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陳雲“十五字訣”提出於延安時期。關於提出“十五字訣”的緣起,他自己說:

“在延安的時候,我曾經仔細研究過毛主席起草的檔案、電報。當我全部讀了毛主席起草的檔案、電報之後,感到裡面貫穿著一個基本指導思想,就是實事求是。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實事求是?當時我的體會就是十五字訣: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覆。”

當時擔任陳雲祕書的劉家棟,曾有幸親自聽陳雲講解“十五字訣”最後的六個字。他回憶說:

“1940年夏天的一個傍晚,我正在窯洞裡看書,陳雲走進窯洞裡來,說他最近在思考一些哲學問題,想跟我講講學哲學的體會。他在窯洞裡踱起了方步,慢慢地講起了‘交換、比較、反覆’,並說這是辯證法。他講道,我們常常在思想方法上有片面性,而這六個字首先能解決片面性的問題。接著,他又對這六個字分三段做了解釋。講完後問我感覺如何。我說好,聽起來挺新鮮,多交換、比較、反覆是可以更全面了解事物的,也是能治治片面性的。他說,不僅是治治片面性的問題,它是一種思想方法上的規律。”

在以後的革命、建設、改革時期,陳雲“十五字訣”思想逐步完善。他在不同的場合,從不同的角度多次闡述了“十五字訣”。

據初步統計,在《陳雲文選》和《陳雲年譜》中共有5處直接提及“十五字訣”的內容。

在與浙江省黨政軍負責同志談話時,陳雲自己解釋這十五字訣:

不唯上,並不是上面的話不要聽。不唯書,也不是說檔案、書都不要讀。只唯實,就是隻有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研究處理問題,這是最靠得住的。

交換,就是互相交換意見。比方說看這個茶杯,你看這邊有把沒有花,他看那邊有花沒有把,兩人各看到一面,都是片面的,如果互相交換一下意見,那麼,對茶杯這個事物我們就會得到一個全面的符合實際的了解。過去我們犯過不少錯誤,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問題有片面性,把片面的實際當成了全面的實際。作為一個領導幹部,經常注意同別人交換意見,尤其是多傾聽反面的意見,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比較,就是上下、左右進行比較。……所有正確的結論,都是經過比較的。

反覆,就是決定問題不要太匆忙,要留一個反覆考慮的時間。這也是毛主席的辦法。他決定問題時,往往先放一放,比如放一個禮拜、兩個禮拜,再反覆考慮一下,聽一聽不同的意見。如果沒有不同的意見,也要假設一個對立面。吸收正確的,駁倒錯誤的,使自己的意見更加完整。並且在實踐過程中,還要繼續修正。因為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這裡所說的反覆,不是反覆無常、朝令夕改的意思。

這十五個字,前九個字是唯物論,後六個字是辯證法,總起來就是唯物辯證法。

“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交換、比較、反覆”,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很難;做一時容易,做一世很難。陳雲的偉大之處在於,他說了一輩子,也做了一輩子。

新中國成立初期,大規模經濟建設開始後,由基本建設投資大增導致就業人數、社會工資量以及城市和工業對糧食的需求量都大大增加,而社會供給遠不能滿足需求。全國糧食嚴重緊缺,糧食的供求矛盾十分尖銳。黨中央委託陳雲解決這一複雜而棘手的突出難題。陳雲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反覆比較了又徵又配、只配不徵、只徵不配、原封不動、臨渴掘井、動員認購、合同預購、各行其是八種方案。最後得出結論:只能實行又徵又配,在農村實行糧食徵購,在城市實行糧食配售,其他辦法都不可行。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統購統銷政策。

在“大躍進”中,鋼產量的指標被一升再升,武昌會議和八屆六中全會將1959年鋼的生產計劃定為1800萬噸至2000萬噸。當時,陳雲由於在“反冒進”中被批評為“離右派只差50米遠”,“大躍進”開始後又被視為“右傾保守”,處境已經很不好。但對這個指標,他仍多次提出不同意見,並建議不對外公佈鋼、煤、糧、棉四大指標。1959年,當毛澤東找他談話時,他仍堅定地表示,當年的生產計劃難以完成。在1959年三四月份召開的上海會議和八屆七中全會上,把鋼的指標確定為1800萬噸。會後,陳雲受毛澤東委託,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提出鋼的生產指標可以定為1300萬噸,中央同意了這個意見,調整了年度鋼鐵生產計劃。執行結果,當年實際生產鋼1387萬噸。陳雲在極為困難和複雜的情況下,頂住壓力堅持自己的意見,妥善處理這個棘手的問題,對穩定經濟和市場起了重大作用。

三年經濟困難時期,糧食定量不夠。為了渡過嚴重困難,陳雲提出分田到戶的辦法。他說,現在光靠行政上解決趕不上,要靠農村自己來解決這個困難,這是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辦法,但是要毛主席同意才可以實行。陳雲馬上從杭州坐車到北京,先向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反映,他們都表示同意。在路上,祕書提醒陳雲說,現在的形勢不宜於談這個問題,是不是你再鄭重考慮一下。鄧力群也勸陳雲,不要去向毛澤東講這樣的意見。晚年他回憶說:“陳雲同志徵求了三次意見,我勸了三次。最後一次,陳雲同志說:‘我擔負全國經濟工作的領導任務,要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此事提與不提,變與不變,關係到黨的聲譽,關係到人心向背。既然看準了,找到了辦法,怎能延誤時機。’他說,我有不同意見,不能向毛主席隱瞞,應該向他如實彙報。他還是到毛主席那裡談了。”

1962年初,中共中央為了扭轉“大躍進”和三年自然災害造成的國民經濟比例失調、農業減產、財政赤字、通貨膨脹、商品緊缺等困難局面,動員全黨清醒地認識形勢,調整方針,在北京召開了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即七千人大會)。在討論會議檔案時,陳雲對形勢已經渡過“最困難的時期”的估計持有疑義,便未加附議。甚至當劉少奇、周恩來、朱德、林彪等幾位黨的副主席和鄧小平講話以後,毛澤東三次指名要他作大會發言,他都以調查研究尚未結束為由婉言謝絕。會後,鄧穎超向周恩來問起此事,周恩來回答:“陳雲同志對每一件事,沒有調查清楚之前,從不輕易講話的。如對人民公社化、大躍進、大鍊鋼鐵等,沒有講過贊成的話。”

對於陳雲一生踐行“十五字訣”、實事求是的品格,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說:“他特別強調只唯實,只唯實就是唯物主義,所以他幹什麼事情,就是唯實。不管什麼風、什麼言論、什麼輿論、書上怎麼講、上面怎麼講,他都要結合實際去理解。這是他最重要的品格。”

作者 | 張曙

責任編輯 | 善淵

新媒體編輯 | 箋遲

最新評論
  • 1 #

    劉德華以後扮演陳雲同志都不用化妝。

  • 2 #

    陳雲的‘十五字訣現’在仍然有指導有意義~

  • 3 #

    科學論斷,即辨證唯物主義,治國之本!!!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合理定位、差異施策,促進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