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她是國民第一才女,是我國第一位女性建築學家;而他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是才華橫溢的教授。兩人相遇在異國,相知在校園,女性愛的理智、通透;男性愛得狂熱,飽滿。

他們開始於偶然,結束在責任,他們便是佳人才子徐志摩和林徽因。

命中註定

1904年,林徽因出生在浙江杭州,家境優越。祖父林孝恂為進士出身,父親林長民是政治上非常活躍之人。從小林徽因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表現出較高的學習天賦。1920年,16歲的林徽因進入聖瑪麗學院學習。

在英國的日子,既新鮮又無聊。還好她遇到了同樣在此就讀的徐志摩。年齡適當,話語就會多起來,慢慢地兩人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徐志摩對林徽因一見鍾情,相較於原配夫人的“小腳”迂腐之態,他更欣賞眼前佳人的聰慧、博學。他對林徽因展開了瘋狂地追求。

徐志摩是浪漫的,他用文字記錄兩個人的點點滴滴,將短暫的瞬間變成永恆。他此時文如泉湧,他要用詩記錄起她所有的好。林徽因正值情竇初開,面對一片熾熱根本無法拒絕。兩人像情侶一樣,漫步在校園中,看著康橋的景色不能自拔。

當林父知道二人關係後,他是拒絕的,因為林長民知曉徐志摩在國內有妻室。作為父親決計不能接受愛女成為第三者。當林徽因知道真相後,她也震驚不已,陷入了兩難之中。

兩人相處的時光歷歷在目,消失了會是多麼的遺憾,但是她是明事理的人,知道這種行為是多麼的令人不齒。

而徐志摩的態度卻果斷得多,他不顧後果地向妻子提出了離婚,而此時的張幼儀還有了身孕。暴風雨似的質疑聲和反對聲紛至沓來,他也不管不顧。

而林徽因退卻了。林徽因害怕這種局面,即使徐志摩能離婚,自己取而代之,也會成為世人唾棄的對象,終日抬不起頭來。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想要這種生活。

於是,林徽因與父親默默地離開了,用行動拒絕了徐志摩,空留下詩人和那記錄兩人文字的《康橋日記》,也就是之後林徽因在徐志摩死後千方百計想找到銷燬的東西。

各走各路

林徽因的不辭而別,詩人的一腔熱血瞬時被澆涼了半截。徐志摩與妻子早就不和,他並不認為自己在追求自由的愛情面前有什麼錯,整日鬱鬱寡歡。

1922年徐志摩回國,遇到了陸小曼。因為不滿丈夫王賡的迂腐、呆板,陸小曼天天混跡於交際場所。兩人相遇後,一拍即合,隨即陷入愛戀中。為了能在一起,陸小曼不顧世俗,與王賡離婚,與徐志摩結婚。

這段婚姻是詩人浪漫的期許,他們有過一段美好的時光,然而好景不長,由於陸小曼喜歡結交名流,混跡在十里洋場,開銷非常大。徐志摩不得不四處任教滿足妻子的需求。長久下來,不堪其重。

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壓得兩人喘不過氣來,之後便是長久的爭吵,不得安寧。為了享受片刻的寧靜,徐志摩之後經常以出差為藉口居住在外。

1931年的一天,徐志摩回到上海家中,竟然看到陸小曼在吸食鴉片。他再也忍不住,和妻子大吵一架後,奪門而去。

林徽因回國後,按照父親的安排繼續著自己的生活。她經常參加各種文藝活動,之後更是出國攻讀建築學、舞臺美術設計。

1928年,林徽因與梁思成成婚,後兩人在東北大學建築系任教。1930年到1945年,林徽因、梁思成對多處古建築進行了考察測量。夫婦二人對我國古建築保護髮揮了重大作用,是我國建築業的奠基人。

一邊是相濡以沫、互相成全,而另一面是水火不容、烏煙瘴氣。兩對夫妻走的道路如此不同,令人感嘆!當然林徽因與徐志摩也是有交集的,他們時常在新月社的活動中見面。1924年兩人曾共同擔任泰戈爾來華的嚮導,但關係與之前已經截然不同。

奪箱之戰

本以為一切平息,就這樣各自安好了,然而事情卻發生了轉折。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郵政飛機從南京前往北京的路上,不幸罹難,年僅35歲。在北京的林徽因並沒有等到友人,得知噩耗,她痛不欲生。

陸小曼和林徽因是生活在不同圈子的兩種人,本應無任何交集,卻因為徐志摩的遺物八寶箱交惡,實屬意外。

徐志摩在與林徽因和陸小曼相處的日子裡留下了不少作品,尤其是在英國留學期間,更是書稿頗多,裡面記錄了他與林徽因的種種。感情結束後,徐志摩不忍銷燬,偷偷留存。與陸小曼結婚後,將至藏於凌淑華處保管。

徐志摩去世後,陸小曼為了整理遺稿,林徽因為了消除影響曾向凌淑華索要,但都被拒絕。

凌淑華知道書稿的內容,裡面有徐志摩與林徽因的戀愛日記,肯定不能交於陸小曼;另一面,內容留有徐志摩對林徽因不辭而別後的各種抱怨與不滿,也有與陸小曼的海誓山盟,也不能交由林徽因。

林徽因非常清楚,一旦徐志摩的書稿公佈與眾,對自己家庭將產生多糟的影響。為此,她先後委託好友沈從文、胡適出面,最終胡適拿到了書稿。

凌淑華勸誡胡適,一定要客觀地為徐志摩立傳,不能將書稿移交給別人。另外,用完之後應該將書稿交於陸小曼。然而,胡適沒有聽從告誡,將書稿直接給了林徽因,林徽因第一時間將書稿燒燬。

得知真相的凌淑華,與胡適鬧翻,與林徽因交惡,而林徽因和陸小曼更是新增怨恨。事後胡適慨嘆,一箱書稿,弄得北京城滿城風雨。沈從文後來對此評價到:林徽因用自己的冷靜和人脈,避免了一場殃及自己的禍患。

1934年,林徽因寫下了她那首最著名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我說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是燕在梁間呢喃,

——你是愛,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誰能說,這首多情面美麗的詩歌,不是寫給徐志摩的呢?

1955年,林徽因在北京去世,剛剛51歲。

林徽因的一生,就像閃耀著光芒的詩句;

林徽因的詩句,如同晨曦中奪目的晶瑩。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林徽因文集》(全三冊)。

這套文集一共三冊,包括《愛上一座城》《你是那人間四月天》《若你安好,便是晴天》。

《愛上一座城》是林徽因的建築學專著,她用清新優美的文字介紹中國建築,別具風韻,雕樑畫柱間,讓人如入畫境。

《你是那人間四月天》是林徽因的詩歌、散文集,她的詩歌曼妙多姿,她的散文情意悠長。

《若你安好,便是晴天》是林徽因的小說、戲劇、書信集,她的小說、戲劇作品,文字細膩,感情真摯。她的書信,充滿知性的妙語,再現了一個至情至性的林徽因。

讀林徽因的詩文,彷彿置身她的沙龍,傾聽她的訴說,那優美靈澈的文字,透露出優雅高貴的氣質,散發出攝人心魄的魅力。

有網友在讀到這套書時評價說:“一直都很喜歡林徽因,那樣一個風華絕代的女子,活得明白,通透,待人待物又至情至性,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

這套書是精裝版,印刷精美,裝幀雅緻,配得上林徽因這個風華絕代的人。

8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蕭衍:當了48年皇帝、40年不碰女人,活到86歲卻成千古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