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在唐宋八大家中,有三人出自同一個家族,他們就是蘇洵、蘇軾、蘇轍父子。而這父子三人中,又以蘇軾的名氣最高。不僅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篇章,而且還有很多奇聞軼事。其次便是父親蘇洵,他的《六國論》被選入了中學的語文課本。存在感最弱的,是蘇轍。

  每當提起他,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蘇軾的弟弟。其次想到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至於他有什麼作品或政治成就,沒人知道。可以說,蘇轍一生都籠罩在哥哥的陰影中。那當蘇東坡的弟弟究竟是種什麼體驗呢?蘇轍表示很心酸,一輩子為哥哥操不完的心。

兄弟倆步入官場

  蘇轍和哥哥蘇軾於嘉祐二年(1057年)參加了禮部會試,當時歐陽修知貢舉,他們兄弟被置於高等,蘇轍名登五甲。後因母喪,父子三人返回蜀地。嘉祐五年,蘇轍被授為河南府澠池縣主簿,又舉他應“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參加同年的制科考試。所謂“制科考試”,有點像今天的公務員遴選,只是沒有固定時間,由皇帝決定,不定期舉行。參與對象除了已經在政府部門任職的官員外,還有一些沒有官職的士子。

  嘉祐六年八月,蘇轍參加殿試,做了一件比哥哥蘇軾還牛的事。他在策問試卷中直指老年的宋仁宗昏聵無能,聲色犬馬,寵信奸佞。朝野上下對他產生了兩種不同的意見:以司馬光為首的一派認為蘇轍雖然性格有些莽撞,但卻為人正直,指出了朝廷癥結所在,可以將他放在第四等。三司使蔡襄也力保蘇轍。初考官胡宿卻認為蘇轍不尊重宋仁宗,目無君上,堅持將他廢黜。最後宋仁宗為了避免百姓說他小心眼,還是同意了司馬光的做法,將蘇轍列為了下等。

  不久後,蘇轍就被任命為試秘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推官。而在父親去世後,蘇轍就肩負起了照顧兄長的重任。烏臺詩案爆發後,蘇軾被捕入獄。蘇轍得知消息後,立刻採取了兩個動作。一方面派人飛馬跑到湖州報信,讓哥哥有個心理準備。另一方面上書朝廷,請求用自己的官職,為哥哥贖罪。

為哥哥操碎心的蘇轍

  蘇轍的申請並沒有被朝廷通過,但他確實受哥哥牽連被貶為監筠州(今江西高安)鹽酒稅,五年內不得升調。後來蘇軾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在獄中給弟弟蘇轍寫了兩首詩作遺言。宋神宗看到後,被詩中的手足之情感動,多了幾分猶豫。再加上王安石、太后等人的求情,蘇軾算是留了一命。

  宋神宗駕崩後,舊黨開始執政。蘇轍因為曾反對過王安石的“青苗法”,被當作舊黨的一員。從此,他的官運一路亨通,直至太中大夫、守門下侍郎。後來朝廷因郊祀天地而特加蘇轍為護軍,進爵開國伯,實封食邑二百戶。蘇軾之前也反對過王安石,所以在司馬光等人被複起後,他也短暫地受到重用。

  只是當蘇軾看到司馬光的舊黨瘋狂打壓新黨,廢除一切新法後,認為這些人與“王黨”也沒有區別,便再次向朝廷提出諫言,抨擊舊黨的腐敗政策。於是蘇軾再次受到打壓,被貶。在蘇軾入獄和被貶期間,他的妻兒老小通通都是弟弟蘇轍在照顧。蘇轍本人就有10個子女,再加上蘇軾的子女,一家幾十口人,即便是當官的,經濟壓力也很大。

  在兄弟倆都被貶期間,蘇轍安排好自己的家人後,還要千里迢迢將哥哥的一家老小送過去。蘇軾被貶上路沒銀子,也找他這個弟弟借。大家都痛恨“扶弟魔”,蘇轍卻成了徹頭徹尾的“扶兄魔”。而蘇軾好像並不知道兄弟的處境,在惠州任上,他熱心公益,修橋鋪路。當地官府錢不夠,他就向弟弟開口“借”。不僅如此,他還動員弟媳將宮裡賞賜的東西捐出來,幫助惠州人民修路。

  實在是蘇轍媳婦脾氣好,碰到一個脾氣不好的,估計直接罵街了。坑弟弟就算了,居然連弟媳的私產都不放過,誰家這樣當大伯哥的?但蘇轍沒辦法,畢竟老爹去世後,他只剩下這一個手足兄弟。即便自己日子過得再苦,能幫還是要幫一把大哥。所以蘇軾也十分珍惜與弟弟的手足之情,經常作詩送給他。

  那首朗朗上口的《水調歌頭》,就是蘇軾因思念弟弟所作。在臨終前,蘇軾最希望見到的人,也是他的弟弟,可惜未能如願。而蘇轍的一生,也與哥哥密不可分,一直在貶官、散財、撈哥哥的路上。就是他一直向上爬的動力,都是為了日後撈哥哥更方便一些。畢竟有這樣的哥哥,實在是不省心吶!

4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八阿哥胤禩是因太優秀而觸怒了康熙?真實的“八賢王”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