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在不久前的大慶上,各式各樣的全新裝備悉數登場,並且多數是首次亮相。而在這些武器裝備中,最令人關注的,無疑是東風-17戰術導彈了。

(圖源:新華社)

2019年10月1日,作為戰略打擊模組第一個方隊,東風-17(DF-17)常規導彈首次公開亮相。據央視介紹,這款新型常規導彈具備全天候、無依託、強突防的特點,可對中近程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無論是導彈效能還是突防能力,都較其他型號常規導彈有了很大提升。

(圖源:新華社)

相比大家熟悉的東風-16、東風-21這些戰術彈道導彈,東風-17的造型無疑是十分特別的——沒有了發射筒的遮掩,東風-17獨特的彈頭外形直接暴露在外。而這樣怪異的彈頭也直接證明了網路上流傳的說法: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已經服役了!

(圖源:中國軍網)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彈道導彈就成為了世界各國的重要戰略武器。圍繞彈道導彈的服役、部署、削減和銷燬,美蘇等大國之間展開了輪番的交鋒與商討。而導彈與攔截系統的交鋒,也始終不斷進行著。

隨著攔截系統的迅速發展,傳統彈道導彈的威脅正逐漸減小。包括“愛國者”3、“標準”、“薩德”等防空系統的鋪開,戰術彈道導彈起到的作用已經被逐漸削弱。而反過來,這也對導彈本身的突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薩德”攔截彈發射車(圖源:Wikipedia)

針對目前的攔截系統,傳統彈道導彈的突防能力已經被嚴重壓縮,各種針對彈道導彈特性開發的攔截系統已經日趨成熟。但如果改變導彈的飛航模式,從飛行路線上“繞”開地面攔截系統,不就能夠突破攔截系統的防禦了嗎?

事實上,類似的研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就開始了。不過在二戰時期顯然沒有什麼導彈攔截系統,這樣的研究僅僅是為了在彈道導彈的基礎上提高射程。1933年,德國科學家歐根·桑格爾提出了將導彈發射到大氣層外,隨後在大氣層邊緣跳躍,像“打水漂”一樣在大氣層邊界上彈跳幾次,就能夠大幅增加導彈射程。這樣的彈道也被稱作桑格爾彈道。

但這一研究尚未完成,納粹德國就已經戰敗,相關資料被美軍繳獲。作為相關研究人員,當時還是美國國防部顧問的錢學森作為代表之一,前往德國詢問調查這些納粹德國的“遺產”。在對桑格爾彈道進行研究時,錢學森發現,桑格爾彈道存在著難以控制彈跳規律和難以制導的缺陷。

錢學森及“錢學森彈道”(圖源:Wikipedia)

為了對這一問題進行改善,錢學森認為,如果採用能夠耐高溫的材料,飛行器就無需在大氣層外多次彈跳,只需要在大氣層邊緣滑翔即可。這樣的彈道可以大幅提升飛行器的精度,並且能夠以高超音速飛行。這樣的彈道被命名為“助推-滑翔彈道”,也被稱作錢學森彈道。

但必須指出的是,在這張著名的照片中,雖然錢學森彈道的最終目標確實是巴黎,但這並非是錢老真的想把導彈在法國投降之前打到巴黎,而是出於和平的用途,正在描述一種構想中的高超音速載人飛行器!

(圖源:Wikipedia)

不過在當時,對高超聲速飛行器的研究和相應的技術都仍然存在很大不足,因此這些計劃並未進一步進行。後來的故事大家都已經十分熟悉,錢學森及其他留美學者頂著重重壓力回到祖國,為新中國的火箭和導彈研發做出了巨大貢獻。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高超音速飛行器的研究也逐漸被再次重視起來。儘管高超音速載人飛機至今仍然沒有被研發出來,但相關的研究確實已經應用到了“嫦娥”5號探月飛船的返回艙中,起到了巨大的貢獻。

X-43A高超聲速飛行器(圖源:Wikipedia)

但高超音速飛行器的誕生起源於軍事需求,最終也仍然被運用在了軍事用途上。早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就開始研究X-43高超聲速飛行器,但最終失敗。2005年,美國空軍就開始了X-51“馭波者”高超音速飛行器的研發,並進行了數次試飛。

X-51高超音速飛行器(圖源:Wikipedia)

不過,X-51的試飛只有兩次取得成功,並且並未發展出相關的新型高超音速武器,而後續的HTV-2高超音速飛行器也僅僅試飛了兩次。直到今天,美國也並未成功實現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武器化。

(圖源:新華社)

而本次東風-17的展出,無疑證明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中國已經走在了美國的前面。作為“無堅不摧之矛”,在東風-17面前,各種傳統的攔截武器系統都將黯然失色——當然,這種導彈完全是防禦性質的,絕不會對任何的鄰近友好國家造成任何威脅!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財政科學》研究探索|桂雅韻等:中國新型城鎮化去槓桿問題研究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