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治>

宋襄公,指的是東周春秋時期諸多諸侯國之一的宋國君主,此人在位14年,一直推崇“仁義”治國,是春秋時期非常著名的一位諸侯國主。

其實作為君主以“仁義”治國是很好的一個政治理念,但是宋國當時處於中國社會的大變革階段,因此擁有很多的變數,同時還在不斷地產生諸多不同的思想,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政治環境阻礙著“仁義”思想的發展和普及,所以宋襄公的“仁義”理念很難得到真正的推行。

今天就是來探析宋襄公“仁義之師”敗亡的根源,並且基於國際關係理論的視角來解析一二!

宋襄公的“仁義”表現

1,禮讓君主之位

禮讓君主,這四個字在政治權力鬥爭面前彷彿是一個套路,壓根就不值得人們相信,畢竟沒有人會認為把君主之位讓出去是真實的想法,反而認為是一種虛偽的做法;

但是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這位宋襄公在收到自己會當君主時,他第一時間是想到把君主之位讓給他的哥哥目夷,但是哥哥目夷並沒有接受。

目夷還說:

“宋襄公竟然把君主之位都讓給我,說明弟弟是一個極為仁義之人,而自己如果站在他的角度肯定做不到這一點,並且自己是庶出,不應該廢除祖宗禮法,所以我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但是宋襄公依然不放棄這個決定,嚇得目夷直接去往衛國逃避這個問題,沒辦法宋襄公這才繼位,等宋襄公繼位後,再把哥哥召回國內,宋襄公直接把軍權交給哥哥目夷掌控,所以宋襄公的“禮讓”不是嘴上說說而已,是真的想要把君主之位讓給哥哥。

2,齊桓公對宋襄公的信任之託

假如張三是一國之君,李四也是一國之君,但是有一天張三決定把自己的兒子託付給李四,萬一張三去世,希望李四為自己穩固王位!

這個故事聽起來貌似屬於一個天大的笑話,兩個國家之間怎麼可能達到這樣的友誼,張三的行為簡直就是在自掘墳墓,但是在公元前651年,齊桓公當著各路諸侯的面,把自己的太子託付給宋襄公。

齊桓公的迷之操作,讓其他諸侯國感覺雲裡霧裡,搞不懂怎麼會做出這麼離譜的事情;但是當事人齊桓公作為春秋時期最強的霸主,怎麼可能不懂這個事情的危險性,既然齊桓公敢於託付,就說明宋襄公是一位真正的“仁義”之君。

後來,齊桓公晚年昏庸無能,導致齊國發生內亂,庶出的兒子無虧聯合奸臣自立為王,而太子昭按照父親齊桓公生前囑託,直接奔向宋國,面見宋襄公,請求宋襄公為自己奪回君主之位。

作為一直推崇“仁義”的君主,宋襄公毫不猶豫地選擇完成當年齊桓公的信任之託,派手下去其他國家求援,希望組建聯軍為太子昭討回公道,但是宋國只是一箇中等諸侯國,那些大國不搭理宋襄公,最後只有三個小國家為了不得罪宋襄公,就勉強派了一些軍隊過來,由此四國聯軍組成,向齊國發起進攻。

不過齊國畢竟是一個強國,國內依然還有很多支持者再等著太子昭的消息,當看到太子昭帶領四國聯軍殺了回來,支持者毫不猶豫聯合起來推翻了無虧的集團,迎接太子昭繼位!

事後,太子昭想要感謝宋襄公,準備贈送大量好處,但是宋襄公以“仁義”之名拒絕了!只是這件事情讓宋襄公產生錯誤的認知,以為自己可以憑藉“仁義”之名號召“仁義之師”來平定天下的不公之事!

宋襄公“仁義之師”敗亡的原因

1,主要問題是沒有認清現實

東周時期之所以被史學家稱之為春秋戰國,就是因為東周的社會產生大問題,這些問題往大了說是中國社會演變的必然趨勢,可是現實是很多諸侯國已經不再以周朝的禮法制度為止高的規則。

他們在踐踏周朝最初定下的規則,等於當時的諸侯國基本上是在破壞現行制度,但是他們又沒有能力或者是壓根沒有考慮要建立新的且更完善的制度。

因此當時最大的問題就是禮樂崩壞,已經沒有幾個人在追求所謂的“仁義禮智信”,都在追求“權力至上”,而宋襄公依然在追求“仁義”,這樣宋襄公雖然做的是對的事,但是站在了當時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對立面!

試想一下,假如自己一個想法,另外的一億人是同一個想法,而那一個人的夢想是要讓其他一億人按照他一個人的想法去活著,這樣的事情想要實現,並不是說絕對不可能,但是至少宋襄公沒有這樣的能力和實力,因而宋襄公只有敗亡一路!

2,宋襄公“仁義之師”敗亡的實例

前面提到宋襄公在幫助齊國太子昭復位之後,心中找到一條自己認為的康莊大道,便是以“仁義”之名建立起“仁義之師”,然後用“仁義之師”來維護天下的秩序,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宋襄公有些類似現在的漂亮國,喜歡用自己的想法去幹擾他國的事情,因此結果顯而易見的!

而宋襄公就帶著幾個親信就準備出發,哥哥目夷提議應該帶著軍隊一起去,以防不測,但是宋襄公卻說:“自己已經在約書中強調各國都不能帶軍隊,而自己此次目的是建立仁義之師,如果我帶頭不講仁義,這次會談豈不是一個笑話!”

於是宋襄公直接輕身上路,但是到達會談目的地之後,楚國楚成王帶著軍隊而來,直接找向宋襄公,準備綁架宋襄公,最後是魯國君主經過一番調解,宋襄公才倖免於難,標誌著此次“仁義會盟”成為宋襄公的一個笑話!

只是事後,宋襄公還是沉迷在自己的幻想世界,認為只是一個小插曲,只要教訓一下就能繼續“仁義之師”的建設;但是楚國太強,宋襄公不一定能打得過,於是選擇先教訓楚國的盟國鄭國,但是楚國在收到消息後,立馬出兵馳援。

然後誕生春秋時期的著名戰役“泓水之戰”,這場戰役宋國之所以一敗塗地,是因為宋襄公愚昧的以“仁義”風範不願意提前動手,失去最佳戰機,說讓楚國準備好一切,自己與楚國決一雌雄,最後宋襄公遭遇重傷,回國後不久便不治身亡!

由此可見,宋襄公“仁義之師”不敗亡恐怕都不可能,因為完全沒有接地氣的認知,一直活在自己的幻想當中,怎能不敗!

基於國際關係理論的視角來看待本篇主題

1,現實主義的國家安全觀——實力

這一個觀點,就是赤裸裸地告訴宋襄公,要想展示自己的想法,或者說要想其他國家接受你的想法,就必須要增強自身實力,這個實力就是整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把這個觀點放到宋國身上,就會發現宋襄公之所以在“仁義之師”的建設道路上敗亡,就是因為宋國實力弱,只是春秋時期的一箇中等國家而已,再說得直白一點,就是你宋國都打不過其他很多國家,憑什麼要讓那些國家聽宋襄公的號令!

因此宋襄公在第一次號召為太子昭復位時,只有三個比宋國還弱小的國家勉強地聽了號召,因為這三個國家完全是看在宋國比自己強的份上才做的迴應!總之,如果宋國是當時諸侯國最強的國家,即便不能建立起完善的“仁義秩序”,也能組建“仁義之師”。

2,理想和新自由制度主義的國家安全觀——利益

可是宋襄公忘記了一個最重要的關鍵問題:利益,當時的各大諸侯國結盟都是因為可以通過結盟獲取重要的利益,例如鄭國為什麼要與楚國結盟?

就是因為在其他國家入侵時,楚國會派兵支援,這樣能通過結盟維護自己的安全!但是宋國號召大家結盟只能讓諸侯國獲得他們認為虛無縹緲的仁義思想,這樣的東西對春秋時期的諸侯國來說彷彿是毒藥一般,他們不會去觸碰!

例如宋襄公號召到的三個小國,其實也是想著能獲得宋國的利益,一旦太子昭贏了,還能獲得齊國的利益,所以他們才派兵的,否則所謂的“仁義”,在他們眼裡一文不值!

3,建構的國家安全觀

這個觀點,主要是指一個國家想要在國際社會中安全生存,是需要構建起一套非常完善的體制,這個裡面包含政治、文化、思想觀念等諸多內容,說得再簡單一點,就是宋襄公有什麼理想目標,應該先在自己國家落實並完善。

然後再以本國為中心,去一步一步影響周邊國家,而不是自己想到什麼美好的東西,就立馬強加給他人,即便這個東西是好的,不代表別人就能立馬接受!

因此,宋襄公的“仁義之師”完全是脫離當時現實情況的一種理想觀念,加上宋襄公從未想過先讓“仁義”在自己國家生根發芽,最後再引流至其他國家,所以等於是宋襄公自己把路給走沒了!

綜上所述,宋襄公“仁義之師”敗亡的根源是不立足於社會現實情況,只讓它飄蕩在空中,彷彿是無根浮漂,隨風到哪就到哪,從未真正落地生根,最後只能被水淹沒,彷彿從未來過這個世間一般!

16
最新評論
  • 天翼雲躋身前三,移動雲仍委身others,二者終有一戰?
  • 靈丘縣市場監管局多措並舉強化黨風廉政建設