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有些人把所有問題都歸結於分配,這種看法比較膚淺。

分配方式只是生產方式的一個方面,過剩問題歸根到底還是由私有制決定的。私有制的固有矛盾導致了生產相對過剩和勞動力相對過剩,具體地說,就是供需嚴重失衡——商品堆積(或者說消費能力的普遍不足),勞動力遊離市場,形成一大批產業後備軍。

“廣泛的貧窮”同樣是私有制的必然結果,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說:“工人生產的財富越多,他的生產的影響和規模越大,他就越貧窮。工人創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變成廉價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貶值成正比。勞動生產的不僅是商品,它還生產作為商品的勞動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產商品的比例生產的。這一事實無非是表明: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即勞動的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物,作為不依賴於生產者的力量,同勞動相對立。勞動的產品是固定在某個對象中的、物化的勞動,這就是勞動的對象化。勞動的現實化就是勞動的對象化。在國民經濟的實際狀況中,勞動的這種現實化表現為工人的非現實化,對象化表現為對象的喪失和被對象奴役,佔有表現為異化、外化。勞動的現實化竟如此表現為非現實化,以致工人非現實化到餓死的地步。對象化竟如此表現為對象的喪失,以致工人被剝奪了最必要的對象一一不僅是生活的必要對象,而且是勞動的必要對象。甚至連勞動本身也成為工人只有通過最大的努力和極不規則的間歇才能加以佔有的對象。對對象的佔有竟如此表現為異化,以致工人生產的對象越多,他能夠佔有的對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的產品即資本的統治。”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無產階級不應該在分配問題上做鬥爭,馬克思在《工資、價格和利潤》中論述過這個問題。

馬克思曾作過一個形象的比喻:“在工人們喝湯的那個湯盆裡盛著國民勞動的全部產品,他們不能舀出更多的湯,既不是因為湯盆的容量小,也不是因為湯盆裡盛的東西少,只是因為他們的湯匙太小了。”

那麼,無產者們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把自己的“湯匙”變大,儘可能地把由自己創造的,卻被資本家無償佔有的剩餘價值奪一部分過來。

當然,這種經濟鬥爭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政治鬥爭才能;無產階級真正應該消滅的是產生過剩和貧窮的原因,而不是其結果。

馬克思說:“同時,即使不談僱傭勞動制度中所包含的一般奴隸狀態,工人階級也不應誇大這一日常鬥爭的最終效果。他們不應當忘記:在日常鬥爭中他們反對的只是結果,而不是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他們延緩下降的趨勢;而不改變它的方向;他們服用止痛劑,而不祛除病根。所以他們不應當只侷限於這些不可避免的、因資本永不停止的進攻或 市場的各種變動而不斷引起的遊擊式的搏鬥。他們應當懂得:現代制度給他們帶來一切貧困,同時又造成對社會進行經濟改造所必需的種種物質條件和社會形式。他們應當摒棄‘做一天公平的工作,得一天公平的工資!’這種保守的格言,要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革命的口號:‘消滅僱傭勞動制度!’

4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弗蘭西斯卡·霍茲:從歐洲能源危機看低碳轉型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