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中國央行原行長周小川在出席2019年創新經濟論壇時表示,中國的利率不像很多發達國家那麼低,若再次發生全球金融危機,中國仍有足夠的貨幣政策空間來進行擴張。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創新經濟論壇上表示:

實際上我們中國還是可以儘量避免快速地進入到這個負利率時代,如果能夠管理好微觀貨幣政策,可以不用那麼依賴非常規的貨幣政策。

量化寬鬆政策實際上只是一種傳統的、常規的貨幣政策,它並不是一個非常規的政策。

“中國可以避免快速進入到負利率時代”。

兩個點:

全球經濟進入低利率甚至負利率時代

中國不是不可能進入負利率只是儘量避免快速進入負利率時代

越想越害怕。

最近跟小夥伴們聊4.025%的年金險,有的小夥伴覺得年化3.8%-4%真的不低了,可有的小夥伴就完全看不到眼裡。

只是,在我們還在談“低利率”的時候,原來,行業裡,已經開始講“負利率”了。

這就是不同的知識背景與對社會經濟的不同感知,讓我們在面對同樣的事物的時候,會有不同的想法與判斷。

你看,世界的變化太快,而我們的認知,更新的太慢!

什麼是“負利率”?

用大白話說,所謂的“負利率”,就是指“通貨膨脹率高於銀行存款利率”。

在“負利率”的情況下,如果將錢存入銀行,我們會發現,我們存進銀行的錢,不但不升值,反而貶值了,這就是存款實際收益為“負”的“負利率”現象。

“負利率”直接挑戰著傳統的金融借貸邏輯,將對所有機構和個人的資產配置產生衝擊,進而對全社會的經濟金融執行產生深遠影響。

放眼全世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進入了“負利率”的隊伍,世界經濟也邁入了“負利率”時代。

既然身處這個時代,面對“負利率”,我們除了接受,別無選擇。

“負利率”有什麼優點?

第一、拉動內需

第二、對實體經濟整體融資環境起到有效改善作用

第三、對房地產業回暖起到催化作用

第四、有利於地方政府擺脫債務困局

“負利率”有什麼缺點?

第一、購買力下降

“負利率”就意味著“高通貨膨脹率”,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物價上漲”。

物價不斷上漲,就會導致我們的日常開支增加,需要花比以前更多的錢,買到和以前同樣的商品。

類比前段時間的豬肉,大家就會對這些東西的購買慾望下降,那麼,生活品質也會下降。

第二、存款縮水

“負利率”帶給我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放在銀行裡的錢會逐步“縮水”。

如果我們把“負利率”看做一種財富再分配的工具,那麼,從某種意義上說,“負利率”會進一步掠奪弱勢群體的財富。

第三、時間長容易導致投資泡沫

既然錢放在銀行會“蒸發”,那麼大家必然會努力尋求更多的投資渠道。

適合福斯的投資渠道真的非常多嗎?

不,中國的投資渠道實際上比較單一,富人們大多將目光投向股市、樓市還有期貨市場。

所以,一般都認為,“負利率”是高房價的幕後真凶。

利率這東西,下降了,就不太容易“反彈”了。

大趨勢在這放著,利率一定是逐漸向下的,直至零,甚至是負利率。

因為中國經濟的體量逐漸變大,發展空間縮小,“貨幣的機會成本”下降,這幾乎是不可逆的。

咳,3.3%的國債現在都很難搶到了,至於年化2.5%的理財產品,再過幾年,可能都需要靠搶的了。

“負利率”時代,我們到底應該何去何從?

既然“負利率時代”我們不能把錢再放到銀行了,因為錢會不斷貶值,難以抵抗通貨膨脹的壓力。

那麼,錢的出路就兩個地方——“消費”或者“投資”。

消費是不可能盲目消費的,畢竟錢花了,就沒了。

都還是要生活、要恰飯的,那麼我們就必須懂得,“如何讓錢生錢、擁有保值、增值的能力”。

“讓財富保值增值的能力”,一定是我們必須懂得如何提前應對的。

既然“負利率”是時代的大背景,那麼,好的資產,勢必會變得越來越稀缺。

放眼全球,都是如此。

既然“負利率”已經是大勢所趨,那麼,我們面對“負利率”,就應該明智的,保持平靜。

同時,資產配置多樣化。

既然我們要對衝“負利率”帶來的風險,就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不同的資產收益率不盡相同,風險等級也不盡相同。

選擇自己熟悉的投資領域適當投資和改變投資組合,以追求更多收益或更少損失。

當股票、債券、基金都在面臨著未來不確定的挑戰,此時的我們,更需要配置一些優質的固收債權產品來抵禦通貨膨脹。

我們已經習慣了過去三十年那種爆發式的經濟增長,覺得貨幣“三年一小貶,五年一大貶,八年攔腰斬”是理所應當的,也覺得“房價三年一小漲,五年一大漲,八年翻一倍”是理所當然。

這些,在未來,可能都會不一樣。

根據最新的cpi資料,除了有特殊情況的“豬肉”外,其他的,幾乎全是通縮。

如果我們對待貨幣和資產的基礎態度一直不轉變,在未來,一定會吃虧。

只是啊,我們自己身處廬山之中,反而看不清、或者更難看清全貌。

4%收益的年金險也值得鎖定嗎?

年金險從來不是必須,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錢,才是必須。

當我們把目光投向10年、20年後,說不定,這個4%,還真是大寫的“真香”。

而我們更沒有說過,大家一定要把所有的錢都拿來買年金險。

購買年金險這件事,只應該是我們眾多理財方式中的一種,而不是全部。

年金險的作用,無非就是“確定收益”、“保證安全”、“一定可以領一輩子的錢”,這三點,除了年金險,其他金融工具,真的無法全部同時滿足。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朴子茅斯掌聲雷動,英國皇家海軍翻開新的一頁,一舉超過東亞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