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在今年兩會上不少代表提出了不少關於國民健康的提議,其中全國政協委員孫承業建議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

事實上,在2019年11月1日的時候,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釋出了《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全面禁止電商平臺銷售電子煙。

從盛極一時,到全面禁網,再到現在的提議禁止向未成年銷售,電子煙是動了誰的乳酪,還是確有危害?

電子煙危害幾何,尚難定論,但毋庸置疑,“安全”只是假象

電子煙早年打著“戒菸”的名頭,迅速發展,而隨著使用人群的擴大,研究的加深,發現其危害不亞於傳統香菸,在某些方面更甚。

電子煙,說白了也是“煙”,只不過是透過電子發熱,將含有尼古丁之類的化合物蒸發氣化,產生可吸入的微小顆粒氣溶膠,以模擬吸菸的視覺、感官和行為。

而用於蒸發的煙油,通常是由尼古丁、丙二醇、甘油或是聚乙二醇,以及為了口感味道而新增一些芳香化合物。

目前來說,電子煙具體產生的危害還不是很明確,但是已證明的是,電子煙產生的蒸汽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如:尼古丁、甲醛、鎘、鉛、亞硝胺、微小顆粒等,對身體產生的危害並不比傳統香菸小。

大禍害“尼古丁”

尼古丁,即是香菸中含有的可讓人上癮的物質。而電子煙中的尼古丁,就是從菸草中提取出來的液體。

早已有研究顯示,尼古丁能夠影響胎兒和青少年的大腦發育,導致學習能力下降和神經焦慮。

可怕的是,電子煙的商家恰恰就把青少年列為重點營銷物件,時尚酷炫的包裝、各種口味的新增劑,無一不把青少年當成宰割的物件。也就難怪國家要對電子煙出手了。

但尼古丁的危害遠不止於此,長期大劑量吸入,不僅會損害血管,導致血管彈性降低,導致心臟病等的出現,並且很可能會誘發惡性腫瘤和神經退行性疾病。

已有實驗證明40~60mg的尼古丁就可以導致成年人死亡,而個別敏感人群1~4mg即可引起毒性反應。

但由於電子煙的管理及標準並不完善,不少商家新增的尼古丁往往是超量的,說白了就是為了讓人吸了還想吸,忍不住再吸。不上癮,怎麼賣是吧?

尼古丁的危害人所公認,因此有些電子煙會標註“不含尼古丁”,但實際情況可就耐人尋味了,要麼實際含量遠超標誌量,要麼標著不含,實際含了不少。

電子煙產生的“氣溶膠”,已引起多例患者出現“肺損傷”,並導致死亡

除了尼古丁,煙油中的丙二醇,加熱氣化後會產生甲醛,量是一般香菸的5~15倍。甲醛是公認的一類致癌物,平時避之不及,現在反直接上嘴,將其吸進五臟六腑裡?

甘油雖然不會產生有有害物,但是其能夠附著在呼吸道及肺裡,刺激呼吸道及肺部,使其逐漸產生炎症,損害呼吸道及肺部。

單個物質的傷害還是小的,主要是這些物質氣化後形成的“氣溶膠”,也就是看到的“煙霧”,裡面含有丙二醇、甘油、多環芳烴、亞硝胺、金屬錳和鋅,還可能含有二乙醯、2,3-戊二酮等香精。

這些物質在氣化後形成一團超細顆粒,被吸入後附著在肺中,結果是會引起肺泡出血、肺炎等肺部問題。

已有實驗表明,電子煙能夠改變肺部多種細胞的生理狀態,使呼吸道纖毛減少,鱗化增加(纖維化),容易被細菌、病毒等感染侵入。

而在截至19年11月5日,美國疾控中心已收到2051例因吸電子煙導致的肺損傷病例,有39例死亡,其中死亡病例最小的患者僅13歲。

電子煙並不能“戒菸”

電子煙最初的出發點是為幫助吸菸者“戒菸”,這種要顛覆整個菸草行業的的“野心”,自然是受到了追捧。

在實際中也確實有患者因此而戒掉了傳統香菸,但可笑的是,這些人大多數轉而迷上了電子煙。

更為可笑的是,有研究表明電子煙使用者和非使用者的戒菸成功率並無差別。因此WHO在2012年已經明確提出,電子煙不是戒菸的手段,其有害公眾健康,必須加強嚴格管制,嚴禁向未成年人銷售。

從1963年發明,到2003年投產,到2016年全球首部電子煙紀錄片《十億生命》釋出,全球已有超過4000多萬人正在使用電子煙,而今已2021年,這資料想已不止這個數。

這巨大的使用人群,也就為研究電子煙近期或遠期對人體產生的危害研究提供了足量的樣本。

或許之前會被電子煙幫助“戒菸”的噱頭所矇蔽,但現在電子煙的“羊皮”已經披不住了。

目前,已有多個國家完全禁止電子煙,如巴拿馬、以色列、巴西、新加坡、阿根廷和希臘等,我國澳門、香港也全面禁止電子煙的售賣及使用。另一些國家則禁止吸食尼古丁的電子煙,並出臺相關法規。

可以說,電子煙的監管只會越來越嚴格,我國也不例外。

最後想說的是,不管電子煙是不是動了誰的乳酪,其最的錯誤是不該的是對青少年下手,將還未發育好的未成年人列為消費物件,變相鼓勵吸菸。殘害祖國花朵,是要付出代價的。

參考資料:

1、電子煙相關性肺損傷病理研究現狀——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誌,2020-12-29

2、電子煙危害及其監管現狀——首都公共衛生,2019年10月第13卷第5期

3、電子煙對青少年的影響及控制措施——職業與健康,2019年3月第35卷第6期

4、青少年嘗試電子煙對吸菸傾向影響的病例對照研究——中國學校衛生,2020年11月第41卷第11期

5、電子煙,一場徹頭徹尾的陰謀——好奇博士的實驗室,2019-11-20

6、電子煙能戒菸,為什麼會被“封殺”?看完4個危害,恍然大悟——腫瘤的真相與誤區2020-08-20

9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海倫市森林資源保護中心:多措並舉築牢春季森林防火“安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