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公安民警的諄諄囑託。對於基層民警而言,我們的忠誠與紀律,職責與使命,都需要在第一線的執法實踐中體現。如果說服務群眾,我們是守住“最後一公里”,那麼維護共和國的法律尊嚴,我們就是最先走出的那一公里。羅翔說:“做法治之光”,那我們就要做這最初一公里的法治之光!
3月14日,在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全面鋪開之際,我參加了市局組織的,由胡業勳教授主講的“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講座。在進一步學深悟透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全面依法治國總目標的基礎上,聯絡派出所的日常執法工作,我也對如何提升執法水平,如何做好最初一公里的法治之光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做第一公里的法治之光,就要樹牢法治理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國家刑事司法和行政執法力量,我們並非都要成為法律專家,但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法律素養和法律意識,能夠在工作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從國家大計層面而言,我們就是要緊跟時代潮流,全面、深入、細緻地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領會新時代為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從基層工作層面而言,就是要進一步思考執法“為了誰”的問題,從而鞏固“立警為公,執法為民”理念,把維護人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我們執法工作的出發點,積極思考、迴應新時代人民群眾的法治需求。從個人修養而言就是要增強法治思想,提升規矩意識,自覺接受法律的束縛,明白我們的每一項許可權人民透過法律賦予的,習慣用法治思維解決問題,徹底摒棄濫用職權、以權代法的錯誤觀念。
做第一公里的法治之光,就要夯實法治基礎。法律布大信於天下,而基礎在一線。作為基層民警,我們可能一輩子都辦不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案,也研究不了高深專業的法學理論,但是我們是初始執法的承擔者,在執法實踐中每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是在為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而築實基礎。因此,無論是調解治安糾紛,還是開展人口管理,無論是查處行政違法,還是打擊刑事犯罪……我們都要自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我們不僅要在實體維護法律的尊嚴,體現法制精神,也要注重程序正義,嚴格按照規範程式執法辦案。在現實中,輿論干擾司法,部分群眾以上訪、鬧事等非正常手段挑戰法律的情況屢見不鮮,我們嚴格、規範的執法行為就更多了一層意義:以執法的實踐向人民群眾普法,以現實案例向人民說法。這最初一公里的法治之光,責莫大焉!
做第一公里的法治之光,就要不負人民期盼。此處說我們是一公里的法治之光,因為在執法、司法的完整過程中,我們只是最初的那個短暫的環節。我們不能包辦一切,也無法預知司法程式最終的結局。但對於很多老百姓而言,我們這一公里的法治之光,就是他們全部的希望,就是他們唯一的寄託。在教育整頓中,為什麼要強調有案必立,立案必查,違法必究?如果我們不履行好這第一公里的執法之責,那麼受到違法侵害的人民群眾的淚水就可能永遠無法得到撫慰,社會對於公安機關的信任之橋樑就可能漸至於塌陷。習近平法治思想中,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權益。因此,我們決不能因為怕麻煩,或者因為工作的疲憊而拒絕群眾的任何執法需求。執法為民,就是要主動運用法律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就是要提高執法水平更加及時有效地解決群眾訴求。在這執法的最初一公里,只有真正把光和熱發出來,才能不負初心,不辱使命。
做第一公里的法治之光。其易乎?平凡崗位,點點滴滴皆可開花結果。其難乎?轉型時代,每時每刻皆遇嚴峻考驗。忠誠於心,使命在肩,無論難易,我們都要堅守執法的最前沿,樹浩然正氣,揚法治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