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的興衰從來繞不過四個字——土地兼併
這是帶有魔力的四個字,是無數開明君主,有識之士,皓首窮經也無法根治的規律。
那什麼是土地兼併?
土地兼併是指土地隨時間推移逐漸集中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自耕農則越來越多地喪失土地,成為流民或是依附於大地主和官僚。這是每個土地私有化並允許買賣的封建王朝必然會發生的過程,即使不存在外力因素,土地愈發兼併則人民生活日益貧苦,王朝也必然會顛覆於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中。
小農經濟是脆弱的,一場大病,一場天災都會要了在土地上討生活的人的命,一但糧食無以為繼,自耕農便會將土地賣與大地主,以求眼下過活。然而地主和大官僚往往不滿足於此,屢屢以各種卑劣的手段加劇兼併速度,無論是民田還是官田,都會被大地主和官僚想盡辦法取得。每每有開明之士欲改革時弊,那些土地兼併的受益者都會瘋狂反撲,便在政治上形成各種黨爭,加劇王朝內鬥、腐化。土地兼併還將在財政、軍事以及經濟等諸多方面影響王朝興衰,這是封建王朝往覆滅方向前進的無形推手。
在軍事上,土地兼併往往導致王朝兵制的改變,由公民兵制度轉向募兵和僱傭兵制度轉變,這是王朝無法自主選擇,不為其意志轉移的。在土地兼併不嚴重時,國家的兵源是廣大依附於土地的自耕農,他們怕平時在土地耕種,一當國家處於戰時便會依據戶籍徵召兵卒,例唐朝府兵和羅馬公民兵,每逢戰爭,他們都會自備武器物資,為了國家前往戰鬥。這類士兵的特點就是有強烈的家國情懷,作戰意志強。同時國家的養護成本低,財政壓力小。有句笑話是:擁有土地的自耕農吊打一切。
一但土地高度兼併,自耕農大規模破產,沒了土地的同時也沒有了無條件服從兵役的義務,國家為了保證兵源數量,不得不開始更多花錢募兵和招募僱傭兵,而這些用錢招募來的士兵拿錢辦事,不對國家抱有足夠的忠誠,作戰意志不強,順風拼命撈賞錢,逆風一觸潰千里。國家財政也將壓力也更大。
在財政上,封建王朝財政基礎是賦稅,而賦稅的大體是農民,而非地主官僚,甚至有些朝代官紳不納稅。一但土地愈來愈集中在地主手中,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官僚會想盡辦法藏匿土地,逃避賦稅。而失去土地的人民則交不起稅,這使得朝廷賦稅緊張,這又使得朝廷加大收稅力度,從而使得更多農民破產失去土地,朝廷財政進一步緊張,形成惡性循環。
在人才流動上,土地的兼併往往導致資源傾斜,富者愈富,窮者愈窮,上層地主階級利用手中優勢資源,擠兌人才,使得寒門難出貴子。而一個國家,兼併者一但把持人才流動,國家人才池將會越來越少,使得明明江山萬里,生民千萬,卻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個人才。
每個王朝都有開明的君主和有識之士,他們都想跨越打破這個規律,但他們都無一不遭到豪強權貴的反撲,改革成功了也往往人亡政息,他們知道土地兼併,卻不知土地兼併是弊在兼併二字,這是弊在千秋萬代的二字,如若不觸及根本,則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
龐大的帝國只能從內部瓦解,強大的聯盟只有從內部攻破,每個亡於外族的王朝都有一個共同點,內部已經爛透了,要人沒人,要錢沒錢,一但外敵殺來,一潰千里,大廈傾覆。所有末代王朝都是直接亡於財政,根本死於兼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