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莫言,中國作家,2012年世界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莫言2012年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音樂大廳裡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典禮上,莫言登上世界文學領域最高峰的寶座。莫言獲獎的頒獎詞對中國和中華文明的無情的羞辱引起了中國人的公憤。

奇怪的是,直到十年以後的今天,這種憤怒才表現出來,為何當年沒有今天的這種振聾發聵的動靜呢?主要是因為當時很少有人關注到中文版的莫言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當時好像沒有翻譯成中文,沒人注意,無論如何,頒獎詞的內容沒有引起關注。

現在我要問的是:假如當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認認真真堂堂正正翻譯成中文,引起大多數中國人的關注會如何?毫無疑問,這段時間以來爆發在民間的憤怒的呼聲在十年前就發生了。

如果當時引起人們的憤怒,莫言老師的書還能賣多少本,那會有多少人去讀諾貝爾頒獎委員會推薦的莫言的書呢,如果沒有人買或者拒買的話(莫言獲獎後,他的書在全國各地鋪天蓋地地賣,司馬南也匆匆的買了幾本放在廁所裡看)。首先損失的西方國家主導的諾貝爾獎委員,因為目的沒有達到,其次莫言會少賣很多的書,甚至今天人們的憤怒可能在當年就會演。

毋庸置疑,諾貝爾文學獎是帶有政治傾向性的,甚至還有時事政治的特徵。

俄語作家帕里斯捷爾納克,195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日戈瓦醫生》,這部個性化小說因為與當時蘇聯的意識形態衝突(並且在蘇聯幾乎是禁書)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托爾斯泰在所著的《被洗過的小說》一書中說:“我毫不懷疑,在確保帕斯捷爾納克獲得諾貝爾獎的過程中,中情局起了關鍵作用”

1959年中情局安排印刷眾多的袖珍版的日《日戈瓦醫生》由與西方的蘇聯遊客和官員有接觸的特工“發放”,在維也納的世界青年聯歡節上,中情局又調撥2000多冊在參會的蘇聯和東歐學生髮放,在維也納的中情局文學批發中心,大約有十四種語言的三萬冊《日戈瓦醫生》流向蘇東。

迫於蘇聯政府的壓力,帕斯捷爾納克沒有去領獎,於1960年5月30日在莫斯科郊外的住所孤獨去世。

蘇聯俄語作家獲得的諾貝爾文學獎幾乎都與政治意識形態有關,這就是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的特權。

10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海瑞為什麼沒被重用?與張居正性格的差距,預示其難成大事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