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進互信,深化合作,
迎接中歐關係更加美好的明天
——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在歐洲政策中心舉辦的歐洲智庫媒體交流會上的演講
(2019年12月16日,布魯塞爾)
尊敬的範龍佩主席,女士們,先生們,
2019年即將過去。這一年,是中歐關係取得豐碩成果的一年。中歐按期完成地理標誌協定談判,簽署兩份航空合作協定,“一帶一路”與歐亞互聯互通對接也在順利推進。雙方還就加強全球治理、堅持多邊主義、維護自由貿易等重大問題達成廣泛共識,向世界發出中歐共同維護國際秩序,應對全球挑戰的明確訊號。本月初,新一屆歐盟機構正式就職,習近平主席、李克強總理已分別同米歇爾主席、馮德萊恩主席通電話,雙方同意繼續深化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中歐關係正在實現平穩過渡。
中歐關係要行穩致遠,首先應樹立正確的相互認知,不斷增進彼此理解與信任。
就中方而言,我們始終以積極和正面心態看待歐洲,把歐洲視為中國的重要合作伙伴和中國外交的優先方向之一,我們一直認為歐洲是世界多極化的重要一極,歐洲的繁榮穩定有利於人類整體的發展進步,為此始終堅定支援歐洲一體化程序,堅定支援歐盟團結壯大,堅定支援歐洲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就歐方而言,這些年來歐洲各國以及歐盟總體上也奉行積極對華政策,與中方相向而行,推動中歐各領域合作不斷深入發展。當然,毋庸諱言,目前歐洲對中國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看法,主要集中在三個問題,不解決好相互認知,有可能對中歐關係今後的發展造成不必要干擾。
第一,中國到底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有些歐洲朋友認為,中國已經是一個發達國家了,開始用發達國家的標準來審視中國,甚至提出要事事“對等”。但就像一場百米賽,一方已跑出50米,卻要求與剛剛起跑的選手對等,這顯然並不合理。當然,如果是場馬拉松,能有更多時間給後發的選手,相信只要努力,仍有可能後來居上。
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中國確實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儘管經濟總量已達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僅為美國的1/6、歐盟的1/4,人類發展指數也排在世界80位以後,科技教育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明顯差距,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工業化程序尚未完成。因此,無論從哪方面來說,要求一個剛發展幾十年的國家同發展了幾百年的國家“對等”,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對等”。
中國有句古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如果我們以實事求是態度,從發展中國家的角度看中國的話,將呈現出一幅極為亮麗的風景。中國不僅在自身發展上取得巨大成就,而且為世界作出了遠超其他國家的貢獻。比如在增長方面,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10多年保持30%以上,成為世界經濟增長主要動力源。開放方面,中國已超額完成加入WTO時的各項承諾,平均關稅降至7.5%,超過所有發展中大國,正在接近發達國家水平;營商環境方面,在世界銀行釋出的排名中,中國在過去兩年快速提升了47位,前進至第31位,成為世界上改善幅度最大的經濟體。減排環保方面,過去20年中國植被增加量佔全球25%以上,2018年中國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5.8%,提前實現對國際社會的承諾目標。國際合作方面,中國已成為聯合國第二大會費國和維和攤款國,是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這樣一個蒸蒸日上,並且為人類發展進步做出越來越大貢獻的發展中大國,難道不應當得到歐洲以及國際社會的歡迎和肯定嗎?
第二,中國到底是合作伙伴還是競爭對手?
近年來,我們聽到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在經濟上已經成為歐洲的競爭對手,主張對中國進行各種設限。儘管這種觀點並非主流,但應當引起我們的警惕,不能任其發酵蔓延。事實上,任何客觀和理性的人都會看到,中歐之間合作遠大於競爭,共識遠大於分歧,我們是夥伴,但不是對手。
多年來,歐洲在同中國合作中獲得了巨大利益。2001年至2018年,歐盟對華出口年均增速達14.7%,是平均增速的2倍多,支撐了約400萬就業崗位。中國企業對歐投資也不斷增加,截止2017年底已在歐盟設立直接投資企業2900多家,為當地創造17.6萬個就業崗位。中國吉利汽車收購富豪汽車,使比利時根特市的工廠重獲生機,保留和創造了6000多個就業崗位。中國現在已經是歐洲企業在全球最獲利市場,歐洲企業在華生產的汽車數量佔中國汽車銷售總量近1/4,達到700萬臺。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中歐經貿合作逆勢而上,據統計,今年1-11月,中歐貿易額同比增長7.7%。1至7月,歐盟對華投資同比增長18.3%,60%的歐盟企業將中國視為主要投資目的地。我還要告訴大家的是,儘管受到各種因素影響,但作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9億勞動力資源、1.2億市場主體的發展中大國,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必將為歐洲各國提供新一輪合作機遇和發展紅利。
在同歐洲合作中,中方始終尊重歐洲的關切。比如中國同中東歐的合作,我們一直倡導開放透明包容理念,堅持平等互利共贏原則,遵守市場規則和歐盟標準,維護歐盟的整體團結和穩定。大量事實證明,中國同中東歐國家的互利合作是對中國同歐盟關係的有益補充,也有助於歐洲的均衡發展和一體化程序。
第三,中國到底是和諧共處的朋友還是非此即彼的威脅?
在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價值觀念等方面,中歐之間的確存在差異。但這些差異不應成為交流合作的障礙,更不能因此就把對方視作威脅,甚至試圖干涉和改變對方。歐洲有一句世界聞名的諺語:“條條大路通羅馬”。中國2500年前的孔子就告誡世人,“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每個國家都有權選擇適合自身國情的發展路徑。
中國始終尊重歐洲,欣賞歐洲,從不干涉歐洲內部事務。同樣,希望歐洲也能尊重中國,欣賞中國人民自己作出的選擇。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的歷程,因為我們找到了一條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不僅是一條發展的道路,成功的道路,也是一條和平的道路,共贏的道路。我們在加快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實現了合作伙伴的共同發展。範龍佩主席有句名言,“方向比速度更重要”。既然方向是正確的,中國為什麼要改變?既然對各方都是有利的,為什麼要改變中國?
再比如人權。一個國家的人權好不好,本國人民最有發言權。人權的普遍性要同各國的具體要求結合起來,才能體現其真正價值。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的人權事業取得了歷史性進步。我們減少了8.5億貧困人口,對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提前10年完成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首要目標,明年中國將在歷史上第一次徹底消除絕對貧困。中國為7.7億人提供就業,為2.5億老年人、8500萬殘疾人和6000多萬城鄉低保人口提供基本保障,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最大規模的社保體系、最大規模的醫療體系、最大規模的基層民主體系。中國擁有8.5億網民和超過10億的新媒體使用者,每個人都享受著憲法保障的充分言論自由。美國皮尤中心的民調顯示,2019年度中國民眾對政府的滿意度超過86%,為全球最高,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47%。
各位朋友,
中歐之間如果能客觀準確地相互認知,就可以讓未來的道路越走越穩,越走越寬。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心無旁騖、全力以赴地推進合作。
一是強化優勢互補,加快我們各自的發展振興。中歐正在推進的投資協定談判,是當前中歐經貿關係中最重要的議程。中國致力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我們歡迎歐洲國家抓住機遇,加大對華投資,開拓14億人的大市場。同時也希望歐方堅持市場經濟原則,為中國企業提供非歧視性的待遇,包括在5G問題上秉持公平公正,作出科學和自主的判斷。“一帶一路”建設已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歐盟的歐亞互聯互通戰略也在加速推進。“一帶一路”與歐亞互聯互通全面對接將開拓出新的合作領域,發掘出新的合作潛力。
中歐應成為綠色夥伴,新一屆歐委會決意推動“歐洲綠色協議”,中國則在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增長、迴圈經濟、可再生能源可以成為雙方合作新的增長點。中歐還應成為數字夥伴,雙方在高新科技、數字經濟、新一代資訊科技上各有優勢,可以圍繞智慧城市、人工智慧、資料安全、技術規則標準等加強互補合作。中歐也應成為自貿夥伴。除了達成高水平投資協定外,雙方有必要儘快啟動自貿協定談判,起碼可以啟動可行性研究。
二是捍衛多邊主義,加強雙方的戰略溝通合作。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是中歐的共同語言,也是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動力。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背離了時代發展潮流,違背了國際關係準則,擾亂了全球治理體系,中歐作為當今世界兩支重要力量,不能袖手旁觀,無法置身事外,唯有攜起手來,站在歷史進步的一邊,站在大多數國家的共同願望一邊,承擔應盡責任,發揮應有作用。
中方認為,多邊主義的時代內涵應以合作共贏為目標,以公平正義為要旨,以有效行動為導向,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制,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世貿組織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系。
要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福祉、共有機遇。
三是完善全球治理,攜手應對共同挑戰。當今世介面臨治理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加強和完善全球治理刻不容緩。中方主張秉持多邊主義理念積極推進全球治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觀,摒棄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反對動輒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中歐可以在打擊恐怖主義、去極端化、政治解決國際熱點問題上開展更多戰略合作。
氣候變化是當前最突出的全球性問題之一,也是中歐合作的一大亮點。新一屆歐盟機構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重中之重,歐盟委員會上週出臺了雄心勃勃的“碳中和”目標規劃。明年,中國將主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我們願與各方一道,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中歐雙方可就此加強協調合作,增進相互理解,推進《巴黎協定》全面有效落實,積極推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給我們這個星球和子孫後代留下綠水青山、藍天淨土。
女士們,先生們!
明年是中國和歐盟建交45週年,中歐關係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我們要規劃好中歐合作的巨集偉藍圖,推動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邁上新臺階。
最後,我想用昨天與新任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博雷利先生講的三句話作為今天演講的結尾: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局勢,中歐雙方應加強戰略協調,為這個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面對單邊主義和強權政治抬頭,中歐雙方應高舉多邊主義旗幟,為這個世界提供更多正能量。面對保護主義逆流的衝擊,中歐雙方應堅持自由貿易,為這個世界提供更多開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