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宣佈, 應賴索托王國政府、肯亞共和國政府、塞昔耳共和國政府邀請,國務委員王勇將於12月12日至21日對上述三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訪問肯亞期間,王勇國務委員將作為習近平主席特使出席內羅畢—馬拉巴標準軌鐵路一期貨運通車儀式。這意味著,在未來幾天中,內馬鐵路一期貨運列車將正式開通執行。
今年10月16日,內馬鐵路一期客運列車已經正式開通執行,目前上座率呈上升趨勢。
烏胡魯總統揮旗,內馬鐵路一期客運正式通車(資料圖)
然而,被各界寄於厚望的內馬鐵路一期貨運並沒有與客運同步開通。
為什麼?
這主要是因為,受徵地等因素的影響,與貨運業務相配套的奈瓦沙內陸港(ICD)建設稍顯滯後。
在客運列車開通當天,肯亞總統烏胡魯.肯雅塔在位於東非大裂谷中的一片空地上,參加了奈瓦沙ICD的奠基儀式。奈瓦沙ICD也被稱為“奈瓦沙內陸集裝箱堆場(Inland Container Depot)。
總統親自登上挖掘機
總統在技術人員幫助下開動挖掘機,為ICD奠基
奈瓦沙ICD緊鄰B3公路,與內馬鐵路一期鐵路正線呈平行佈置,間距約75米。ICD之所以被稱之為“內陸港”,是因為它具備像肯亞印度洋海港——蒙巴薩港和內羅畢內陸港一樣的“貨物清關”功能,可以減輕上述兩港的清關壓力,並加快清關速度。
在奈瓦沙ICD奠基儀式舉行約10天后,也就是10月25日,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路橋公司)便正式開工建設奈瓦沙ICD。
一切都緊鑼密鼓,中國路橋公司的執行力不可謂不強。但即便如此,可能連中國路橋公司副總經理、內馬鐵路專案總經理安愛軍都沒料到的是,肯亞總統烏胡魯的心情比他更加迫切。因為,肯方給出的完工期限還不到兩個月。準確地說,只有50天!
烏胡魯總統並沒有開玩笑。最近的一個舉動表明,他在這個問題上是嚴肅認真的。
一週多前,烏胡魯總統乘坐直升機前往肯亞西部基蘇木郡,不知道是趕上了難得的好天氣,還是心裡不踏實,他在事先沒有通知中國路橋奈瓦沙ICD專案部的情況下,讓直升機在大裂谷中拐了個彎,直接降落到奈瓦沙ICD的建設工地上。
烏胡魯總統突然空降專案部,視察專案進展
隨後,他對專案施工情況進行了旋風式考察。
烏胡魯在專案現場與中肯員工進行交流
總統的這個舉動,傳達出非常明確的資訊,就是希望大家能夠快馬加鞭,早一點把奈瓦沙ICD建成投用。
但是,時間這麼短,工作量這麼大,再加上各種不可預測的因素……這簡直就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美國大片《碟中諜1》的海報
據了解,如果按照正常進度施工,要建成這樣一個內陸港,一般需要半年左右時間。也就是說,現在肯方給奈瓦沙ICD專案部的施工時間不足正常施工時間的三分之一。
如果這個專案不是由中國公司來施工,結果如何,恐怕不難預料。但是,現在負責奈瓦沙ICD建設的,恰恰是一家實力雄厚的中國公司,情況須另當別論。
中交集團是世界公認的“基建狂魔”,包括港珠澳大橋在內的諸多重特大專案出自其手。而作為中交集團一部分的中國路橋同樣了得。特別是,它已在非洲深耕多年,不僅具備雄厚實力,而且積累了豐富的本土化運營經驗。
蒙內鐵路(肯亞印度洋海港城市蒙巴薩至肯亞首都內羅畢)及其延長線的內馬鐵路一期(肯亞首都內羅畢到奈瓦沙)的成功建設,使中國路橋在肯亞家喻戶曉。對於中國路橋公司的建設速度和建設品質,幾乎沒有肯亞人懷疑。
所以,肯亞政府把奈瓦沙ICD建設工期壓縮得這麼短,既是肯亞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中國路橋公司的一份信任——相信它有這個能力。
那麼,自10月25日正式開工以來,奈瓦沙ICD到底建得怎麼樣了?
在建的清關辦公樓及附屬建築閘口一帶,泥濘不堪且非常溼滑。但工人們都冒著小雨在堅持施工。
工人在清關辦公樓施工
工人在清關辦公樓施工
清關閘口附近泥濘不堪
地勢較低的地方,都有積水。
到處都是積水
下圖這個地方原本是要建成機修車間的,沒想到剛打好地基,一場大雨襲來,就把它變成了一個“水塘”。由於來不及調運水泵等排水裝置,專案部便就地取材,利用一臺挖掘機進行排水,但現場目測,排水進度確實有點慢。
一臺挖掘機替代水泵在進行排水
不遠處,一輛集裝箱大貨車深陷泥潭,掙扎了兩個多小時,才在其它車輛的幫助下脫困。
集裝箱大卡車艱難脫困
與往年相比,今年肯亞的氣候相當反常:3月至6月的大雨季,幾乎沒下過幾次像樣的雨;而到了10月至12月的小雨季,老天卻像被捅了個大窟窿似的,三天兩頭瓢潑大雨。
氣象專家分析認為,這是受印度洋偶極子現象(Indian Ocean Dipole, IDO)影響的結果,導致海氣發生變化,造成澳洲等地乾旱少雨、山火肆虐,而非洲大陸特別是瀕臨印度洋的東非地區則大雨滂沱,引發洪澇災害、山體滑坡,造成嚴重人員傷亡。
肯亞近期洪水氾濫,已造成數百人傷亡
就奈瓦沙ICD的建設而言,接二連三的大雨給施工帶來了巨大麻煩,嚴重影響施工進度。
那麼,奈瓦沙ICD專案的建設到底有多大的工程量,又包含哪些具體工作呢?中國路橋內馬鐵路分指揮部副指揮長徐俊東在現場就著示意圖作了一番介紹。
徐俊東副指揮長向記者們介紹工程概況
建議您把手機橫過來看。
專案示意圖
從功能上說,奈瓦沙ICD主要辦理集裝箱的運輸、裝卸、多種方式聯運及門到門服務、集裝箱及裝卸機械裝置的檢修及清洗,鐵路運輸資訊和站內集裝箱資訊的處理和傳輸等。
要實現這些功能,就必須進行“四區”建設:鐵路裝卸作業區、集裝箱堆場區、辦公區和港外停車區。
鐵路裝卸作業區:
此區域靠近內馬鐵路,大致位於麥馬修站和蘇蘇瓦站中間。作業區線路與內馬鐵路一期正線呈平行佈置,間距約75米。
標軌鐵路線採用集中佈置的形式,佈置裝卸線2條,機車走形線1條,並配置兩側裝卸場及集卡作業通道,火車裝卸機械採用正面吊。預留2條米軌換裝線,鐵路區域佔地約13萬平方米。
集裝箱堆場區:
在鐵路車場的西北側與鐵路車場呈L型佈置集裝箱堆場,裝卸機械採用正面吊,佔地約4.5萬平方米。
房屋建築區:
房屋建築面積共3428平方米,主要建築物包括集裝箱閘口、綜合辦公樓、警察房、機修車間、變電所、汙水處理站、消防水池、消防泵站、停車場、門衛和衛生間等。
堆場與B3公路連線線:
ICD位於內馬鐵路和B3公路之間。集裝箱出北部的閘口後,需要通過大貨車經連線線與B3公路接駁。這段公路連線線全長2637米。
港外停車區:
顯而易見,貨物清關和裝卸都需要時間,所以一個大型集裝箱貨車停車場必不可少。但考慮到輕重緩急,這個停車場的建設可能要稍微滯後一點。
看看下面的這個小視訊,增加一點感性認識。
一、由於工期太緊,專案部別無選擇,只能多上人手。專案部從當地招聘了3000多名肯方員工,實行24小時“三班倒”作業。當然,對於那些被招聘的當地人來說,能夠獲得就業和不低的工資,他們也是心滿意足。目前,肯亞失業率高達30%以上,所以,能找到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實屬一件幸事。特別是在聖誕節和新年即將到來的背景下,能不能掙到錢,將決定這個聖誕節和新年全家能否過得happy!記者在現場的感覺是,當地員工都能做到”一切行動聽指揮“,挺努力的。
專案部招聘了3000多名肯方員工
二、由於當地員工技能和素質參差不齊,所以專案部就沿用了“師帶徒”的成功經驗,在實際工作中進行“實戰化”培訓。為了保證施工品質,專案部從國內臨時抽調了330多名“中國師傅”,他們都是ICD建設的行家裡手,負責在日常工作中手把手地教會肯方徒弟幹活,以確保工程品質。記者在現場發現,雖然”中國師傅“們多數不會說英語,但他們通過肢體語言和動作示範,還是能讓徒弟們很快心領神會的。總體而言,雙方交流沒有太大障礙。
在實際工作中,許多中國師傅還與肯亞徒弟結下了”戰鬥友誼“。
三、由於大型堆場建設離不開各類專業的機械裝置,所以專案部緊急抽調了挖掘機、吊車、鋪軌機等各類裝置600餘套。記者在現場發現,即便像中國路橋這樣實力雄厚的大公司也不能保證各種裝置一應俱全。好在在肯亞,還有很多其他中國公司。少量急缺裝置可以從其他中國公司臨時租借過來使用,以解燃眉之急。
記者發現,在工地上駕駛各種裝置的基本上是肯亞當地司機。不得不說,在非洲國家中,肯亞人是比較聰明的,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比較強。例如:駕駛大型裝置施工,他們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學會。這可能也得益於肯亞曾經是頂級汽車拉力賽的舉辦國,人們對機械的興趣一直很高。
當記者抵達堆場區的時候,已經是午飯和午休時間。受制於條件簡陋,無論是中方員工,還是肯方員工,大家的午飯都比較簡單。肯方員工喜歡吃當地食品烏嘎裡配蘇庫馬,中方員工則以饅頭為主食。現場有一些當地人在售賣食品,其中包括中肯雙方員工都能接受的花生米。
趁此間隙,記者與當地員工進行攀談,剛開始他們有點拘謹,當記者說了幾句斯瓦希里語之後,他們很快就放開了,擺出各種POSE,主動要求給他們拍照。給記者的感覺是,雖然他們的工作很辛苦,但精氣神還是很足的,笑容也很燦爛。看照片吧。
寫到這裡,記者想說,在奈瓦沙ICD的建設過程中,中肯雙方的員工都很努力,他們之間的關係也很和諧。因此,這本該是一篇早點發出的文章。但是,考慮到當地糟糕的天氣,記者一直擔心:奈瓦沙ICD能否真正按期建成投用?
在採訪當天回到內羅畢內馬鐵路專案總指揮部後,記者們又對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內馬鐵路專案總經理安愛軍進行了採訪。在被問到奈瓦沙ICD專案能否在未來10多天時間內建成投用時,安愛軍壓低聲音,略帶神祕地說了五個字:“到時候看吧”!
安總接受採訪時,能感受到他的自信
而就在12月14日晚上,也就是在上次記者們實地採訪奈瓦沙ICD專案10天后,記者收到了內馬鐵路專案總指揮部新聞發言人趙揚發過來的幾張有關奈瓦沙ICD的最新航拍照片。曾於12月4日與記者一起去採訪的同事楊瓊在看了照片之後,連說“真是太不可思議了!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與12月4日的景況相比,奈瓦沙ICD已有天壤之別。從航拍圖可以清晰地看到,該建的硬體都已經完全建成。雖然遭遇了那麼多的困難,特別是連日的大雨,專案部仍然按期完工,使奈瓦沙ICD完全具備了立即投入使用的基本條件。
壯哉,中國路橋!
奈瓦沙ICD建成投用的意義何在?中國路橋副總經理、內馬鐵路專案總經理安愛軍說:奈瓦沙ICD的投用,完善了蒙內和內馬鐵路的貨運功能,打通了公路和鐵路運輸,將清關的場所從印度洋的蒙巴薩轉移到了肯亞內陸,滿足了肯亞至烏干達、盧安達等國家的貨物轉換需要,大大改善了肯亞的貨物運輸條件。
科學的統籌規劃、強大的執行力、豐富的實戰經驗、全力以赴的態度、中肯雙方的密切配合……也許,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