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美總統拜登走到哪兒,都不忘汙名化中國,不餘遺力地挑撥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中東之行自然也不例外。然而,沙特阿拉伯政府官員的最新表態,或許會讓拜登深感挫敗。據環球網報道,在拜登強調“不允許中國填補中東勢力真空”後,沙特外交國務大臣阿德爾·朱拜爾表示,沙特希望“與每個人打交道”,而中沙與美沙之間的關係並不相互排斥。

朱拜爾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是沙特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沙特巨大的投資來源國。此外,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將始終是一個巨大的能源市場。可想而知,作為能源出口國,沙特面對自己最大的買家,自然需儘可能地穩定彼此雙邊關係,並避免受到外界的影響。此外,在美國的國際影響力日漸式微的當下,拜登想輕易離間中沙關係,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面對中國市場這樣一個有利可圖的“大蛋糕”,沙特的表態在情理之中,這一行為規律同樣適用於中東乃至全球其他國家。

當然,朱拜爾也強調,在安全和政治協調,以及投資和貿易方面,美國仍是沙特的“頭號合作伙伴”。長期以來,沙特都是美國的核心戰略盟友之一。在“群狼環伺”的中東,沙特高度依賴美國提供的安全保障和軍事裝備,而美政府想在中東實現足夠的影響力,往往也需要以沙特為支點。因此,美沙兩國在政治和軍事等領域合作頗深。從現實角度出發,雙方的結盟關係,並不會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有所不同。

不過平心而論,如今美國與沙特的關係正在悄然改變,遠不如幾十年前的那種“親密無間”的程度。不同於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對沙特的有意示好,拜登在尚未就任美國總統之時,就屢次譴責沙特的人權問題,更因“卡舒吉遇害案”,與沙特王儲小薩勒曼“隔空對罵”,嚴重影響了兩國關係。

有意思的是,在拜登訪問沙特期間,或許是出於堵住國內悠悠眾口的心理,拜登公開質詢小薩勒曼,聲稱他應當為卡舒吉遇害案負責。小薩勒曼當即針鋒相對,美軍虐囚行為更嚴重影響了美國的國家形象。言下之意似乎是,拜登有閒心在中東教別人怎麼做人,不如先管好自己家裡的那點破事。面對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總統的公開施壓,沙特的強硬態度可見一斑,更足見美沙盟友關係的貌合神離,兩國早已不是鐵板一塊……

當前的沙特阿拉伯固然在軍事領域高度依賴美國,但該國所實施的一系列政策,也並非是全面倒向西方,更不是100%配合美國的需求,而是基於自身利益基礎,儘可能地尋求一種戰略平衡。

總之,此次中東之行,或許讓拜登感受到美國力量的侷限性。通俗點說就是,“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相信在未來,拜登會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體會到這種“無力感”。

8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徐志摩遇難後,林徽因瘋搶他的破木箱,沈從文:不銷燬必將有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