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在中國對遼寧艦進行了不斷摸索研究之後, 我們已經基本上掌握了製造航空母艦的技術,中國產航母開始現出真身。

新浪軍事網10月13日報道了一篇文章,中國產航母再啟動主機,預計月內展開最後一次海試。在這篇文章中提到了中國中國產航母最新的一次動作,有可能這是最後一輪出海試航。

中國中國產航空母艦完全仿製遼寧艦,排水量也為6.5萬噸左右,同樣採用滑躍甲板的起飛方式。在航空母艦的整體佈局上幾乎一模一樣,沒有太大的區別。中國首艘中國產航空母艦,採用了蒸汽輪機作為動力系統,讓很多人覺得有一點失望,畢竟中國的核技術十分成熟。反觀美國航空母艦,基本上都採用核動力系統。即使是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也採用了燃氣輪機作為動力系統。蒸汽動力比較古老,給人的感覺是十分落後的。不過蒸汽動力在航空母艦上的使用,其實是相當高大上的。它的輸出功率大,體積小,重量輕,震動小,最大功率可以超過7萬馬力,也是大型水面戰艦的首選動力。

首艘中國產航空母艦採用的蒸汽鍋爐燃料主要是重油,點火時間比較久,配備了龐大的煙道和煙囪。這些設計佔用了較多的艦艇空間,上層建築也會稍微龐大一點,確實不如核動力系統來的更加簡潔。但是蒸汽動力系統卻可以讓中國產航空母艦避開技術風險,在第一次就能夠製造成功並可以順利服役,這才是最重要的。

在艦載機的選用方面,由於中國只有一款殲15艦載機,所以首艘中國產航空母艦依然會選擇滑躍起飛式的殲15艦載機,不過最新型的殲15D艦載機將會上艦。這是中國最先進的艦載電子戰機,將使航空母艦的安全範圍大增。

由於中國在電子系統的發展技術上水平非常高,因此首艘中國產航空母艦的艦島部分與遼寧艦有很大不同,得到了大幅度的改進。不但更加簡潔,而且還具備一定的隱身效能,雷達效能也更加強勁。

首艘中國產航空母艦,最關鍵的是實踐所有的航母製造技術,完成從0~1的一個過程。所以它沒有選擇更新的技術,避免了重大的技術風險,按部就班的完成一次真正的航母製造。現在看來,這個選擇是非常正確的。本次首艘中國產航空母艦有可能會是最後一次進行海上測試,不日將入役中國海軍。不久的將來,中國雙航母時代即將來臨,遼寧艦與新型中國產航空母艦,將成為中國海軍的實力象徵。而且隨著中國產航空母艦的不斷髮展,未來航母數量也將很快達到最初預計的6艘左右。不過這只是推測而已,具體需要多少,已經沒有任何技術障礙,想建造多少就可以建造多少。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吳召國的商業理想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