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經濟繁榮背景下的藝術風氣。東漢時期,經濟的發展使得都邑不僅有著豐富的物質基礎、發達的政治,而且還有著非常濃厚的藝術氛圍。

隨著當時都邑經濟的不斷髮展,都邑社會為相關藝術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物質基礎,這使得社會中各種藝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如陶瓷、織染、漆器、建築技藝等方面,並且它們在當時的社會中還獲得了一定的發展成就。

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在滿足物質生活的同時,對相關藝術的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促進藝術向著華麗、精美的方向發展,不斷滿足人們精神方面的更高要求。

另外,都邑經濟日益繁榮使得都邑社會營造了一個安定、和平、舒適的社會環境氛圍,這樣的環境氛圍既促進了文人們去積極地表現生活,表現自己的國家,又會促使東漢時期的文學與藝術更好地融合與發展。東漢經過初期經濟的恢復,發展到中期國家經濟已經出現了繁榮的局面,社會中各行各業得到極大的發展,如絲織、刺繡、建築等。

同時,東漢人們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對於生活各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用品也逐漸向精緻化、華麗化、藝術化方向發展,如漆器樣式多樣且花紋繁多,銅鏡圖案多樣,服飾更加華麗等等。

《中國文化通史秦漢卷》對漢代的相關工藝美術作了詳細總結和概括,如銅鏡:“銅鏡既具實用性,又有思想性和藝術性。”漆器:“漢代漆器是實用和美觀相結合的典範。”可見,東漢社會中藝術在經濟繁榮的背景下已經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青銅器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且樣式多樣化,到了東漢時期青銅器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並且創新品種多樣,明顯地向生活日用品方面發展,其中比較華貴的有施以鎏金或裝飾以金銀錯”。這反映了東漢時期人們對於藝術美的一種追求。在陶瓷方面,東漢人對於藝術美的追求更是如此。

東漢時期,陶瓷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發展,其中彩繪陶發展較為突出,並且“漢代的彩陶上的紋飾多樣,有幾何紋,植物紋,動物紋以及人形等,富有生活氣息”氣還有當時的絲織品和刺繡品也是非常精美,紋飾多樣,色彩絢麗。

據《後漢書章帝紀》記載:“詔齊相省冰紈,方空轂……。據李賢注:紈,素也。冰言色鮮潔如冰。”這些精美的絲織品的出現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更是反映了在經濟發達背景下,人們對於藝術美的不斷追求。不僅如此,在建築方面,人們喜歡在建築物的外部運用雕塑、繪畫或者鑲金戴銀的裝飾物等,使其外表更加華麗。

都邑人們表現出對於建築的裝飾的需求也反映出當時人們對於藝術美的追求。可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用審美的眼光去看待社會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這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人們去發現社會中存在的自然美和社會美。同時,東漢經濟繁榮背景下形成的一種對華麗、尚美的藝術追求也會影響到當時文學發展。

都邑賦的自然美與社會美。什麼是自然美呢?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這樣說道:“自然生命作為美。但這種美不是為它本身,也不是由它本身為著要顯現美而創造出來的。自然美只是為其他對象而美,這就是說,為我們,為審美的意識而美。”也就是說在我們的審美意識作用下所呈現出來的自然物擁有一種自然美。

這種自然美在楚辭中就有所體現,如屈原筆下的香草喻美人、橘樹擁有人的一種個性和高潔情懷等等,而都邑賦中所表現出來的自然美有所不同,它是指“客觀世界中進入審美範疇的自然物的美,它是現實美的一種。

即自然美既是指自然物的本身美”所以,所指出的都邑賦中所呈現的自然美主要表現為自然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美,其中涉及到的“主要有植物美、山水美等等”表現形態。這些具體的自然美的描寫在都邑賦中被表現得還是非常豐富的,而且所表現的非常自然,不加任何的人工修飾,有的甚至是呈現給人一種和諧的畫面美感。

山水是古人經常描寫的對象。古人描寫山水往往是寄託于山水錶達自己的志向或者情感。都邑賦中也呈現出了許多的山水之景,而且都邑賦中對於山脈的描寫更多的是有意突出其崇高,以此來凸顯國家的強盛。

傅毅的《洛都賦》中涉及到許多的山脈,並且還有關於山脈形態之類的語句描寫,如:“被崑崙之洪流,據伊洛之雙川。挾成皋之嵓阻,扶二崤之崇山。 鎮以嵩高喬嶽,峻極於天。”雖然山脈的崇高是它本有的屬性,但這可能也是當時都邑文人想借此表達自己國家的強盛一種表現。

植物也是古人喜歡描寫的對象之一。古人描寫植物多是表達對大自然的一種熱愛之情或者對於田園生活的一種嚮往。對於擁有豐富內容的都邑賦而言,在內容描寫方面肯定少不了相關植物的參與。都邑賦中涉及到的植物非常之多,主要包括樹木、花草,如漆樹、果樹等。

但就單個植物的描寫而言,都邑文人在都邑賦中所展現出來的植物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只是把它們融合於整個社會環境之中,呈現一種和諧的美感。

張衡的《南都賦》描寫的是東漢時期南陽社會的整體情況,包括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我們從《南都賦》中就可以看出來,作者首先從南陽的地勢開始,之後描寫了山、樹木、水再到果園、廚膳、祭祀場景等等,可謂非常全面。

但是,《南都賦》中所描寫出來的植物,張衡並沒有賦予其特殊的含義,只是把他們致力於整體環境之中,使其成為不可缺少的一類事物。在其他的都邑賦中也會涉及到相關植物的描寫,他們的出現也是為了呈現一個完整的社會畫面。我們從都邑賦描寫的內容中就可以看出來,都邑賦中所呈現出來的自然審美對象多是依附於整體環境。

都邑文人認為,作為自然審美對象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依附於社會環境。同時,我們從都邑賦內容中也可以瞭解到,都邑文人關注的中心是都邑的社會環境,他們將自然環境放在了從屬的地位,而著重表現社會環境。

社會美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其所包含的內容也是非常多,它主要是指:“社會實踐美,是人的社會實踐過程及其創造性成果的結晶,主要表現為社會事物、社會現象、社會生活的美。”所以,社會美必然摻雜著社會關係的痕跡。都邑是非常複雜的公共場所,是人與人交往的聚集之地。

因此,都邑之中必然存在著許多在人類實踐的基礎上參與創造的社會事物、現象等等,如宮殿建築、人們的服飾、飲食、出行的工具以及日常生活的用品等等。都邑賦中表達出來的社會美的內涵主要是為了展現在他們心目中對社會的繁華、強盛的一種讚美。

都邑文人在都邑賦中為我們描述了許多可以體現社會美的審美對象,如宮殿、服飾、飲食等等。在現存的其他都邑賦中都有相關社會事物的描寫,尤其是宮殿類賦更是突出社會中存在的事物。這些社會事物的描寫主要是寄託了文人對於國家的一種熱愛。

都邑是一個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都邑文人長期生活在繁華的都邑之中,長期圍繞在社會環境的周圍,難免不受這些環境的影響,進而關注到都邑社會。

都邑文人創作的都邑賦主要是對都邑社會環境的描寫,展現了許多的社會生活、事物、現象。這些生活場面、社會事物、現象的描述正是文人表現自己國家繁榮、強盛的一個縮影。

都邑賦的巨、麗之美。因為都邑賦屬於漢大賦的範疇,其體現出來的巨、麗之美的審美表現也是受到了早期漢大賦審美藝術的影響,但是都邑賦體現出來的巨、麗之美的審美表現與當時社會繁榮經濟背景下形成的繁榮文化和心理有一定的關係。

東漢時期,經濟的繁榮使人們擁有了較為普遍的尚麗、喜大心理,影響著人們對美的追求。同時,經濟的繁榮造就了文化的繁榮,文化的多樣性為人們尚麗的審美心理奠定了基礎。然而,被稱為包羅萬象的都邑賦正是對都邑文化的集中反映,最能體現人們在文化創造上的精神追求和藝術創作上追求美的風尚。

都邑文人受到社會中審美的影響出現了以巨、麗為美的審美傾向,其中巨之美導致他們在文學創作中追求大篇幅、廣內容。在這種創作追求的指導下,都邑文人放棄形式主義的創作方式,廣泛追求素材,盡力描繪出宏大的生活場面,並盡力突出描繪自己國家在各方面的繁榮局面。

同時,都邑文人利用這樣的審美意識進行文學創作,也是對當時東漢社會中追求尚麗風尚的一種繼承和發展。都邑賦所體現的巨之美具體表現在其篇幅、內容等方面,在現存的都邑賦當中可以體現這種審美標準的,最為明顯的為班固的《兩都賦》和張衡的《二京賦》。

從篇幅方面來說,班固的《兩都賦》和張衡的《二京賦》都擁有著眾多的字數,眾多的字數就會導致作品篇幅、結構增大。從內容方面來說,班固的《兩都賦》和張衡的《二京賦》都包含著極其豐富的文學內容,其實不光這兩篇都邑賦,在其他的都邑賦中也擁有豐富的內容。

都邑賦所體現出來的麗之美主要表現為語言上使用華麗的辭藻。都邑文人在都邑賦中運用華麗的辭藻也離不開當時創作大賦的用詞傳統的影響,這也是對漢代散體大賦在語言運用上的繼承。

班固在其《漢書藝文志》曰:“漢興,枚乘、司馬相如,下及揚子云,競為侈麗閎衍之詞,沒其風諭之義。”這很好地說明了大賦所用之詞之宏麗。都邑賦作為散體大賦的範疇,其在用詞上面也體現了宏麗之特點。

都邑賦中運用華麗的辭藻來形容事物的例子還有很多。當時的文人們除了受到創作傳統的影響之外,還受到了當時社會中尚麗的藝術風氣影響,導致他們在創作中運用華麗的辭藻。

都邑賦所體現出來的美學思想是東漢時期文化美學思想的集中體現。都邑文人在都邑賦中展現的美學思想和審美特徵與現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首先,我們可以從都邑賦中展現的審美對象來看,都邑文人首先展現出了對於自然的審美。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東漢時期的人並沒有表現出過多地區掠奪自然,而是希望和自然和諧相處。

同時,也展現出他們對自然的一種美好態度。其次,從都邑賦中展現的對於社會審美對象而言,都邑文人充分地羅列了許多社會的事物。

結語

這些社會事物可以充分反映出文人對於東漢社會繁榮的讚賞,以及表現出對社會積極表現的態度。不管是人與自然的關係還是人與社會的關係,這都是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所決定的。因此,東漢經濟的繁榮為都邑賦美學思想與特徵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

7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國際金價進入四年來最長下跌,全球央行繼續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