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將目光聚焦在跟隨中國的發展腳步併為之獻出自己力量的國際友人,紀錄片《愛上中國》用一種獨特的“外國人視角”,展現當代中國發展脈動,並折射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發展與成就。

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天安門迎來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次閱兵。伴隨著受閱部隊整齊劃一的腳步,激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響徹天安門上空。為這首歌譜曲的人名叫鄭律成,他生於北韓半島,於1950年加入了中國國籍。作為世界上唯一一位為兩個國家的軍歌譜曲的音樂家,鄭律成不僅譜寫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還為北韓人民軍軍歌譜曲。

新中國的成立是世界歷史上值得被銘記的重要時刻,其中,眾多國際人士一起見證和參與了這一偉大歷史程序。而伴隨著新中國的發展,來自不同國家的國際友人,選擇在中國不懈奮鬥,為中國發展奉獻青春。10月1日至10月7日,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推出的跨文化紀錄片《愛上中國》便將目光聚焦在這些跟隨中國的發展腳步併為之獻出自己的力量的國際友人身上,通過講述他們的中國故事,以獨特的“國際視角”展現當代中國發展脈動,折射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發展與成就。

多視角真實呈現,他們這樣“愛上中國”

紀錄片《愛上中國》共分為《軍歌嘹亮》《祕魯家族的中國緣》《百歲老人的中國故事(上集)》《百歲老人的中國故事(下集)》《中國國企聘請的首位洋廠長》《網紅“洋教授”的中國科普夢》《駐村第一書記和他的“洋助理”》7集。通過國際友人的視角講述中國故事,節目力圖以他們個人命運的變化,見證新中國70年間在外交、經濟、科研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和榮光。

來自祕魯的露德斯和家人在中國已生活了十五年,而他們家族和中國的緣分是從其父親安東尼奧•阿爾塞那時開始,至今已延續三代……《愛上中國》第二集以中祕建交的“使者”安東尼奧•阿爾塞為主線,講述了祕魯家族與中國的緣分與故事。1970年,阿爾塞的小女兒梅梅在北京出生,卻不幸罹患敗血症。一張50年前的照片見證了一次與生命的賽跑,在周恩來的幫助下,這個祕魯小女孩,從此身體裡流淌著中國解放軍的血。

這種“血脈傳承”,不僅體現在阿爾塞一家人與中國特別的緣分與情感,也彰顯著中祕兩國的密切聯絡。從上世紀60年代起,安東尼奧•阿爾塞多次遠赴中國採訪報道,向拉美民眾展示了真實的中國。1971年,中國和祕魯宣佈正式建交。現在,祕魯被視為中國移民最先踏上的南美洲土地,三千萬人口當中,約三百萬人有著中國血統。

阿爾塞家庭

沒有巨集大的敘事,《愛上中國》更多從這些國際友人在中國工作、生活的日常故事講起,通過細節化的呈現和多視角講述還原了他們與中國的故事與情感。透過阿爾塞一家人的不同視角和個人生活細節的呈現,不僅安東尼奧•阿爾塞與中國的不解之緣和故事得以被深描後清晰呈現,阿爾塞一家人所代表的祕魯與中國特別的緣分與情感也自然而然地呼之欲出。

為了更準確、真實地還原故事,節目還引入眾多歷史資料和大量原始照片與影像。如第二集選用了周恩來和安東尼奧•阿爾塞等合影的歷史瞬間、安東尼奧•阿爾塞女兒梅梅和救治醫生的合照等,直觀而真實地還原了一家人記憶中的那段故事。

紀錄式的真實客觀表達不僅給觀眾觀察中國提供了更多元的視角,《愛上中國》深度講述了中國與世界結緣的故事,展現出“中外一家親”的和諧夢想,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這檔跨文化紀錄片中,“中外一家親”不再是單純的口號或解說詞,節目中每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都向觀眾們展示了國際友人“愛上中國”的緣由與情感,並讓世界聆聽屬於他們的中國故事。

戴偉

該紀錄片一經播出,就受到了中外觀眾的廣泛關注,僅10月4日當天,其收視率較去年同期增長20%;收視份額達2.93,較去年同期增長27%,較前年同期增長42%。作為一名海外遊子,觀眾雷雨婷看完《愛上中國》後感觸頗深,“感人的人物故事外,更加打動我的是節目中大量採用的跨時空敘事手法。節目中,不僅能看到當下的紀實故事,更通過老照片、老視訊來回望歷史,為觀眾還原了真實的歷史,讓歷史變得不朽。”

跨文化的情感互通,記錄“我”和中國的故事

除了鄭律成和中祕建交的“使者”、前新華社國際部西班牙語專家安東尼奧•阿爾塞的故事,人類學家、教育家、新中國英語教學園地的拓荒人伊莎白•柯魯克以及中國改革開放後國企聘請的第一位“洋廠長”威爾納•格里希等為新中國建設做出重要貢獻的國際友人的故事都被搬上熒屏。

鄭律成

現年103週歲的加拿大人伊莎白•柯魯克在中國為人類學、教育學努力一生,從妙齡少女到白髮蒼蒼的百歲老人,伊莎白見證、參與了二十世紀中國的百年鉅變;來自德國的退休專家威爾納•格里希,開創了改革開放後中國企業聘用外籍廠長的先河,這個不留情面的“品質先生”不僅治廠有方,更親眼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踏著改革春風,從英國來到中國的知名化學家戴偉,也用行動緊扣中國時代發展的脈搏,在科普工作上不斷努力,永無止境……

伊莎白母子

而在這些為“大國重器”做出突出貢獻的國際友人之外,還有很多國際友人在中國的各行各業默默奮鬥,奉獻著他們的人生,並見證著中國的變化和新發展。

在《駐村第一書記和他的“洋助理”》一集中,紀錄片將鏡頭對準了盧森堡退休警察尼克,今年59歲的他從去年春天開始,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乍洞村,成為了一名扶貧志願者。這期間,尼克和駐村第一書記謝萬舉一起勞動,成為一對帶領村民致富的扶貧搭檔。在他鐘情的這一方熱土,中國正在開展的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工作,尼克在用實際行動參與其中的同時,也正見證著世界最大基數的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過程。

尼克和謝萬舉

《愛上中國》在挖掘典型人物、典型故事的同時,還邀請故事人物主角和他的家人朋友,講述他們與中國的故事以及自己眼中的中國。不論是安東尼奧•阿爾塞和伊莎白•柯魯克,還是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國企的第一位“洋廠長”威爾納•格里希,亦或是其後代與子孫,他們都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卻因為各種“緣”而紮根中國、融入中國、愛上中國。這些國際友人為中國建設付出的努力和青春也在打動著中國人的心,聯通著我們共同的愛國情感。

威爾納•格里希

此外,節目採用了雙時空敘事:時間上歷史與當下巧妙結合;空間上國內和國外交叉剪輯。如在講述百歲老人伊莎白一家六代與中國結緣的故事時,節目將歷史影像與當下紀實拍攝結合,同時記錄、交叉剪輯伊莎白童年、少女時代的珍貴影像和她當下返鄉尋訪行進途中的故事。其中既有影像的時空跨越,又有情感的傳承延續,使得故事更加飽滿、具有張力。

通過挖掘和講述外國人在中國奮鬥、為中國奉獻寶貴青春的故事,《愛上中國》為觀眾展現了國際友人與中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歷程。他們的經歷不僅是一部個人青春奮鬥史,更是對新中國70年來發展的見證和記憶。在中國,還有很多像格里希等這樣的外國專家,參與並見證了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他們的中國故事更讓世界看到了新中國70年快速發展的成績和決心。而他們與中國未了的情緣,也正通過他們的後代,一代代延續到了未來。

·End·

編輯 | 葉晨瑋 曾宇衡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我們教你怎麼用“一部手機三晉通”(建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