長三角面積佔全國不到1/26、常住人口占全國約1/6、經濟總量佔全國約1/4,與珠三角堪稱中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雙璧”。這一戰略決策的著眼,是要構築全球資源配置的亞太門戶、打造支撐中國國家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安徽是這一國家戰略的重要部分。自2009年起,安徽作為正式成員參加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長三角地區合作與發展聯席會議。2014年9月,國務院在有關檔案中明確安徽為長三角重要組成部分,合肥為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這意味著安徽作為長三角成員得到國家層面的正式確認。
作為後發地區,安徽在長三角中的角色顯然有點尬。算經濟總量,安徽是江蘇的1/3、浙江的1/2多點,也趕不上兩千多萬人口的上海。算人均,安徽不及江浙滬的一半。無論是規模還是發展階段,安徽都不能望江浙滬之項背。
是啊,安徽憑什麼包郵,憑什麼進入長三角?一個相對落後的省份,能給長三角帶來什麼?
要碭山酥梨還是盱眙小龍蝦
在漫長的歲月裡,安徽一直是長三角的一道屏障。從北方南下、或從西方東進富庶的江南,都需要經過安徽,無論是軍隊、難民還是洪水。
2007年夏天,淮河流域遭遇大面積罕見暴雨,豫皖蘇三省大片地區被洪水淹沒。讓人始料未及的是,洪水還造成了“次生災害”,讓央視主播海霞差點被口水淹沒。
安徽是淮河抗洪的主戰場。當年7月10日中午,“千里淮河第一閘”、位於安徽阜南縣的淮河王家壩閘緊急開閘分洪。所謂“分洪”,是有選擇地讓洪水進入蓄洪區,以減輕下游防洪壓力。與王家壩閘相連的蒙窪蓄洪區,有15萬居民、18萬畝耕地。閘門一開,濁浪滔天,家園頓成澤國,此前的辛苦經營頃刻間化為烏有。這是蒙窪人舍小家為大家的無奈與可貴。
在蒙窪以外,安徽曾經有過更多的分洪選擇。1954年,淮河也發生過一次全流域性特大洪水。位於皖蘇兩省交界處的洪澤湖,成為安徽洩洪的選擇。但江蘇擔心洪澤湖堤防能力有限,力主在當時屬於安徽的盱眙縣境內蓄洪。後來,中央決定將洪澤湖上游的盱眙、泗洪兩縣由安徽劃歸江蘇。作為交換,江蘇徐州的蕭縣、碭山兩縣劃歸安徽。淮河素以難治著稱,當洪災來臨時,地處下游的江蘇,尤其需要上游安徽的配合。四縣對換,洪澤湖全域納入江蘇,便利了江蘇治淮防洪。對於安徽的吃貨們來說,儘管收穫了碭山酥梨,卻失去了盱眙小龍蝦,其間得失,怕是難以分辨。
新安江的水好不好,對浙江的影響可能更過於安徽。為保護新安江水質,2012年,在國家推動下,皖浙兩省開始實施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
這一試點有個通俗稱呼,叫“億元對賭”。浙江和安徽每年各掏1億元。如果皖浙交界處的新安江水質達標,則2億元歸安徽;不達標,則歸浙江。現在,對賭已進行到第八個年頭,“賭資”也從當初的各1億元提高到2億元。八年來,新安江水質年年達標,是全國最清澈的河流之一。農夫山泉大可繼續放心地做“大自然的搬運工”,
雖然每年從水質對賭中贏了一兩個“小目標”,但安徽省及黃山市付出巨大。為保護水質,安徽調整了黃山市政績考核指標,不惜降低GDP權重,提高生態保護要求。黃山市拆除了新安江干支流的所有養魚網箱,祖祖輩輩“靠水吃水”的漁民,不得不尋找新的生計。數百家畜禽養殖場被關閉拆遷,大量工業企業被淘汰、升級或整體搬遷。
為有犧牲多壯志,護得碧水東流去。地處上游的安徽,用巨大的付出,為長三角築起了一道牢固的生態屏障。
由於環保等因素的制約,上海本地電力供應能力受限。2017年,上海電力控股公司裝機容量剛剛突破1000萬千瓦。即便算上其他本地發電機組,在那年夏天的峰值供電中,上海一半的用電負荷,都依賴外來電。
淮南是一座因煤而生、因煤而興的城市。皖北地下的千里煤海,使安徽成為華東地區煤炭資源最豐富的省份,淮南煤田則是全國五大煤田之一。經濟領跑全國的江浙滬,對能源的需求同樣領跑全國。坐擁煤海的安徽,理所當然地成為華東能源基地,向江浙滬源源不斷地輸送著煤電。
有一組數字頗令淮南人引以為豪壯:長三角每用4噸煤,就有1噸來自淮南;上海每用6度電,就有1度來自淮南。皖電東送,送去的不只是能源,還有更清新的空氣。以2013年投運的皖電東送淮南—上海特高壓輸電線路為例,該線路滿負荷運轉足以滿足當時上海三分之一的用電需求。與就地建設火力發電廠相比,每年可減少上海地區二氧化碳排放2100萬噸、二氧化硫5萬噸、氮氧化物5.6萬噸。
對整個安徽而言,2018年共向江浙滬輸出清潔電量710.6億千瓦時,而三峽電站2018年發電量才首次突破1000億千瓦時。也就是說,安徽向江浙滬輸送了大半個三峽的電力。
你恰好需要,我恰好擁有。安徽能源之於江浙滬,是令雙方共同受益的天作之合。對於長三角,安徽意味著什麼?
是打西邊來的窮親戚,半路上的搭便車者,還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來自淮南的電力,點亮了外灘的璀璨夜景。來自新安的碧水,滋潤了錢塘的秀美春色。來自皖北的民工,築起經濟奇蹟的堅硬基石。來自皖南的商賈,攜來攪動風雲的生猛活力。
作為華東腹地,安徽的智力、勞動力和能源等資源,為江浙滬發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支撐。這是安徽對於長三角的重要意義。
但安徽的意義不止於此。
在長三角區域內,安徽並不只是一個生產要素供應者,並不只是被動接受先發地區的要素配置。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賦能,產業轉移的浪潮,結構升級的時勢,無不強化了安徽主動塑造自身發展的能力,託舉著她的加速崛起。
先發者有先發者的長處,後發者有後發者的優勢。安徽與江浙滬在科技上的優勢互補、在產業上的共生共榮,將加快推動長三角向世界產業鏈和價值鏈高階躍升,使整個區域共同受益。
安徽需要長三角,長三角也需要安徽。
-
1 #
-
2 #
樓主說這麼多,都不如江南省的兄弟分家,現在又兄弟同心來得貼切。
-
3 #
皖西北如何融入長三角、承接產業轉移,加快發展?我們必須轉觀念、打基礎、促服務,主動對接、積極對接,發揮比較優勢。
-
4 #
各取所需,各自加油!
中國加油!安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