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關係億萬兒童健康成長,關係社會和諧穩定,關係黨和國家事業未來。
一直以來,學前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短板,尤其是在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之後,學前教育可能會面臨新一波“嬰兒潮”的考驗,“入園難”“入園貴”仍是困擾老百姓的煩心事。
“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從2010年的53%下降到2018年的43%。有的省份公辦園佔比剛剛達到20%,有的市縣僅在10%左右,這與公辦園佔比達到50%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杜玉波委員通過調研了解到,當前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嚴重不足,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他認為,學前教育應堅持政府主導,落實各級政府在學前教育規劃、投入、教師隊伍建設、監管等方面的責任,牢牢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堅持公辦、民辦並舉。
李巍委員對此持相同觀點,他表示,學前教育雖然不具備義務教育的免費性、強制性和統一性,但從教育覆蓋面、公益性和政府責任上來講,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應該是一致的,須旗幟鮮明地強調學前教育公益性的定位和性質。同時他建議,加快學前教育立法工作步伐,通過立法強化政府發展學前教育的主體責任,解決誰來建、誰來辦、誰來管的問題。在立法中明確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公共性,把黨中央、國務院相關的檔案以及這幾年的成功經驗通過立法固化下來,促進兒童和學前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農村地區學前教育基礎薄弱、軟硬體水平低的問題更加突出。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各級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確保每個鄉鎮至少有一所公辦中心幼兒園,扶持有條件的村創辦公辦園。一些社會機構、公益組織在農村設立了小規模幼兒園、流動性幼兒園,為不能正規入園的兒童提供短期服務,應將這部分幼兒園也納入政策扶持範圍。
與會人員建議,國家出臺政策措施,鼓勵企業等社會力量辦園,特別是辦普惠性幼兒園;支援社會資本對幼教領域的投入,鼓勵打造普惠性幼教品牌。在科學核定辦園成本的基礎上,合理確定收費指導價,通過綜合獎補、減免租金等方式減輕普惠性民辦園運營負擔。對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財政補貼標準、政府購買服務方面一視同仁。
編校:王嶺、楊菲菲、侯朝宣
責編:舒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