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本來這一期更新是繼續《遊戲中的冷門坦克》的;不過最近在網上瞎逛的時候發現:網上對第四代主戰坦克(以下簡稱:四代坦克)的誤解頗多,曲解也非常多;其中被誤解、曲解最多的兩個問題是:
1.四代坦克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2.四代坦克到底會不會用上電磁炮、電熱化學炮、電磁裝甲、定向能武器這類的‘科幻’武器?
所以今天我就將結合目前世界上唯一摸到“第四代主戰坦克”門檻的俄羅斯T-14主戰坦克來給大家剖析一下:真正的第四代主戰坦克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俄羅斯T-14主戰坦克是全球目前唯一摸到“第四代主戰坦克”門檻的坦克
說到俄羅斯的T-14阿瑪塔主戰坦克,可能大家的第一個疑問就是:T-14到底是不是四代坦克?明確的告訴大家——不算!因為T-14有幾個關鍵的技術指標還沒有達到四代坦克的標準,任然被拖在三代坦克的範疇裡。所以俄羅斯的T-14阿瑪塔主戰坦克只能算最接近四代坦克標準的三代坦克;按照戰鬥機的劃代標準T-14可以算3.85代主戰坦克。
第四代主戰坦克的標準——說到四代坦克的標準,可能大家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目前第四代主戰坦克還沒有一個清晰的定義,各國都在摸索。”這話其實是有問題,美國和歐洲對四代坦克確實沒有一個明晰的定義,但是中俄兩個坦克大國早就對四代坦克已經做了明確的定義,而且已經付諸實際研發工作!
➽俄羅斯T-95主戰坦克是真正的第四代主戰坦克,只不過因為財政問題而撲街......令人扼腕嘆息
在俄羅斯2008年釋出的“新面貌”陸軍改革方案與中國2015年中國軍事科學研究院與總裝備部聯合釋出的《中國軍事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當中,對四代坦克(下一代主戰坦克)就已經做了明晰的定義(兩國對四代坦克的定義基本相同,但也有部分有所區別,本文對四代坦克的定義以《綱要》為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真正的四代坦克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第四代主戰坦克的技術特徵——根據《綱要》的定義,四代坦克(下一代主戰坦克)必須具備以下幾個特徵:無人遙控炮塔、乘員集中佈置、採用雙人或三人車組、新一代複合裝甲、可調懸掛、經濟型大功率柴油發動機,使坦克在具備強大的火力、優秀的生存能力的同時還能保證優秀的戰術和戰略機動性;另外最重要的是:四代坦克必須搭載新一代“車載綜合資訊管理系統”,使坦克成為資訊化作戰的重要節點(中、俄兩國對四代坦克定義最大的區別就在這裡,中國對四代坦克的資訊化能力要求極高,已經達到甚至超越了美軍的標準;而俄軍的要求相對較低)。
➽疑似中國第四代主戰坦克雙人車組模擬器曝光,注意箭頭所指的是一門明顯帶有抽菸裝置的坦克炮
認真閱讀四代坦克的定義就會發現,四代坦克基本都是現有成熟技術的結合;像什麼電磁炮、電熱化學炮、電磁裝甲、定向能武器等等這些大家所期待的“科幻”技術一概沒有硬性要求,甚至提都沒提一下。這是為什麼呢?
➽電磁炮——目前能做到上艦隻有中國,但是你告訴我怎麼把這堆東西+一個發電廠塞到坦克底盤裡去?
➽電熱炮——上圖是美國60毫米電熱炮實驗平臺,整套平臺重18噸;能連射15發炮彈,之後需要接入發電機組充電(裝B五秒鐘,充電兩小時)
➽電磁裝甲——目前還在理論驗證階段(就是驗證電磁裝甲這個想法到底正不正確,有沒有發展前途)
因為坦克技術是一種大規模實用技術!那麼什麼是大規模實用技術呢?我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舉例:坦克的火控計算機——說到坦克的火控計算機,可能知曉坦克發展史的小夥伴都知道:坦克開始大規模配備火控計算機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那時西方的坦克開始普遍配備模擬式機電火控計算機;所以坦克上配備火控計算機的歷史並不算長。
但是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火控計算機”其實是個非常古老的玩意,最早的火控計算機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期的“彈道函式分差計算器”。
當時的“彈道函式分差計算器”用於控制大型戰艦的主炮齊射以及炮兵指揮所的彈道計算。在一戰之前這種火控計算機就已經成為了各型戰艦的標配。
也就是說,火控計算機這玩意從19世紀末誕生起,到20世紀60年代應用於主戰坦克足足用了將近70年的時間!中間還經歷了坦克最大規模發展的二戰和冷戰!!!
這就很好的說明了什麼是坦克的大規模實用技術——
應用在坦克上的技術必須滿足三個特點:
一是足夠小、足夠輕,能塞進坦克那狹小的車體內;
二是足夠耐操可靠,坦克的工作環境十分惡劣,任何可靠性不足的裝置都不會考慮裝備;
三是夠便宜,坦克的產量很大,任何太過昂貴的裝置也不會予以考慮。
所以什麼“定向能武器、電磁炮、電熱化學炮、電磁裝甲......”這類科幻級別技術是不可能應用在第四代主戰坦克上的;我們先不說這些技術本身是否成熟,就算這些技術已經可以應用,要實用這些科幻武器最起碼也要裝備一套“電力綜合管理系統”,而這套系統最小的適裝範圍是7000噸級的驅逐艦!沒有個一、二十年的進化是不可能滿足坦克大規模實用技術的三個特點的!
下面我將通過對T-14阿瑪塔這款3.85代主戰坦克的詳細解讀來勾勒出四代坦克的具體樣貌。
(1)無人炮塔——
無人炮塔是第四代主戰坦克的首要標誌、也是最重要的標誌,因為傳統有人炮塔的發展已經到了極限,沒有進一步升級的技術空間。
➽M1A2光炮塔就重22噸,炮塔的正面採用貧鈾複合裝甲,側面雖然也採用了複合裝甲但是防禦力遠不如炮塔正面;而且由於炮塔太重,一直無法安裝附加裝甲來提高防禦能力
➽關鍵是由於炮塔前部的貧鈾裝甲太重,造成坦克炮塔極不平衡(炮塔前部的裝甲+火炮合計重9.8噸、炮塔後部僅重4.7噸);根本沒有增加火炮重量的冗餘!使得M1A2壓根就沒有增強火力的潛力
首先:無人炮塔可以有效的解決目前有人炮塔超重的技術瓶頸——炮塔內部沒有人就不需要很大的體積,也不需要安裝厚重的裝甲;可以有效的減輕炮塔的重量並可以各種裝置騰出安裝的空間。
➽T-14“阿瑪塔”的無人炮塔,即使加上全部附加裝置和自動裝填機其重量估計連M1A2炮塔的一半都沒有
其次:無人炮塔可以徹底的實現“彈藥隔艙化”;T-64/72/80/90的彈藥是放在乘員屁股底下的,一旦彈藥被引爆那麼坦克就會直接變成火葬場裡的火化爐!西方坦克是把彈藥放在炮塔的尾艙裡,用一個可開關的裝甲門和乘員隔開,如果在關門的時候彈藥被引爆確實可以起到隔艙化的作用,但是在開門的時候......那還是和火化爐沒區別!而從上圖就可以看出,無人炮塔的彈藥即使被引爆也最多也就把炮塔給掀了,乘員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估計也會給震得七暈八素的)。
➽坦克裡面的人已經直接火化了
再次:無人炮塔可以很方便的佈置自動裝填機;目前坦克自動裝填機有兩種,一種是中俄兩國所採用的安裝在炮塔下方的“盤式自動裝填機”,另一種是西方的“炮塔尾艙式自動裝填機”。
➽T-80的盤式自動裝填機
➽勒萊爾的尾艙式自動裝填機
兩種自動裝填機各有優缺點,盤式自動裝填機安裝在炮塔座圈下方的,而炮塔裡面又要佈置人員,使得穿甲彈的彈芯長度無法超過740毫米,嚴重限制了穿甲彈的穿甲能力,而且由於乘員和彈藥混裝使得安全性極差!但是其優點是把彈藥放在車體內部,被擊中的可能性較小。炮塔尾艙式自動裝填機把彈藥放在車體外邊,被擊中的可能性較大,但是其優點是可以增加穿甲彈彈芯長度且隔艙化程度高。
而無人炮塔則可以將兩種自動裝填機優點結合起來的同時避免兩者的缺點:T-14的自動裝填機可以使用整體長度為1000毫米的“真空”系列穿甲彈(“真空-1”為碳化鎢芯、“真空-2”是貧鈾彈芯)一舉解除了限制穿甲彈威力的“封印”。而且由於無人炮塔還降低了自動裝填機的彈藥行程,提高了射速——15發/分!再加上自動裝填機位於炮塔下方的車體內受到良好的裝甲保護安全性高,且實現了真正的隔艙化(上面已經說過了)。
➽T-14“阿瑪塔”結合了兩種自動裝填機的優點,是目前最完善的自動裝填機;另外隨著無人炮塔的普及,尾艙式自動裝填機很可能走向消亡
最後:無人炮塔可以有效的增強坦克的生存能力;有人炮塔坦克由於需要在炮塔和車體上分別佈置裝甲,就把坦克的裝甲防護給“攤薄”了!使得防禦不集中。而無人炮塔本身並不需要太好的裝甲防禦,就可以把節約的重量用來加強坦克最重要部位的裝甲(乘員艙、彈藥艙、發動機艙)!比如,T-14“阿瑪塔”主戰坦克採用無人炮塔後整整節約了7噸的重量用於加強底盤的裝甲,要知道M1A2的炮塔前部貧鈾裝甲也僅僅只有6噸!
PS:其實無人炮塔也是個很舊的玩意了,20世紀70年代後的各國海軍艦艇的炮塔就已經完全實現了無人化了。
(2)乘員集中佈置
坦克裡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人!是坦克的乘員!沒有乘員的坦克就是廢鐵一塊!再有,一輛坦克的生產時間很短,從切割鋼板到整車出廠撐死了一個禮拜;但是培養一個合格的坦克兵沒有兩三年是下不來的。所以坦克最需要保護的就是坦克的乘員;但是傳統坦克乘員佈置很分散:車體裡一個駕駛員、炮塔裡一個車長一個炮長有的還得加一個裝填手;這樣分散的乘員佈置使得乘員艙範圍極大,增加了保護乘員的難度。
➽即使是以“袖珍身材”著稱的T系坦克,其乘員艙也包括了駕駛室和戰鬥室,這兩個區域內任何一個點被擊穿都有可能造成乘員傷亡
如果將所有的乘員集中在一起,一個乘員只要不是姚明那種身材,在坦克內部只需要1.5個立方的空間就能滿足作戰的需求,雙人車組只需要3個立方、三人車組只需要4.5個立方,這樣小的空間就可以很容易的用重甲包裹起來,極大的提高了乘員的生存機率。
➽T-14的乘員艙(紅框內)只佔坦克體積的很小一部分,即使用極為厚重的裝甲把整個乘員艙包裹起來,也不會增加太多的重量
另外將乘員集中佈置也會方便乘員之間的交流;最重要的是提高了乘員之間的冗餘,當其中一名乘員受傷,其他乘員可以很方便的接替他的工作。
➽T-14的乘員艙內部,可以看見駕駛員和炮長兩人距離很近可以方便的替換工作和交流資訊;而且操作坦克跟我等宅男玩電腦遊戲一樣簡單
(3)主動防禦系統(APS)
現代坦克捲入城市作戰和治安作戰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在這種作戰樣式中對坦克構成威脅的往往不是敵方坦克,而是神出鬼沒的游擊隊員和KB份子在某個鬼都不知道的地方對著坦克的側後來一發RPG!這樣就對坦克的全向防禦能力提出了挑戰,但是坦克的裝甲不可能做到全向防護,所以在坦克裝甲防禦薄弱的側面、後面和頂部就需要用主動防禦系統來彌補。
➽在伊拉克被紅箭-8擊中側面的M1A1(猴版),如果沒有裝備主動防禦系統就捲入巷戰的坦克多半面臨這個結局
說到主動防禦系統,世界範圍內技術水平最高的任然還是繼承了前蘇聯遺產的俄羅斯,T-14所裝備的“阿富汗石”主動防禦系統,可以提供360度的防禦範圍,高低防禦範圍正負30度,可攔截速度在1000米/秒之內的來襲彈丸,攔截距離3至150米,最多可同時攔截四個目標。
阿富汗石主動防禦系統採用四塊毫米波雷達作為來襲彈丸的探測系統,探測距離3至300米;炮塔前半球有10枚主動攔截彈,攔截距離3至150米,攔截彈的引信採用預程式設計引信,可二次爆炸(第一次爆炸用於調整攔截彈姿態使其與來襲彈丸平行,第二次爆炸為引爆主裝藥破壞來襲彈丸),攔截彈無破片僅依靠橫向爆轟波來破壞襲彈丸(這樣可以把對己方步兵的威脅降至最低)。
PS:T-14那個小小的無人炮塔上的那四塊毫米波雷達,是“阿富汗石”主動防禦系統的探測雷達;不是傳說中的“坦克裝備的相控陣雷達”!“坦克裝備的相控陣雷達”本身就是一個謠言!
➽“阿富汗石”主動防禦系統的對空攔截彈
另外,阿富汗石主動防禦系統還有對空攔截能力(估計也是目前唯一具備對空攔截能力的主動防禦系統),可以在1至150米的高度攔截類似於美國“標槍”反坦克導彈之類的“攻頂”導彈,對於末敏彈也有一定的防禦能力。
綜上所述,阿富汗石主動防禦系統完全可以稱得上是目前世界上防護區域最大、攔截能力最強、殺傷手段最多的主動防禦系統。為T-14幾乎提供了全方位的有效保護。
本期講解了T-14符合四代坦克的地方,下期將進一步講解T-14不符合四代坦克標準的地方,看看到底是那些不足和遺憾死死的把T-14拖在三代坦克的門檻裡。
稍微問個問題,主動防禦系統會不會被誘發,比如整塊磚砸上去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