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繫民族精神,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資源,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
為進一步加強文物資訊的數字化採集和保護,深入挖掘文物知識,創新傳播傳承手段,依託文物資源講好中國故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物保護要依靠科技、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論述精神。泉港區在大力推進資訊化建設的宏觀背景下,利用現代資訊科技,促進文物資訊資源共享,提高文物保護、傳承、利用和服務水平,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建設泉港數字博物館,推動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泉港數字博物館下設文保單位、可移動文物、一般文物點、紅色記憶、資訊文章等多個欄目,涵蓋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級多個文保單位,瓷器、陶器、交通運輸工具等數十種可移動文物的資訊以及其他內容。接下來,就讓我們到泉港數字博物館一探究竟吧~
文保單位
文物保護單位為中國大陸對確定納入保護物件的不可移動文物的統稱,並對文物保護單位本體及周圍一定範圍實施重點保護的區域。文物保護單位是指在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和石刻等所在地設立的,用於文物保護工作的單位。
泉港數字博物館—文保單位板塊分為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級四個小分類。 其中,國家級文保單位有泉港土坑村古建築群,省級文保單位有誠峰東嶽廟、黃素石樓、沙格靈慈宮、山腰莊氏古民居、大成古厝、閩中特委(地委)三朱地下交通站、泉港土坑村古建築群,其它請點選圖片檢視哦。
值得一提的是,“文保單位”一欄,採用了VR全景技術,可720度互動式觀看,而且可詳細瞭解到泉港每個文保單位的情況,瞭解文保單位內部結構、地理位置、周圍環境等詳細資訊,譬如“泉港土坑村古建築群”,隨著手指滑動就能看到它的正面、側面、背部等各個角度。
紅色記憶
泉州,是一片浸潤著革命文化的紅色熱土,紅色的老區基點村遍佈各縣市區。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泉港數字博物館《紅色記憶》欄目透過集圖、文、影片、VR為一體的呈現形式,讓泉港區內紅色記憶“活”起來,讓革命歷史煥發生機,讓紅色文化傳播出去,充分發揮了紅色記憶在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其成為激發群眾愛國熱情、振奮民族精神的生動教材。
該欄目涵蓋泉港區惠北抗捐大同盟遺址、閩中特委(地委)三朱地下交通站、陳平山烈士紀念碑等內容,使用者足不出戶,就可以看到有關於紅色記憶的故事。
↑紅色記憶欄目具體內容
可移動文物
可移動文物指館藏文物,即歷史上各時代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代表性實物等,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國家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單位有博物館、紀念館、圖書館等。
泉港數字博物館—可移動文物板塊主要由瓷器、傢俱、交通運輸工具、石器石刻磚瓦、陶器、銅器、文具、織繡、竹木雕、玻璃器、古籍圖書、鐵器及其他金屬器等十二個小分類組成。
↑上下滑動可移動文物欄目具體內容
↑瓷器小分類具體內容
一般文物點
一般文物點指的是除文保單位以外的文物點。
泉港數字博物館的一般文物點主要分為五個板塊,分別是:古建築、古墓葬、古遺址、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
資訊文章
↑資訊文章具體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