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接上《失落的印度 (上)》

核潛艇的耐壓殼製造技術,在民用領域裡最大的作用,是製造能生產合成氨的高壓球罐。有了這門技術,一個國家就可以放肆地生產化肥,提高糧食產量了!

發展不怎麼樣,美女卻很養眼

也就是說,一個國家有了核潛艇,這個國家的人民,就有了基本生活保障。

1970年12月,中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從這以後,中國有了自主生產化肥的能力,儘管當時是十年動亂時期,中國的糧食產量居然開始飆升。

新中國建國時,中國只有兩座化肥廠,50年代又建了4座,60年代建了20多座(都是老舊技術),核潛艇一下水,我們有了高效能汽輪機、耐壓殼技術,就能建造年產幾十萬噸大型合成氨裝置,中國的化肥廠遍地開花,一口氣建了幾百套合成氨裝置和上千個化肥廠,中國的糧食產量從此跑贏了人口增速,基本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

現在,大家知道中國發展核潛艇的偉大歷史意義了吧。

而印度從1978年研發核潛艇,經過20年研發設計,1998年開始建造殲敵者號,這艘核潛艇造了11年才下水,又用了7年才服役,這個效率......中國海軍都更新換代好幾輪了,2017年,印度第二艘中國產核潛艇下水,但印度還是在租借俄羅斯核潛艇,說明他們海軍對自己的產品技術也不是太放心,2017年時印度首艘核潛艇還發生過事故處於癱瘓狀態,2018年下半年才整修完畢。

印度緩慢的軍事工業拖垮了他們的農業,最直接的惡果就是他們不能像中國一樣鋪開搞化肥工廠,2014年時,中國化肥產量為6772萬噸,印度為1643萬噸,其中印度有1000萬噸化肥是進口的,自己只生產了600多萬噸,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

除了化肥,關乎糧食產量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水利。

中國各類水庫從1949年的1200多座增加到近10萬座,總庫容從200多億立方米增加到近9000億立方米,5級以上江河堤防超30萬公里,10萬多座規模以上水閘,9.5萬處規模以上泵站,灌溉耕地面積10.2億畝,佔全球20%總灌溉面積。

印度年均降水量1200毫升,是中國的兩倍,但蒸發速度快,因此他們更需要大型水庫,否則下雨必澇,不過印度水利設施極缺乏,只是中國水庫數量的零頭(抱歉我查了無數資料,甚至請在印度的華人幫我找資料,華人沒找到又幫我找印度人,都沒找到印度水庫精確資料),但可以確定的,印度最大的水庫儲水量僅26億立方米,而中國三峽水庫是393億立方米,差距大到讓人尷尬,所以印度40%的耕地為水澆地,但實際能真正保障灌溉的不到20%,可以從側面反應印度水利設施之落後。而且印度的水利基建技術也慘不忍睹,著名的案例是2019年8月,印度修了42年,耗資22億人民幣的賈坎德邦運河大壩,正式啟用不過22小時就塌了,淹了35座村莊。

印度到現在都解決不了水庫問題,他們沒有資金,沒有技術,沒有中國政府的動員能力,因為土地私有,就連叫水庫周邊的居民搬遷都很難完成。

而中國人的勤勞與效率速度驚人,1951年底,江蘇省淮安市要修建一條蘇北灌溉總渠,沒有工程機械,半年多就活生生挖出來一條水面寬度80米,日常流量達到五分之一個黃河的水渠(你也好意思叫自己叫渠,都快成江了)

阜陽人50年代修水利設施盛況

1950年代,中國各縣冬天都要搞大會戰,各村都要出勞力參與運河溝渠水庫建設,成千上萬的村民們挖河道、挖水庫,紅旗翻飛,大喇叭唱著嘹亮的革命歌曲,全靠人力挖出了無數惠及今天的水庫、運河。

中國2019年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率達到了39.2%(新華網資料),其中產稻米2.1億噸,小麥1.34億噸,玉米2.6億噸,而印度可耕種面積25.5億畝(部分割槽域一年三熟),略高於中國的可耕種面積20.25億畝,但印度2019年產稻米1.15億噸,小麥1億噸,玉米0.27億噸,這麼好的硬體環境,產量卻遠遜於中國(中國2019年大米的庫存都有1.1億噸了)。

在化肥與水利的雙重作用下,加上雜交水稻的推廣,70年的積累,中國與印度的糧食產量才有了今天這麼大的差距。

既然說到了解決吃飯問題,順便講一講穿衣問題,畢竟這是民生裡面最基本的兩項。

中國1970-1980年代,民眾都喜歡穿的確良的衣服,但連買都不一定買得到,1972年中國用僅有的一點外匯買來國外進口裝置生產維尼龍化纖,主要放在四川維尼龍廠和南京化纖廠,我小時候還穿過打補丁的衣服,1980年代中國農村還是十分貧苦,當時這一點裝置也完全不夠中國人消化,大部分人穿衣還是靠棉、麻、絲這種天然纖維,而生產這種纖維就會搶佔農業用地,1980-90年代我們上了一批6萬噸聚酯和22.5萬噸PTA專案,浙江紹興的浙化聯和湖南湘潭聚酯,以及海口聚酯為中國人提供化纖產品,這些企業落沒後,外資和民資起來了,珠海阿莫科、廈門翔鷺、浙江榮盛石化、浙江恆逸化纖、江蘇三房巷等一批企業壯大,1999年前,中國的60條聚酯生產線全部是進口的,大部分是德國吉瑪公司和瑞士蘇爾壽公司,2002年發改委和財政部撥款研究中國產裝置,中國人自己發明的單套聚酯生產能力達到30-40萬噸,中國產化後為企業節省了1000億的投資,還向印度出口了900噸/日生產能力的聚酯裝置。中國現在的逸盛石化是世界上最大的PTA生商,年生產1350萬噸。

中國人靠著搞定石化技術和自己研發化纖裝置,使我們化纖佔到了全部紡織原料的80.4%,節省了大量土地,解決了全國人民的吃飯問題。

糧食問題跟核潛艇技術掛鉤,穿衣問題跟石化技術掛鉤,所以其實是工業化拯救了中華民族,沒有獨立自主的工業化,就沒有今天的第二強國。

上面講的只是糧食產量與服裝生產兩個細分領域,在軍事、科研、教育、經濟領域,其實中國與印度在方方面面都呈現出這種制度與精神上的疏離感,並造成了兩個國家今天完全不同的結果。

印度人和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不太一樣,跟他們幾千年的文化有關係。

我們都知道,古印度是人類最早的文明之一,我們說一個地方有了“文明”,必須要符合幾個條件:有5000人以上的城市,有文字,有複雜的禮儀建築(比如金字塔,沒什麼生活實用性但有宗教、政治、經濟原因),還得有冶金術。古印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誕生了哈拉帕文化,建造了兩座大型城市,城市裡有作坊、民居、市政廳、神廟、浴池等等,留下的雕刻、銅器、珠寶也精美動人,印度這塊地也十分特殊,下路環海,上路被高山包圍,幾乎是一塊全封閉的地方,因為地理原因,印度人圈起來自己玩自己的文明,只玩單機遊戲,不玩聯機遊戲,玩得正嗨,突然有人破門而入,強行要求聯機,並且痛扁印度,打斷了印度文明的程序。

這個“門”叫開伯爾山口,在印度西北部。

攤開印度地圖,看印度東邊是若開山脈,北邊是喜瑪拉雅山脈,這兩塊地太高了,遊牧民族爬都爬不上來,絕對安全,西北有興都庫什山脈和蘇萊曼山脈,也是高山,叫人看看就服氣,但不巧的,山脈間有一個著名的道隙,叫開伯爾山口,各個民族從這裡衝進來,把印度l奸了一遍又一遍。

開伯爾山口最窄處

據說興都庫什山脈是古代雅利安語,意思是“殺死印度人”,取個名字都這麼欺負人。

為了馴服本地人,雅利安人發明了婆羅門教(8-9世紀才改稱印度教),搞起了種姓制度,雅利安人說我們是高貴的婆羅門或者剎帝利,你們本地人都是為我們服務的吠舍或者首陀羅,還有一些戰犯啊奴隸啊就叫賤民達利特,種姓世世代代不可以更改,你們是為我們雅利安人服務的,這輩子好好吃苦,來生就可以做高種姓。

雅利安人這一套敢到中國來搞,估計會被中國人砍成肉泥,但印度人不一樣,在宗教加持下,他們深信不疑,雅利安人開創的種姓制度一直保留到了今天,後面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大月氏的貴霜帝國、薩珊王朝、阿拉伯帝國、突厥伽色尼王朝、古爾王朝、蒙古後裔帖木兒曾孫巴卑爾的莫臥兒帝國等等全部從開伯爾山口進來,一次次侵略印度成功,留下1600多種語言,並不斷地對種姓制度進行小小的細節修改,形成了今天印度文化獨有的樣子。

那印度為什麼不在開伯爾山口修長城呢?那裡最窄處其實只有600米寬,我翻閱了大量資料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有人說因為都是外來民族侵佔印度,所以不在龍興之地修長城,還有人說是經濟原因,因為商隊主要也從這裡進來,會影響稅收,這些理由都缺少邏輯性,外來民族佔領了修個關隘不影響自己過日子的,有了關口,商隊還是可以進來的啊,我放商隊進不放侵略者進不就行了?

我感覺就是印度人沒這個意識,沒有中國人防範北方民族入侵的意識,也沒有人中國人不認命的意識。中國人修的可是萬里長城,我不信就開伯爾山口那麼點大,真想修會修不起來。

印度本土人其實並不擅長戰爭,印度漫長的幾千年歷史只有阿育王的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是印度人自己的王朝(古代印度沒有一個王朝將整個南亞次大陸全部統一),其他時間都是外來民族統治印度。

在被外來民族輪了一次又一次後,印度人發現不能反抗,就只有選擇閉上眼睛享受了。

後面是英國人來了,1818年馬拉塔人被幹趴下,被打服了的大多數印度王公都拜東印度公司為老大,1849年英國征服旁遮普省,拿下印度全境,這個邦國林立的地方,才在上流社會統一說起了英語,都歸英國的印度總督管。

被英國人收拾了100多年後,晴天一聲霹靂,1869年甘地出生了,甘地本來是個害羞的印度教徒,13歲娶了老婆,19歲那年到倫敦大學學法律,見識過大英帝國的牛逼程度,一度十分自卑,他回國做律師後也十分失敗,上法庭話都不敢說,簡直是行業裡的恥辱,24歲到45歲他在南非替穆斯林商社做法律顧問,在這裡他受到了南非對有色人種的深深歧視(奇怪他是吠舍出身,沒被婆羅門歧視過?),於是小宇宙爆發了,從一個不會說話的人,變成了雄辯滔滔的人(我答應你們我會寫《甘地傳》的),46歲回國後到處演講,宣傳他自己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51歲那年國大黨將隨後“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作為指導思想,甘地的粉絲越來越多,印度民眾一致同意他的觀點,要求英國人滾回家,印度人要自己管理國家。

跟中國人反覆摸索擺脫殖民命運,並堅決要把殖民者趕出去不同,甘地領導的印度獨立鬥爭完全是另外一條路線,換成是中國人,估計會看得一臉懵逼。

甘地的方法是:從印度滾出去,你要麼打死我,要麼滾。

中國的方法是:從中國滾出去,你要不走,就等著抽死你。

英國人當時挺尷尬的,日不落帝國正在走下坡路,控制力越來越弱,印度人確實也覺醒了,二戰時部分印度人還參加了軸心國,就是要幹英國爽一把,現在這個階段管理殖民地已經不是個好生意了,葡萄人就是個先例,強力鎮壓殖民地獨立的葡萄人虧得一塌糊塗,英國人索性在二戰前就答應了印度人只要繼續給他賣命,二戰後就給他們獨立,戰爭結束後艾德禮上臺,強硬派丘吉爾沒選上,英國民眾實在厭倦了戰爭,不想再在印度添一把火,只想過好小日子,甘地又在帶頭搞事,這副爛攤子不想搞了,各自作應力下,印度才取得了獨立。

印度部分火車設施依然是殖民地時期模樣

1947年英國6月3日答應印度獨立後,英國決定實行印巴分治,開始英國請聯合國出來劃定巴基斯坦跟印度的邊界,聯合國一看這就是個黑鍋,堅決不背,英國就找了45歲前英國情報局局長拉德克里夫過來劃分邊疆,找到他是因為他“有一定名氣,對印度又一無所知,應該會很公正”,蒙巴頓先將他騙到印度,說只是過來調停一件小事,拉德克里夫抱著一顆平常心過來,蒙巴頓卻把他安排在貴賓房裡,叫他在36天之內將印巴邊界劃出來,只給了他一堆檔案和人口統計表。

拉德克里夫整個人都懵逼了,他根本沒有任何時間去實地考察,在新德里44度的炎熱天氣裡,他跟8名助手瘋了一樣工作,每天在地圖上劃出45公里的邊境,可是他根本沒有去過現場,根本不知道他劃開的這一條線,隔開了多少族人和親屬,8月13日,拉德克里夫制定好了印巴邊境圖,9月8日,印巴邊境上穆斯林和印度教徒因為邊境線問題發生了慘烈的絞殺,光是旁遮普就有15萬人被殺死,被殺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穆斯林不小心站到了印度的地界,或者印度教徒還沒有從巴基斯坦即時走出去。

這條邊境線的劃分,至少造成了50萬人死亡。

直接造成了今天印度和巴基斯坦雙方刻骨銘心的仇恨。

在印度國內漸趨平靜後,印度人又開始自我感覺良好,趁著中蘇交惡,意圖打壓中國,以獲得第三世界國家的話語權,只要拿到話語權,就可以繼續伸手向美蘇要更多資源,居然在1962年向中國發起進攻,中國則狠狠教訓了一次印度,以4萬人對印軍30萬人,擊斃印軍4800人,而中方只損失了720人,中印傷亡比達到了1:6。

在中國結束十年內亂,轉向經濟發展後,印度千年遺留下來的各邦分治才是真正影響印度,拖垮印度的最重要原因,一個弱中央政府根本無力帶動全國往前發展,工業化所需要的大基建、大物流也搞不起來,印度和平發展了70多年,遠遠沒有中國那麼殘酷的發展環境,還能從世界各國伸手拿到好處,但他們沒有利用這些年做好自力更生,像中國一樣自己研發出核潛艇解決吃飯問題,也沒有自己研發化纖裝置解決穿衣問題,他們更習慣索求,而不是自立。

我時常想起在孟買採訪時,突然找我要採訪費的那兩個年青人,養成了習慣向別人伸手要東西,才沒有強大的自我成長的內心。

一個人的性格決定命運,一個民族的性格,也決定了國家的命運。

中國的命格里,寫著是自強兩個字,印度人的命格里,寫著是認命兩個字。

印度其實不是輸給了中國,印度是輸給了自己。

《篳路藍縷》

《大目標》

《聯合國世界經濟發展統計年鑑》

最新評論
  • 1 #

    寫得好,只是這麼好的文章,沒有多少人點讚的,因為是揭印度的傷疤。如果你寫印度如何有前途,2020年世界超級大國,一定會有人激動的睡不著了

  • 2 #

    漲知識了。原來軍工可以推動農業發展。我真是孤陋寡聞。為好文章點贊。

  • 3 #

    印度200200年就要變成地球上的超級大國了

  • 4 #

    這文章確實寫得不錯。

  • 5 #

    好文章,但這叫印吹情何以堪!

  • 6 #

    這讓那些印吹情何以堪啊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T-14與第四代主戰坦克(上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