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中國空軍在新世紀來臨之前,對先進戰鬥機的渴望表現的非常熱切,在中美短暫的蜜月期間,中國空軍代表團考察了美軍所有戰鬥機,飛行員甚至登上F-16試飛,但是經費嚴重短缺使得快速擁有先進戰鬥機的打算變成泡影,就戰鬥機研發來說,總體設計,發動機,航電系統,機載武器是四大支柱,中國曾經做過嘗試,發動機和機載武器嚴重受限,得不到任何像樣的幫助,總體設計也很難。

最終最大的收穫是:先進航空電子系統,從美國我們得到了1553B航空資料匯流排,HOTAS(雙手不離杆系統),以及脈衝多普勒雷達,不過只有成品,沒有生產技術資料,最終依靠自己的努力逆向研發成功,這是最大的印象,但是從細節來看,以美國為代表的先進航電,給我們的衝擊還是非常大的,體現在方方面面!

大家都知道,現代航空電子裝置,大多以標準盒子形式出現

除了航空電子功能先進之外,美製航空電子系統給中國航空人的衝擊還是很大的,過去中國戰鬥機沿襲了蘇聯俄羅斯的傳統,航空電子裝置廠家各自為戰,大大小小不一定,沒有統一標準,那時候飛機設計師最覺得難辦的是,特別難於安排裝置,要麼就是多一塊用不上浪費,要麼就是少一塊裝不進去,這種問題司空見慣,也沒有任何好的辦法,最終的解決辦法是就是見縫插針,哪裡有空哪裡塞。

而且最糟糕的是,幾十臺裝置,不僅僅尺寸規格不同,而且介面也五花八門,電氣連線不同,電纜走向也是五花八門,而且更麻煩是通風散熱也要重新搞一套,這麼一來,設計協調難度暴增,而且帶來了嚴重的電磁相容問題,飛機裝置內耗極其嚴重,而且冷卻通風也是冷熱不均,裝置故障高發,這也是俄製飛機雖然效能不算差,但是這種缺乏標準化考慮的根本架構差距,卻給維修使用可靠性帶來了巨大的麻煩,維修人員甚至憤怒稱為:設計師反人類!

這是中國傳統飛機,可以看到航電盒子大大小小,亂的很

引進西方航空電子裝置之後,中國航空部門最先做的是,引進西方的標準化盒子設計規範,其中包括了統一裝置高度,寬度有一定的序列,這種設計下,設計師很容易根據飛機機體空間安排裝置,而且裝置廠家也比較容易協調,最終各個廠家航電裝置交付到飛機制造廠,製造廠工人需要做的是就是按照預定的卡槽將裝置裝上即可。

原來俄羅斯傳統的航電裝置,最麻煩的還是拆卸,每種裝置的安裝固定設計都不同,而且從來沒有考慮過快速更換問題,最終在美國航電技術下,得到了完美的解決,所有航電裝置安裝固定方式都是統一的,而且拆卸很方便快捷,就這種標準化,使得美國戰鬥機可靠性和維修性比俄製戰鬥機提高了一個檔次!

殲-10戰鬥機是中國第一款從飛機設計到裝置設計採用西方先進規範的戰鬥機

中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引進西方的航空電子規範,但是美國這一套規範研發時間很早,從1956年就開始釋出了多個版本ATR規範,最初版本的要點是,所有航電一律為長方形盒子,高度完全相同,在長度和寬度方向有一定的變動範圍,長度2種,寬度6種,寬度設定比較方便利用空間。

外形尺寸標準化之後,立即提出電氣連線標準化,冷卻通風標準化,電子廠和飛機制造廠設計飛機和裝置就可以獨立完成,只需要約定盒子規格編號就可以,所有電子裝置全部對外介面,避免了電纜線路之間的蛇形交叉,節省了大量的排查時間,而且冷卻通風從安裝架上統一機上環境控制系統直接通入裝置內,不再單獨為每個裝置搞一套,極大提高了效率。

從二戰開始,美國人就發現航空電子的重大作用,立即不遺餘力發展,最終在多種多樣的航電上遇到了很大的問題,最終利用標準版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推廣到民航,起了極佳的作用,而且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世界標準。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取消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落戶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