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最近,國家科技部門釋出了以科技創新支援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檔案。

檔案裡首次提出,“支援成渝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研究制定成渝科技創新融合發展專項規劃,重點支援佈局超瞬態物質科學實驗裝置、長江流域地表過程與生態環境模擬實驗系統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建設川藏鐵路等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加快成都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著力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援建設成渝西部科技城,提升重慶科學城、成都科學城建設水平,支援綿陽科技城探索建立區域科技創新特區的科學路徑。推動重慶、成都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

檔案的這段指向很明確,就是支援成渝科創中心建設。其中提到幾個具體專案,超瞬態物質科學實驗裝置,這個已經明確落地重慶科學城,並且納入了今年建設計劃。至於長江流域地表過程與生態環境模擬實驗系統,儘管沒有明確提及落地哪裡,但此前位於成都的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曾釋出過相關研究成果,很可能與成都有關。而川藏鐵路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鑑於川藏鐵路建設運營主要是國鐵集團成都鐵路局負責推進,這個技術創新中心,很有可能也是落地成都的。

最大的分歧在於“著力打造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裡,由於上一句是“加快成都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很多人想當然的理解成僅僅是支援成都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甚至有人引申出了成都將成為第五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結論。

這就有點斷章取義了!整段話說的都是成渝,顯然這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也應該是成渝共建。

而且從成渝兩地現狀來看,單獨一個城市,要建設比肩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安徽合肥和廣東深圳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支撐都很薄弱,優勢並不突出。與武漢、西安、南京、杭州等地科教科研重地相比,沒有十分突出的優勢。另外,無論擁有的大學的成色,還是研究機構和研究成果,重慶和成都單獨一個城市都不鮮明。

按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當前推動的是重慶、成都以“一城多園”模式共建西部科學城。因此顯而易見的這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也必須是成渝共建才有希望!

12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對未婚大齡男女青年越來越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