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宣佈其近期的中東訪問行程之後,很快就成為美國國內乃至國際社會的熱議政治話題。如果只是普通的外交行為那麼最多隻不過是引起關注而已,但由於拜登長時間以來對中東的排斥態度與他目前所表現出來的熱情形成鮮明對比,讓很多人都覺得難以適應。距離拜登上臺已經過去快要兩年,如今才第一次出訪中東,足以說明他對中東的輕視。所以眾多媒體都把拜登的行為解讀成趕鴨子上架,從內心態度就已經是不情不願,中東國家對此也心知肚明,顯然,最後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失敗。
盟友關係名存實亡,拜登急求重歸於好
此次訪問行程的其它國家倒是沒有什麼值得過度關注,倒是拜登的沙特阿拉伯之行頗有些耐人尋味,很有可能是美國與沙特雙邊關係的破冰契機。事實上,兩國早已經是盟友關係,2018年時因為卡舒吉案才導致雙方之間出現齟齬。不過就算兩國關係持續緊張,其盟友說法也沒有受到改變。儘管已經名存實亡,但很多時候,只要有名義上的事實就存在很大的操作空間。這也是美國在全球大力發展盟友的原因之一,很多時候佔據名義能更好地實現其圖謀。
眾所周知,俄烏衝突看似是前蘇聯的內部之戰,但從本質上來說其實更應該說是美國和俄羅斯所代表的利益之間的碰撞。而讓美國沒想到的是,俄烏衝突開始後有很多西方國家直接就表明立場,緊跟美國的腳步。但中東那些名義上的盟友,卻從一開始就置身事外,絲毫沒有支持美國的想法。因此拜登會感到急躁也是情理之中,再加上國際能源市場的供應短缺,沙特阿拉伯作為老牌原油出口大國,其地位在此背景之下水漲船高。
美俄總統或能會晤,普京更顯從容不迫
有趣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在近日宣佈其出訪中東的行程,其出發時間與拜登預計結束訪程時間只間隔三天。也就是說,如果拜登結束其原本的中東行程之後,完全可以再逗留一段時間,隨後轉道約見普京。在當前美俄關係相當敏感的時間點,兩國總統的會面非常令人期待。
普京此行主要是與伊朗總統萊希以及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進行三方會談,和拜登的倉促與抗拒不同的是,普京顯然更加從容不迫,想來或許是勢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