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進入噴氣機時代後,英國人發明了斜角甲板。最後,美國人經過優化,提出了10.5度的最佳左偏角,這個角度可以讓戰機的起飛和降落錯開,互不干擾,增強了航母單位時間內的戰機投送能力,讓戰機的降落避開了艦島,讓起降更加安全。此外,斜角甲板還增加了戰機的降落距離,讓甲板空間利用達到最大化。現在,各國的航母都把英國人的這套斜角甲板"玩爛了"。
英國人發明了斜角甲板,卻走起了"復古路線",其最新的航母伊麗莎白女王號就沒有采用斜角甲板,也沒有蒸汽彈射器,而是配備了12度的滑躍甲板。這和航母的艦載機有關,女王號採用了F35B型垂直/短距起降戰機,所以就不需要斜角甲板來提供足夠的"緩衝距離"。甚至可以多機降落。
在傳統航母上,斜角甲板的前端和起飛區可以同時起飛戰機,但是絕不可能同時降落多架戰機。但是,垂直/短距起降戰機就可以。當然,這樣的劣勢也很明顯,F35B的航程和載彈量的會受到很大的限制,估計英國人走的是艦隊防空和兩棲支援的"載機路線"。據說未來會拆除滑躍甲板,換上電磁彈射器,變身"真正的"航母,載機也會變成F35C型。不過這都是後話了,英國人現在的實力,改裝估計還是"遙遠",當然採用F35B的這種模式,日軍自衛隊的兩棲攻擊艦也是佼佼者。
伊麗莎白女王號採用雙艦島,靠近艦首的艦島負責航行、警戒和艦隊指揮,後部艦島負責載機指揮,電子對抗等,這樣的設計各司其職,保證雷達和通訊裝置互不干擾。但是如果載機採用常規起降,會在兩個艦島中形成渦流,干擾飛行。
英國人的思維一向是超前的,無論是蒸汽彈射系統,斜角甲板,還是反射式映象著艦系統,都是是英國人獨創的。
在戰機的起降過程中,英美都總結出了最佳的降落角度是3度。但是,飛行員要保持這個角度降落是很難的。所以英國人設計了反射式映象著艦系統,其很像反射式近距離瞄準鏡。反射鏡安裝在距離艦尾90處,兩側安裝有4盞綠色的基準燈,構成的燈線是平行甲板的。凹面反射鏡裝在陀螺穩定儀上,用來消除海面起伏的影響。發射光源的8具探照燈安裝在凹面鏡前方,其發射的光線會被凹面鏡平行反射,形成一個與甲板3度左右的"光路"。
飛行對準跑道後,如果發現探照燈發出的黃光位於綠色"燈線"下方,就說明戰機需要上升到黃光和綠光一線的位置,反之亦然。這樣,飛行員就可以"瞄準"黃光準確"掛索"。當然,為了克服黃光刺眼,反射鏡結霜的問題,美國海軍將反射鏡改進為菲涅爾透鏡,菲涅爾透鏡的凸面截面是鋸齒型的,這樣就加大平行光入射後的折射角,讓焦距變短。也讓菲涅爾透鏡的更輕更薄,透光率增加。所以,如果把光源放在菲涅爾透鏡的焦點處,那麼折射後的平行光就可以傳播非常遠。
現在平行光解決了,那麼把菲涅爾透鏡縱向排列,就可以發射出一個垂直的光面,光面兩側還是平行甲板的綠色燈線。這樣飛行員對準和綠光一線的黃光就可以精準降落,如果黃光位於綠色平行光的上方或者下方,就要立即調整。垂直的菲涅爾透鏡和綠光燈之間還裝有紅光燈,作用是警示和發射訊號,由艦上的著艦指揮官(LSO)視情況發出。警示燈發光,說明不可以降落,而訊號燈可以發出飛機姿態調整,油門控制這樣的訊號。
當然,訊號燈發射的資訊也可以通過無線電通知飛行員。如果為了保持航母的隱蔽而採取電磁靜默措施,無線電無法連線飛行員,訊號燈就需要閃爍2-3秒告知飛行員這種情況。現代航母上還裝有智慧輔助著艦系統,航母上的著艦雷達會實時感知戰機的飛行姿態,然後給出飛行員最佳的姿態調整指令,並顯示在抬頭顯示器上。但是,菲涅爾透鏡作為最基礎的物理訊號,其作用是無法替代的,因為智慧系統不可能絕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