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導讀:現在提起中法戰爭,很多人都很氣憤;那場戰爭明明是清朝軍隊勝利了,在鎮南關將法軍打得落花流水;清軍本應該乘勝追擊、擴大戰果,一雪跟列強屢戰屢敗的前恥,而李鴻章等人卻"乘勝即收",跟法國侵略者妥協,簽訂了《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即“清朝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叫人扼腕長嘆。

那麼,清廷和李鴻章為什麼冒著千夫所指,要將前線將士浴血奮戰換來的成果毀於一旦呢?對法不敗而敗的背後,到底有沒有難言隱衷?清廷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究竟是喪權辱國,還是無奈選擇?

中法戰爭中,清廷和李鴻章備受指責,是因為在鎮南關大捷後沒有一鼓作氣、擴大戰果,將侵略者趕出越南;反而畏敵如虎、重啟和談。

不過,只要冷靜分析當時中法兩軍的形勢,理智的人都會做出妥協的決定,因為清軍的戰鬥力,跟法國人再戰下去,根本無法取得優勢,只會嚥下失敗苦果!

中方戰爭的起因是因為法國入侵越南,當時中國對越南並沒有實際控制,越南只是名義上的中國屬國。

法國在1874 年入侵越南,強迫越南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西貢條約》,被迫向法國開放紅河,並給予法國在越南北部通商等多種權益。1881年8月25日,迫使越南簽訂《順化條約》,取得了對越南的"保護權"。從此刻起,越南成為法國的殖民地。

這時候法國人跟清政府交涉,逼迫其承認自己對越南的保護,大清為了面子,不予承認,戰端由此而開。

為什麼說清政府是為了面子,因為在越南受到法國入侵向清廷求助的時候,清廷給清軍的命令是"釁端不可自我而開"。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一個男人娶了一個妻子,兩人恩恩愛愛,後來這個男人落魄了,沒有能力再養活妻子,兩人分居處於事實上的離婚狀態,但婚書還在。後來一個惡霸要將其霸佔,妻子向丈夫求救,丈夫沒有能力保護妻子,予以拒絕。

惡霸通過暴力佔有了這個男人的妻子,希望男人寫一紙休書,男人覺得太丟人,不願意出具手續,惡霸決心用拳頭讓男人屈服,雙方爆發一場惡戰。惡霸就是法國殖民者,男人就是大清。

在鎮南關大捷前,法軍已控制幾乎整個越南,並兵分兩路,從海上和陸地進攻大清。至光緒十一年(1885年)2月,法軍攻陷諒山及中越邊境要塞鎮南關,西路法軍也大敗大清反政府武裝黑旗軍,以及政府軍桂軍及滇軍,致使清廷朝野震動。

中法戰爭是1883年12月爆發的,是1885年3月進行的。在一年多的時間裡,中國軍隊始終打敗仗,處於守勢,直到鎮南關戰役取得勝利。

此戰中,老將馮子材披掛上陣,重整旗鼓,在鎮南關重創法軍,而且乘勝追擊收復諒山。

但此戰帶有很大的偶然性,一是法軍輕敵冒進,孤軍深入,彈藥和軍糧補給出現困難;二是鎮南關屬於天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地形複雜重武器無法發揮作用;三是在山區作戰,法軍的重武器無法發揮作用。

即便如此,清軍取得勝利也非常不易。在鎮南關之戰中,清軍投入20000兵力,法軍只有3000人;但真正的法軍只有200餘人,其餘都是越南僕從軍。

儘管如此,清軍依舊損失慘重,付出的2500人的傷亡,其中陣亡1500餘人,傷1000餘人。而法國方面的傷亡,只有7人,加上越南僕從軍,總計傷亡只有500餘人。

雖然清軍收復諒山,但法軍仍佔據越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領土,包括全部交通要道。可見一兩場局部勝利根本不會改變中法對陣的態勢,清軍想要擴大戰果,根本不切實際。都說中法戰爭中,大清上層多為主戰派,唯有李鴻章是主和派,葬送了勝利成果;這也是不符合實際的。

事實上,清朝高層絕大多數對中法力量對比有清醒認識,不願意盲目再戰,包括“主戰派”彭玉麟、張之洞等人。

當時清政府派兵部尚書彭玉麟為欽差大臣到前線巡視軍務,彭玉麟考察之後向清廷彙報說:“近日密查關內外軍情,甚為可憂……諸軍氣餒心離,軍民多怨,目前邊事益難。”

1885年4月,兩廣總督張之洞在給朝廷的奏報中說:“縱再有進步,越地終非我所有,而全臺隸我版圖,援斷餉絕,一失難復;彼時和戰兩難,更將何以為計?”

雲貴總督岑毓英也對朝廷說“劉永福軍心瓦解,陸續逃遁,所存不足五百人……戰守兩難,進退失據。”

當時鎮南關之戰清軍已經取勝,在此情況下,被史學界稱為主戰派的張之洞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可見當時真的不能再打。

中法戰爭不光是在陸地進行,水上同時也在激戰,法軍為了讓清廷屈服,也同時派出海軍向臺灣發起進攻。

當時臺灣巡撫是淮軍名將劉銘傳,他坐鎮指揮,臺灣軍民士氣高漲,同心敵愾,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於淡水等地率軍擊敗法國艦隊的進犯。

但由於在此前的戰鬥中,福建水師遭受重創、幾乎全軍覆沒,雖然法軍統帥孤拔陣亡,但福建、浙江沿海都在法軍控制之下。

換言之,法軍當時已經完全封鎖了臺灣及東南沿海,大陸和臺灣的聯繫被切斷,臺灣守軍的後勤保障出現問題。此時如果法軍組織進攻,臺灣能否守住都是未知數。

而臺灣當時的實際情況是:人心惶惶、士氣低落,形勢岌岌可危。關於臺灣當時的形勢,從劉銘傳的報告中不難得知。

臺灣劉銘傳報告說:“閩省久無信來,亦無兌款,若一月後無大批餉至,兵必潰散。......毛瑟槍子、餉項二事最急,若無接濟,束手待斃。”工部尚書翁同龢也不主張再戰,他在奏摺中說:“臣等細閱前後電報,劉銘傳以百戰之餘,乃至有呼天之語,敵艦外逼,軍火漸窮,土匪內訌,人心搖動,此誠危急存亡之秋矣。”

由此可見,要求清軍在鎮南關之後乘勝反擊,本身就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想法。

不過還有人認為,大清雖然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但是法國也扛不住了。諒山大捷後,法國總理茹費理辭職,內閣倒臺;中法戰爭讓法國狼狽不堪,無力再戰,大清只要堅持不懈,繼續戰鬥,取得勝利指日可待。所以清政府不該屈辱求和,錯過千載難逢的良機。事實真的如此嗎?

首先,內閣倒臺這種現象在西方代議制國家中是家常便飯,不足為奇。正如小品裡說得那樣:“今天內閣解散,明天首相被炒。鬧完金融危機,又要彈劾領導”。

二戰之後,意大利70多年時間內,曾經換了43屆內閣,每屆內閣的壽命只有13個月,但意大利照樣是西方強國,一定也沒有停止發展步伐,並不是改朝換代,不會引起劇烈的動盪,天塌不下來。

法國內閣倒臺,不全是因為中法戰爭法國失敗,而是有巴黎公社、普法戰爭失敗的前因,階級矛盾、經濟危機的後果,是日積月累的。

所以說,那種中法戰爭法國失敗,內閣倒臺,清軍如果堅持戰鬥就能取勝的說法非常幼稚可笑,是對西方政治制度的無知。

法國內閣雖然倒臺,但是法國的國家機器照樣運轉;無論誰上臺,他們代表的是法國的國家利益,殖民地符合法國利益,他們的對外擴張政策不會有任何改變,中法戰爭的戰略方針更不會有什麼變化。

這充分表明,茹費理內閣的倒臺一不意味著法國天下大亂,法國就要完蛋;二不意味著法國的戰略方針出現任何改變,法國和清政府的戰爭該怎麼打還怎麼打。

法軍接受了輕敵的教訓,調集重兵再戰,一定要扳回一局,挽回面子。

法國政府迅速從法屬西非徵集了2000多援軍,殺氣騰騰要重啟戰端。

鎮南關之戰後,張之洞獲得重要情報,並向清廷做了彙報:“頃接馮(馮子才)廿四電,探報法添兵到,定廿八日分三路復攻諒山。”

這時候,如果清廷不見好就收,坐到談判桌前的話,一場惡戰即將打響,勝負將很快見分曉,誰輸誰贏,張之洞洞若觀火,要不然他也不會強調法國增兵。

中法戰爭,是一個落後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與一個資本主義帝國的較量,大清處於絕對劣勢。法國在鎮南關只是損耗百十人的軍隊,法國殖民軍的主力並沒有受到絲毫影響。法國的綜合國力,依舊遠超大清。

清政府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割地賠款和十多年的太平天國起義,財政入不敷出,捉襟見肘;國力江河日下,江山搖搖欲墜,根本經不起一場大戰。

1884年李鴻章上奏朝廷:“海防經費各省關歷屆短解,習以為常,以致購器、築臺規模遽難遠拓。”

浙江巡撫劉秉璋奏報說:“以三年兵餉,不敷支銷”,向各地籌集兵餉也因為地方政府本身的財政困難而沒有迴應。

在此情況下,清政府還不得不向其他列強舉債,借款高達1760萬兩,形成入不敷出的惡性循環。

所以說,在當時的情況下,清政府趁著鎮南關大捷的有利局面跟法國停戰是明智舉動;不然的話,不僅廣西邊境告急,臺灣也危在旦夕。一旦那樣,統治者更會成為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7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吳讓之臨《天發神讖碑》,奇特懸針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