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種貨幣,誰來掌控?誰管發行數量,誰管貨幣政策寬鬆還是收緊?這些各國央行能解決的問題,對於全球統一貨幣來說,卻是難題。
其實這些年,不斷有人提出世界統一貨幣,比如世界元。
什麼是國際元國際元(International Dollar)是一種在特定時間與美元有相同購買力的假設通貨單位,最早是由統計學家羅伊·C·吉爾裡在1958年提出,薩利姆·漢納·哈米斯於1970至1972年間發展而成,所以又叫吉爾裡-哈米斯元(Geary-Khamis Dollar)。
國際元是基於通貨購買力平價(PPP)與日常用品國際平均價格的雙生概念。1國際元在1個國家的購買力,與1美元在美國的購買力相同。
有人可能要問,那直接用美元不就得了,何必多此一舉呢?
這還真不一樣。
目前國際上的商品流通大多都是用匯率換算成美元,雖然很方便,但是也有弊端,比如,有些國家為了鼓勵出口,使本國貨幣貶值,更容易形成貿易順差,而有些國家為了增加購買力,是本國貨幣升值,這樣一來可能出現以美元計價,兩個國家的GDP總量或者人均GDP相同或相當,但國內的真實生活水平可能相差很大。
因此,為了更有效的衡量購買力平價(英文縮寫PPP,又稱相對購買力指標,是一種根據各國不同的物價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係數,可以對各國不同經濟資料進行合理比較)經濟學家就發明了“國際元”,一種相對平衡的、虛擬的國際性貨幣,採用購買力平價而不是匯率的方法來確定的一種國際標準貨幣單位。這樣各國GDP等資料都可以統一轉化成國際元,能夠更準確的衡量和比較。
所以,有不少學者認為,以美元計價,並不能反映除美國外其他國家真正的經濟實力,這個時候,如果採用國際元來表示,就會客觀準確很多,比如,按照匯率來表示,2017年中國的GDP約為12.24萬億美元,而如果採用“國際元”來表示,這一數字超過了20萬億美元,也就是說中國的經濟實力被低估了。
但是,各個國家對於本國貨幣購買力或者說本國經濟水平的認知,難以達成共識,同時也不願失去對貨幣的掌控,唯一一個跨國家一統貨幣的“試驗品”歐元,即便在歐洲這樣看起來意識形態還比較相像的地區,也不是完全沒有爭議,英國脫歐已成定局,其他國家也有意效仿英國,更何況要擴大到世界範圍
所以全球統一貨幣,現在看起來還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
不過如果真有那麼一天,我希望這種貨幣是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