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一直一來的陪伴,彼此共進,《道德經》共八十一章日更已完,但這只是一個新的開始,《道德經》值得重讀一千次,每一次許有不同收穫。今天我想在此對《道德經》做一次學習覆盤。
《道德經》是春秋末期,百家爭鳴時老子(李耳)所著,據考證,老子生於春秋末期的楚國或陳國,曾擔任周王朝的守藏室之史,也就是相當於今天的國家圖書館館長,以博學而聞名,孔子曾三次向老子問禮。春秋末年,天下大亂,老子欲棄官歸隱,途經函谷關遇關令尹喜,尹喜敬佩老子,請求著書留世,老子留下五千言,後稱《老子》,到漢景帝后改叫《道德經》。《道德經》共八十一間,經後人整理,前三十七章稱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稱為德經。全書的思想結構是:道是德的“體”,德是道的“用”。
《道德經》的主體思想就在“道”和“德”兩個字上,從“道”和“德”推出“無為”。其篇幅都在詮釋和論證這三個點。中“道”共出現七十三次,天道自然無為是全書的主旨,道是一種混沌未開的狀態,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為化萬物的根源;道常無為,無為而無不為,若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以柔弱勝剛強。道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持之不得。道是宇宙的本體,也是萬物的規,還是人生準則。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這是道的所表面出來的性狀,也就是“德”。“道”在運行過程中,萬物遵循道而運行時,所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德。“德”也可以理解為道所顯現出來的功能。在第五十一章中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自然。”這段話中,德指的是萬物生長的根據,沒有根據,萬物是無法生長的。
老子認為,道之本性即是自然無為,自然無為是支配宇宙萬物運行的根本規律,也應當是人類應當信守的基本行為準則。從無為的原則出發,老子反對有為之人,因有為破壞了自然的淳樸,帶來了虛偽、狡詐、貪慾、罪惡等社會醜惡現象。“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老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天下有道時,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標榜仁義,等需要標榜仁義時,則意味意仁義已經不復存在了。由此老子提倡“絕智棄詐”“絕巧棄利”,主張“小國寡民”。主張貴柔處弱,認為堅強處下,柔弱處上。“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進而主張“上善若水”,認為最完美的善具備水一樣的心態和行為,處眾人之惡,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堅忍負重,謙下能容。
道無為萬物能治,德無為天下能治,法無為政治能治,我無為則心能治。我們應學“道”的清靜無為,凡事尊道貴德,也就成了“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